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号班级(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以下属于主刑的是〔〕
A.剥夺政治权利
B.拘役
C.没收财产
D.死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A.70%
B.80%
C.60%
D.90%
4.在确定工伤保险费的费率时应当遵循〔〕原则
A.以支定收
B.允许协商
C.保护行业利益
D.收支平衡
5.我校某学生得知汶川地震灾情严重后,将自己积攒的100元捐给灾区,这是在行使自己合法财产的〔〕
A.使用权
B.占有权
C.支配权
D.处分权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以下哪些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A.食品生产
B.食品流通
C.餐饮服务活动
D.餐饮场所的卫生情况
7.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14到16周岁B.14到18周岁
C.16到18周岁D.18到20周岁
8.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A.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B.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D.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9.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A.一倍以上五倍以下B.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C.五倍以上D.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10.以下〔〕选项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A.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巨大损害
B.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采取
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
C.喝醉后造成伤亡
D.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11.以下〔〕情况不属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A.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B.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C.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规定给予劳动者补偿
D.要求劳动者加班并支付加班费用
1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
A.5 B.6 C.7 D.8
1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1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
A.9月9日
B.10月1日
C.10月9日
D.12月4日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
A.五年B.六年C.三年D.四年
16.以下哪个国家机关不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
A.行政机关B.审判机关C.检察机关D.司法机关
17.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A.礼貌B.经济C.业务D.法制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19.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处〔〕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五年以下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A.选举中华共和国主席
B.监督宪法的实施
C.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D.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不需要建立双人核对制度。()
2.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上的一律平等。()
4.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不属于童工范畴。()
5.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装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装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独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8.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罪,即使没有造成损害,但是还是应该处罚。〔〕
9.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三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12.行为上客观上虽然造成额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也是犯罪〔〕
13.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14.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出五年以下无期徒刑。〔〕
15.侵占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的财产,就不用赔偿了。〔〕
16.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伤害的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17.死者尸体存放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
18.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应视情节决定一方承担的民事责任。〔〕
19.私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20.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模式。〔〕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和。
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以上的多数通过,可推迟选举。
4.附加刑的种类有、和
5.财产共有分为共有和共有。
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和。〔任意三个即可〕
7.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责任。
8.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
的原则。
9.土地不得以、和这三种方式非法转让。
10.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的,应当在患者死后
小时内进行尸检
一、选择题
1.BD
2.B
3.B
4.AD
5.D
6.ABC
7.A
8.B
9.B
10.B
11.D
12.B
13.A
14.D
15.C
16.D
17.C
18.D
19.D
20.C
二、选择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对
18.错
19.错
20.对
三、填空题
1.谷穗齿轮
2.社会主义制度
3.三分之二
4.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者可调换位置〕
5.按份共同
6.停止侵害排除阻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抱歉
修理、重作、更换〔任意三个即可〕
7.刑事责任
8.自愿、平等、公平、老实信用
9.买卖出租抵押
10.48
大学生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依法不享有下列哪个权利:(C)
A.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B.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C.获得毕业后直接留校任职相关职务或得到指定就业安排;
D.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不履行下列哪项义务:(C)
A.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B.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C.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
D.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不得转学的情形(B)
A.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B.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C.应予退学的;
D.学生户口已经迁入学校所在地的
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不应予退学的(D)
A.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B.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C.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D.学生父母申请退学的
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纪律处分不包括下列哪项(B)
A.严重警告
B.记大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6、下列哪个不属于国家实行的学位制度?(D)
A.学士
B.硕士
C.博士
D.博士后
7、哪项学生所犯情形,学校不能给与开除学籍处分(D)
A.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
B.触犯国家刑事法律,构成犯罪。
C.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悔改的。
D.四级考试抄袭的。
8、下列不属于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D)
A.配偶
B.私生子
C.女儿
D.侄女
9、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B)内订立书
面劳动合同。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10、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C)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A.可以
B.不必
C.应当
D.不得
11、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12、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1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14、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D)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A.可以
B.不应
C.应当
D.不得
15、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A)。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16、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B)约定试用期。
A.可以
B.不得
C.自愿
D.必须
17、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D)日。
A.三
B.七
C.十
D.十五
18、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19、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B)。
A.为无主财产
B.归国家所有
C.归拾得人所有
D.仍归失主所有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施行日期是(A)
A.1995年9月1日
B.2000年5月20日
C.2004年1月1日
D.2008年9月1日
21、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