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0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30道)(单选题。
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60分)
1.食物的概念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不包括(D)
A.加工食物B.食物的半成品C.未加工食物D.烟草和药品
2.缺碘会引发碘缺乏病,由于我国大部份地域存在缺碘情况,所以国家强制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强化剂(如碘酸钾)。
下列对加碘盐摄入描述错误的是(a)。
A.所有人都应该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C.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发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域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
3.下列关于鸡蛋的食用方式,正确的是(c)。
A.鸡蛋生吃可以取得最佳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吸收C.鸡蛋必然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式。
4.“食物过敏”是指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份引发免疫应答,致使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映。
以下食物成份容易引发过敏的是(c)。
A.纤维素B.维生素C.蛋白质D.脂肪
5.“食源性疾病”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发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以下举措不可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是(b)。
A.食物贮存时维持干净,生熟分开B.利用冰箱长时间贮存食物C.煮熟食物D.利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加工食物
6.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必然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物,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c)。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D.代号为6(聚苯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
7.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制成的,相对于其他金属,不锈钢容器加倍牢固、耐锈蚀。
关于不锈钢容器的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A.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B.可以用来煎熬中药C.用强碱性的化学药剂洗涤和浸泡D.可以在火上空烧
8.有些材质的容器长时间与食物直接接触后,会对食物安全造成影响。
下面不可以长期作为食物容器的是(c)。
A.陶瓷制品容器B.玻璃制品容器C.铝制品容器D.以上三项
9.“绿色食物”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全进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利用绿色食物标志的食物。
绿色食物可细分为两个品级,即(b)。
A.安全级和优质级B.A级和AA级C.合格级和优质级D.A级和B级
10.“保健食物”是指宣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物,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医治疾病为目的,不能替代药品。
识别正规保健食物时,应注意识别外包装上是不是有(b)标志的图案。
A.“QS”B.“蓝帽子”C.“红帽子”D.条形码
11.食物标签上的“QS”的意思是(d)。
A.有机食物B.无公害食物C.绿色食物D.企业食物生产许可
12.某明星为某食物产品作广告代言,该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由此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该明星应承担的责任是(d)。
A.一路责任B.刑事责任C.补偿责任D.连带责任
13.食物行业协会是增进食物产业发展、实实施业自律管理的社会集体,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力量。
食物行业协会不该开展的活动是(c)。
A.推动行业诚信建设B.宣传、普及食物安全知识C.以广告或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物D.引导食物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
14.国家成立食物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a)和食物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A.食物污染B.食物营养成份C.食物添加剂D.食物消费状况
15.《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成立食物召回制度。
食物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物出现(a)的情况,应当当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物,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A.不符合食物安全标准B.技术明显掉队于业界水平C.食物口感受到公众质疑D.食物严重滞销
16.食物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公众可以(b)查阅食物安全国家标准。
A.付费B.免费C.付费,但应予优惠D.付费,但收费价钱可以协商
17.发生食物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a)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18.《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物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其中不包括(c)。
A.食物生产许可B.食物流通许可C.食物消费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
19.“预包装食物”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以下不属于标签应当标明事项的是(d)。
A.保质期和贮存条件B.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C.所利用的食物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D.食物生产经营进程的卫生要求
20.国家成立食物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下列信息不属于统一发布的是(c)。
A.国家食物安全整体情况B.重大食物安全事故及其处置信息C.食物生产经营行政许可信息D.食物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物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21.对餐饮用具进行消毒,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b)。
A.煮沸、蒸汽消毒维持100℃,10分钟以上B.煮沸、蒸汽消毒维持85℃,3分钟以上C.利用消毒柜的红外线消毒时一般温度控制在120℃以上,维持15~20分钟D.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2.“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残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的代谢物、分解物和杂质等。
哪一种方式不适宜去除蔬菜水果农药残留(c)。
A.浸泡洗涤B.整洗C.切碎后冲洗D.去皮
23.“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暗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食物中毒时以下急救处置办法正确的是(e)。
A.催吐B.洗胃C.及时就医D.禁止再食用可疑有毒食物E.以上都是
24.食物添加剂增进了食物工业的发展,其主要作用有(e)。
A.避免变质B.维持营养价值C.改善感官D.知足特殊需求E.以上都是
25.碰到食物安全问题时,应向(abcd)部门投诉。
A.生产领域的食物安全问题向本地食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B.入口食物安全问题向国家出入境查验检疫部门投诉C.流通环节的食物安全问题向本地食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D.餐饮环节的食物安全问题向本地食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26.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主如果指某些动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的天然成份。
这些食物必需通过必然的加工处置才能食用,不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下列必然要烧熟煮透后才能食用的食物是(c)。
A.山药B.花生C.四季豆D.红薯
二、判断题(20道)(对的打√,错的打×)
1.市场销售的食用油按照加工工艺主要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
“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是通过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与油料的接触萃掏出来的食用油。
“压榨油”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分离的食用油,因此“压榨油”比“浸出油”加倍安全。
(×)
2.酒精度大于或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等食物标签上可以避免去标示保质期。
(√)
3.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营养成份高,同时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物。
(×)
4.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大米的外观和口感越好,可是营养价值却会降低。
(√)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物安全法》给食物下的概念是:指各类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和依照传统既是食物又是药品的物品,可是不包括以医治为目的的物品。
(√)
6.在餐厅、食堂公示的“餐饮服务食物安全动态品级”中大笑和微笑两种笑脸表示:监管部门最近一次检查中,此餐厅、食堂食物安全品级别离被定为优秀和良好。
(√)
7.野生鱼自然成长,无需担忧非法添加剂等人为食物安全风险,因此必然比人工养殖的更安全。
(×)
8.保质期不是判断食物是不是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寄存方式、环境转变等引发过早变质,所以食物应在保质期内及早食用。
(√)
9.食用油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映,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应当尽可能密封,放在干燥、避光、低温的环境保留。
(√)
10.生吃海鲜味道鲜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
11.食物中的营养成份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
(√)
12.有些餐馆的餐盘里会垫一张色彩鲜艳的广告纸,有些人会把食物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
13.若是食物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标准达到或严于国家标准要求,其产品可予以避免检。
而对于其他企业生产的食物应免费抽取样品进行查验。
(×)
14.“食物安全”就是指食物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
15.“食物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物卫生标准、食物质量标准和有关食物的行业标准。
(×)
16.“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某种生物本身或该生物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这种农药选择性强,低残留,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
17.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
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直接饲喂动物。
(√)
18.符合卫生要求、有相应技术水平的企业都可生产食物添加剂。
(×)
19.方才宰杀的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最高,这种肉制品消费观念是科学的。
(×)
20.入口的“预包装食物”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
一、选择题(30道)(单选题。
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60分)
1.所有食物生产者在办理工商记录前应先取得的许可是:
A.食物生产许可B.食物卫生许可C.食物流通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
2.预包装食物的包装标签上标明了许多信息,下列内容中不是必需的为:
A.产品生产日期B.保留期C.产品标准代号D.贮存条件
3.下列食物标准类别中,对指标的要求最严格的是: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4.被列入允许利用范围的食物添加剂应该具有的首要条件是:
A.生产技术上确有必要B.能改善食物质量和风味
C.知足安全靠得住性D.利于推行应用
5.下列不属于《食物安全法》对食物和食物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内容的强制性要求的是:
A.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医治功能
B.食物和食物添加剂的食用方式
C.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D.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其食物和食物添加剂不得上市销售
6.冷饮食物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主如果:
A.微生物污染B.化学物质污染C.工业污染和B
7.最适合短时贮存含有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的温度是:
℃℃℃℃
8.下列已经死亡的水产品中,不能再用于加工或食用的是:
A.甲鱼B.鳝鱼C.河蟹D.以上都是
9.最多见的食物中毒是:
A.毒蕈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
C.砷污染食物而引发的食物中毒D.细菌性食物中毒
10.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暗藏期短B.很多人同时发病
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D.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11.在河豚鱼体内,河豚毒素含量最高的是:
A.肝脏B.卵巢C.皮肤D.血液
12.日常生活中,选购安心肉,正确做法是:
A.看是不是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胴体上是不是有红色或蓝色印章
B.禽类和牛羊肉类是不是有塑封标志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C.购买预包装熟肉制品,要仔细查看标签
D.以上做法都正确
13.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
A.春天B.夏日C.秋季D.冬季
14.下列食物中毒类型中,最有明显季节性的是:
A.化学性B.细菌性C.真菌性D.动物性
15.在我国,常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地域是:
A.沿海B.内陆C.平原D.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