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关于大学生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阿帮助。
大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的题目和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引起普通法律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是政治概念
B.在我国,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D.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但不包括具有我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答案:C
3.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
A.行政拘留
B.行政处罚
C.行政制裁
D.刑事处罚
答案:D
4.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保证实施
B.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的
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答案:D
5.凡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背道德的行为。这表明()
A.道德本身就是法律
B.我国法律可以代替道德
C.我国法律明确体现着道德的要求
D.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必然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
答案:D
6.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之为“国法”,这是因为()
A.法律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B.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答案:B
7.下列哪项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A、名誉权
...C、劳动权
D、人生自由权
答案:B
8.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C.平等权和监督权
D.劳动权和休息权
答案:B
9.关于我国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满四十五周岁的公民不能被选为******
B.人民行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D.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答案:B
1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决定的
C.“法律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一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答案:A
11.下列有关“法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12.关于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没有任何联系
B.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相互包容、互为包涵的关系,都依据舆论实施
D.道德义务往往是法律所支持的,法定义务也是道德所提倡的
答案:D
1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
A.调节
B.诉讼
C.请求援助
D.法律咨询
答案:B
1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下列不属于其特殊性的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违反法律的人才有约束力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D
1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答案:A
16.下列对法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与道德、纪律是没有区别社会行为规范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答案:B
17.在我国,惩治犯罪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保护统治阶级
B、保护全体公民
C、保护未成年人
D、保护人民
答案:D
18.我国法律的指导思想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道德的基本要求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D、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C
19.法律的功能是()
A、专门惩治犯罪
B、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C、专门针对违法犯罪
D、只是打击违法犯罪
答案:B
20.以下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识错误的是()
A.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B.是我国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
C.体现在我国宪法和其他普通法律之中
D.我们初中生和成年人一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D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
B.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
C.法律是公安行为规范
D.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答案:C
22.法律的约束对象是()
A.违法的人
B.成年人
C.全体社会成员
D.未成年人
答案:C
23.我国法律体现的是()
A、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B、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C、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D、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答案:B
24.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均,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体现的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答案:D
25.以下不属于诉讼途径的是()
A.投诉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答案:A
2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二者的区别是()
A.前者有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有国家制定或认可
B.前者不具有约束力,后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要受到刑罚处罚
D.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答案:D
27.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A.公民的意志
B.农民的意志
C.人民的意志
D.知识分子的意志
答案:C
28.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国家用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是()
A.《劳动法》——劳动人民的权利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
D.《刑法》——犯罪分子的权利
答案:D
29.国家强制力是指()
①警察②法庭③监狱④军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30.法律之所以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
①法律的制定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②法律的实施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范
④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制裁作用,对其他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C
31.下列不能直接体现法律显著特征的是()
A.最高法院发布五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B.原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罪终审被判处死刑
C.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D.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原副司长温明炬涉嫌受贿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答案:A
32.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法律,应受到一定的处罚
B.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民法,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C.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宪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依法受刑罚处罚
答案:D
33.“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这句话的意思不包括()
A.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人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C.任何公民都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D.任何人都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D
3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宪法规定的
B.违法行为就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C.民间俗称的“民告官”属于民事诉讼
D.刑法、行政法、民法通则是制定宪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答案:A
35.在法律上,“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
A.放弃应0享有的权利
B.不做法律鼓励的事
C.做了法律禁止的事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案:D
36.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通常被称为“母法”的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答案:A
37.与一般违法相比,犯罪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违反了宪法
C.要受到行政制裁
D.触犯刑法以外的法律
答案:A
38.当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最佳方法是()
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C.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
D.积极找侵害者进行论理
答案:B
39.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触犯刑法
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受到刑罚处罚
答案:C
40.行政处罚应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相当。
A、事故后果
B、社会危害程度
C、违法对象
D、实施过程
答案:B
41.《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责任年龄的规定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减轻
B、从重
C、从轻
D、依法
答案:C
42.甲拾得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寻找失主过程中不小心将电脑摔坏。后笔记本电脑失主被确认为乙。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规定,对于因该笔记本被摔坏而给乙造成的损失,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由甲承担赔偿责任
B.甲不承担赔偿责任
C.由甲和乙各承担50%的损失
D.由甲进行适当补偿
答案:B
43.法的共同本质()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表现
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答案:A
44.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条例等
答案:B
45.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决定的。
A.行政法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行政管理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C.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
D.行政法是基本部门法
答案:B
46.下列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
A.人民法院
B.国务院及各部委员会
C.各社会团体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47.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答案:C
4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法的基本原则
B.立法的基本原则
C.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答案:C
49.人民法院是()。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公安机关
答案:C
5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A、单一制
B、议行合一
C、民主集中制
D、三权分立
答案:C
51、依法治国应当与()相结合。
A、依宪治国
B、依法行政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权
答案:C
52、国家在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的分配制度。
C、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