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防震减灾大课教案7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让孩子们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2、激发孩子们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种东西夹住的经历。
3、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要注意自我保护。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用书,准备各种形状的白纸或彩色纸若干,记号笔和固体胶,每个孩子都准备一支。
三、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让孩子们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幼儿用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螃蟹的"钳子"能够做什么呢?(获取食物、保护自己等)
教师:请你们看看最后一幅画,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
教师:你们有被螃蟹夹过吗?请你们分享一下相关经验。
2、交流生活中被东西夹住的经历。
教师:螃蟹的"钳子"会夹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夹人,请你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抽屉、门、拉链等)
3、学习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夹伤。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我们教室里找找哪些东西容易夹人。
教师:怎么样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夹住呢?(引出制作提示牌的想法)
教师引导孩子们制作提示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教师记录下孩子们的提示语。例如:关门要小心哦,抽屉要慢慢拉。
将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
教师小结:动作要轻,要慢慢的,小心自己被夹住,也要小心夹到其他人。
四、活动延伸:
1、在家中寻找更多的夹人物品,并和家人一起分享。
2、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更多需要注意安全的地方,并制作相应的提示牌。
3、进行安全小贴士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4、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如何避免被夹伤的经验和方法。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2、掌握躲避地震的方法。
3、了解地震的预防措施。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由来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老师进行实物演示),我们生活在这个球的表面,为什么人不会掉下来呢?因为地球中心有很强的地心引力。那么在这个球的中心有什么呢?有岩石和岩浆,还有厚厚的地层。这些东西一直在不停地运动。为了让它们正常运动而不引起地面上的问题,人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到处种树。我们都知道树有很长很密的根系,这些根系就像许多双手一样,把泥土和岩石牢牢地抓住。这样就能更安全。
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盖高楼大厦,为了开采石油和矿产,都把树砍掉了,把山开了。这样地球表面就受到了伤害,所以会发生地震。所以地震的发生都是由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1、地震时地面会晃动,严重时墙面会倒塌,但是我们不要害怕,只要安静地听从大人的指挥,记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2、如果在家里发生地震,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当地震很严重时,我们不能朝外面跑,而是应该先打开门,然后找到坚固的家具下面躲避,并保护好头部。如何保护呢?可以用书包顶在头上,用被子坐垫盖住,如果没有软的东西可以保护,可以用手护住脑后部。然后蹲下紧缩身体,这样膝盖就能保护好肚子。
3、如果在马路上行走时发生地震,尽量跑到开阔的地方去,远离电线杆、玻璃窗和招牌等危险物品。
4、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也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5、地震一般时间很短,震动时不能转移,要等地震过后才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6、学习地震自我保护姿势。
三、地震的预防
我们要多留心广播电视,一旦有地震预报就要立即转移。平时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多种树,不乱砍乱伐。让我们人类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四、我们能为地震地区的朋友做什么
讨论如何尽自己的力量为灾区的朋友做些什么。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3
活动目的:
1. 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让幼儿演练突发地震时有序逃生、自救和躲避伤害的技能。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一些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 教师通过VCD、科普片和宣传画解释地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准备好食物和必备物品以备应急。
2) 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自己的课桌下。地震停了之后,有秩序地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物等。
3. 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游戏等方式,使幼儿基本掌握地震突发事件时的逃生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教学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延伸
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一考他们的防震知识。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3.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防震减灾大课教案7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让孩子们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2、激发孩子们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种东西夹住的经历。
3、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要注意自我保护。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用书,准备各种形状的白纸或彩色纸若干,记号笔和固体胶,每个孩子都准备一支。
三、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让孩子们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幼儿用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螃蟹的"钳子"能够做什么呢?(获取食物、保护自己等)
教师:请你们看看最后一幅画,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
教师:你们有被螃蟹夹过吗?请你们分享一下相关经验。
2、交流生活中被东西夹住的经历。
教师:螃蟹的"钳子"会夹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夹人,请你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抽屉、门、拉链等)
3、学习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夹伤。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我们教室里找找哪些东西容易夹人。
教师:怎么样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夹住呢?(引出制作提示牌的想法)
教师引导孩子们制作提示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教师记录下孩子们的提示语。例如:关门要小心哦,抽屉要慢慢拉。
将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
教师小结:动作要轻,要慢慢的,小心自己被夹住,也要小心夹到其他人。
四、活动延伸:
1、在家中寻找更多的夹人物品,并和家人一起分享。
2、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更多需要注意安全的地方,并制作相应的提示牌。
3、进行安全小贴士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4、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如何避免被夹伤的经验和方法。
防震减灾大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2、掌握躲避地震的方法。
3、了解地震的预防措施。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由来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老师进行实物演示),我们生活在这个球的表面,为什么人不会掉下来呢?因为地球中心有很强的地心引力。那么在这个球的中心有什么呢?有岩石和岩浆,还有厚厚的地层。这些东西一直在不停地运动。为了让它们正常运动而不引起地面上的问题,人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到处种树。我们都知道树有很长很密的根系,这些根系就像许多双手一样,把泥土和岩石牢牢地抓住。这样就能更安全。
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盖高楼大厦,为了开采石油和矿产,都把树砍掉了,把山开了。这样地球表面就受到了伤害,所以会发生地震。所以地震的发生都是由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1、地震时地面会晃动,严重时墙面会倒塌,但是我们不要害怕,只要安静地听从大人的指挥,记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