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的积累,能帮助小学生们运用到数学题的计算中,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
直线:向两端⽆限延伸的线,直线⽆端点。
射线:能像⼀个⽅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限延伸,因此⽆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个端点。
3.⾓的特征
⾓有⼀个顶点,两条边
⼈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千⽶》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积单位有平⽅厘⽶(cm2)、平⽅分⽶(dm2)、平⽅⽶(m2)、公顷、平⽅千⽶(km2)。
2、(1)边长是1厘⽶的正⽅形,⾯积是1平⽅厘⽶。
(2)边长是1分⽶的正⽅形,⾯积是1平⽅分⽶。
(3)边长是1⽶的正⽅形,⾯积是1平⽅⽶。
(4)边长是100⽶的正⽅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
测量⼟地的⾯积,可以⽤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积约1公顷。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积⼤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的正⽅形,⾯积是1平⽅千⽶。
1平⽅千⽶=100公顷=1000000平⽅⽶
我国陆地领⼟⾯积约为960万平⽅千⽶。
3、⾯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千⽶=100公顷=1000000平⽅⽶
1公顷=10000平⽅⽶
1平⽅⽶=100平⽅分⽶
1平⽅分⽶=100平⽅厘⽶
1平⽅⽶=10000平⽅厘⽶
(2)换算⽅法:
○1把⾼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乘法计算,只要⽤⾼级单位前⾯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化低,乘进率,⼩数点向右移,移⼏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低级单位,要⽤除法计算,只要⽤低级单位前⾯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除以进率,⼩数点向左移,移⼏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只要在公顷前⾯的数据后⾯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前⾯的数据后⾯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千⽶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千⽶前⾯的数据后⾯直接添写2个0。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对顶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
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13、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1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小时,
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
(2)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510)。
(3)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4)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四年级数学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篇2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6、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