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8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民族风情这样的社会知识是很困难的。为了满足幼儿的特殊需求,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案,通过游戏和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接触到相关知识。同时,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食物,幼儿也非常喜欢吃月饼。由于幼儿阶段的好奇心强,他们非常想亲手制作一个月饼。因此,我将中国民俗和手工制作相结合,既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俗节日,也能满足他们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月饼实物、橡皮泥和工具、胶水、废旧纸、圆盘子、空的月饼礼盒。

经验准备: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口味。

重点:了解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使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一个小猫开了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来到小二班做客。)

教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快到中秋节了,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推出了几种新口味的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教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尝尝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月饼的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教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教师:嗯,好香啊!谁愿意尝一尝,并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细观察月饼,了解月饼有各种口味。

教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教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感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咪咪,你做的月饼太好吃了,谢谢你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着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教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猫咪咪一起做月饼呢?

教师:那我们一起去小猫咪咪的店里吧,我来教你们做。

活动延伸:一起到小猫咪咪的店里做客。

1、首先,洗净南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重量为240克。

2、将切好的南瓜放在保鲜膜上,上锅蒸15分钟,盖上保鲜膜是为了防止多余的水分进入,影响配方比例。

3、用料理棒将蒸好的南瓜打成细腻的南瓜泥。除了料理棒,也可以使用料理机或均质机等有切割搅拌功能的设备,但是破壁机可能会损耗太多材料,可能需要多放一些南瓜。

4、将50克澄粉、150克水磨糯米粉和50克粘米粉混合均匀并过筛一次,然后将粉类和南瓜泥混合,搅拌成棉絮状。

5、当面团不烫手时,用手揉成柔软不粘手的糯米团。

6、加入10克玉米油,揉至玉米油完全吸收,面团均匀细腻,充满光泽。

7、将揉好的南瓜糯米团分成30克一份,220克豆沙馅分成20克一份,分别搓圆,盖上保鲜膜备用,防止风干。

8、取一个面团压扁,将一份豆沙馅放在面皮中间。

9、收口搓成椭圆形,这样比较容易放入月饼模。

10、在50克月饼模里撒一层薄薄的熟糕粉,然后将糯米团放入,按压出月饼。

11、蒸锅大火烧开后,放上蒸屉,蒸15分钟。

12、开锅散去热气后取出,以免粘手。外酥内糯的南瓜蒸月饼就做好了。

小贴士:

1、粘米粉是由大米磨成的粉,也叫大米粉或籼米粉,是各种大米中糯性最低的品种。它可以降低糯米粉的粘牙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容易粘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2、澄粉又叫小麦淀粉,常用于制作水晶虾饺等广式点心。它透明度高,用它制作的南瓜月饼更加通透好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3、由于每种面粉的吸水性和不同品种南瓜的含水量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南瓜糯米团的湿度会有所差异。此外,在蒸的过程中也要盖上保鲜膜,否则会导致水分增加。如果制作出来的糯米团太干,可以加一点点水,反之可以加入适量的糯米粉。

4、吃不完的月饼可以密封好放在冰箱里冷藏,需要吃的时候再隔水加热即可。

5、内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换成紫薯泥、山药泥等其他口味。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2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我们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和感情的存在。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进行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和内容,并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和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欢迎词;

2.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和食俗;

4.享用月饼;

5.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6.猜灯谜;

7.表演有关中秋的民谣;

8.制作、烹饪和品尝汤圆;

9.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

10.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回顾: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和食俗。朗诵和合唱节目展示了同学们的才艺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猜灯谜和讲述传说故事,同学们在欢笑中增加了对中秋文化的认知。而制作、烹饪和品尝汤圆则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最后,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表达了同学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中秋节的了解,还感受到了亲情和感情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

2.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通过给月亮设计衣服,体验节日的快乐。

3.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一幅中秋节夜景图 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图片 蜡笔 35张月亮图样的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一幅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仔细观察图中的细节。

提问:图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风俗习惯。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三、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让幼儿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教师向幼儿解释如何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

五、幼儿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在已画好的月亮上,通过点、圆、线等形式进行装饰,并涂色)

教师提供35张月亮图样的纸和蜡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

六、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月亮衣裳。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2.介绍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中过中秋节的方式。

2.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与课本图片结合,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风俗。

2.朗读儿歌,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印象。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行)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引导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播放歌曲《中秋大团圆》,让学生更加感受中秋节的团圆之情。

教学反思

教学的成功之处

1.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短暂、形象思维主导的特点,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图片和歌曲,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无意识中获得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同时也受到尊重和热爱劳动者的教育。

2.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生活化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高。通过播放一首熟悉的旋律《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程;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中过中秋节的方式,自然过渡到中秋节的习俗;让学生分享父母在中秋节坚守岗位的心情,让学生知道许多劳动者为了他人的幸福放弃休息,从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

3.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而且不会写字,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深入学生的心里,我将教学内容编写成两句两句朗朗上口的童谣,先由教师领读,再让学生读,这样的内容反复出现;展示节日劳动者坚守岗位的图片时,每出现一张图片就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道声感谢,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印象。

4.在课堂上兼顾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培养。一年级学生正在初步认识和形成课堂纪律习惯的时期,我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时,我会指出“你看,同学真守纪律、举手发言,让他来说吧”,这样保持了整节课的秩序,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5.对教学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处理得当。对于学生来说,一些内容他们能够轻松理解并掌握,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不太理解,我就会重点讲解和突破这些难点。例如,学生对课本图片上的“粮仓”比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写图片,并配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1.虽然课堂秩序有序,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课堂过于严谨,活泼的元素不足。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我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例如让学生站起来,拍手读儿歌,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活跃气氛。

2.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我在课堂上预设的环节较多,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以后应该更加相信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他们的探索、学习和交流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氛围。

3.在上课时,我感觉自己的激情不够充沛,没有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后在上课时,我需要更多地融入热情,打造精彩的课堂。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中秋节》,认识节、八、月、十、夜、儿这六个字。

2、学习复韵母ie、ue、er,掌握字形,能够正确读写。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4、学习由ie、üe、er这些韵母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认识五个字,学习复韵母ie、ue、er及与声母组成的音节。能够正确读写。

2、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8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民族风情这样的社会知识是很困难的。为了满足幼儿的特殊需求,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案,通过游戏和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接触到相关知识。同时,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食物,幼儿也非常喜欢吃月饼。由于幼儿阶段的好奇心强,他们非常想亲手制作一个月饼。因此,我将中国民俗和手工制作相结合,既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俗节日,也能满足他们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月饼实物、橡皮泥和工具、胶水、废旧纸、圆盘子、空的月饼礼盒。

经验准备: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口味。

重点:了解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使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一个小猫开了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来到小二班做客。)

教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快到中秋节了,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推出了几种新口味的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教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尝尝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月饼的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教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教师:嗯,好香啊!谁愿意尝一尝,并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细观察月饼,了解月饼有各种口味。

教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教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感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咪咪,你做的月饼太好吃了,谢谢你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着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教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猫咪咪一起做月饼呢?

教师:那我们一起去小猫咪咪的店里吧,我来教你们做。

活动延伸:一起到小猫咪咪的店里做客。

1、首先,洗净南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重量为240克。

2、将切好的南瓜放在保鲜膜上,上锅蒸15分钟,盖上保鲜膜是为了防止多余的水分进入,影响配方比例。

3、用料理棒将蒸好的南瓜打成细腻的南瓜泥。除了料理棒,也可以使用料理机或均质机等有切割搅拌功能的设备,但是破壁机可能会损耗太多材料,可能需要多放一些南瓜。

4、将50克澄粉、150克水磨糯米粉和50克粘米粉混合均匀并过筛一次,然后将粉类和南瓜泥混合,搅拌成棉絮状。

5、当面团不烫手时,用手揉成柔软不粘手的糯米团。

6、加入10克玉米油,揉至玉米油完全吸收,面团均匀细腻,充满光泽。

7、将揉好的南瓜糯米团分成30克一份,220克豆沙馅分成20克一份,分别搓圆,盖上保鲜膜备用,防止风干。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