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2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判断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2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判断题及答案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警察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

2.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3.维护政权稳定、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公安机关的总任务。

()

4.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也是国家许多部门的工作。

()

5.吸毒只是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不危害社会,所以不应受到法律处罚。

()

1.【答案】B。

解析:所谓阶级性,即警察与国家一致的特点。

这是各国警察共有的特性。

国家要求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与政体一致,与国家意志一致,成为国家忠诚的统治与管理工具。

我国公安工作也不例外。

故本题说法错误。

2.【答案】A。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故本题说法正确。

3.【答案】B。

解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新世纪新阶段的总任务。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

故本题表述错误。

4.【答案】A。

解析:公安工作是依法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许多部门的工作,公安工作主要是依法同那些破坏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工作。

故本题正确。

5.【答案】B。

解析: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包括:(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一般情况,吸毒违法,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持有毒品较多,则构成刑事犯罪,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故本题说法错误。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6.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16周岁。

()

7.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

8.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安机关只对刑事案件的侦查、逮捕予以负责。

()

9.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

10.对侦查终结应当提出起诉意见的案件。

公安机关应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

6.【答案】B。

解析:完全无责任年龄为不满14周岁,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相对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完全责任年龄为16周岁以上。

故本题说法错误。

7.【答案】A。

解析:《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故本题判断正确。

8.【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题干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9.【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故本题说法正确。

10.【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提出起诉意见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给予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故本题答案正确。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1.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登记。

()

12.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

13.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

14.法作为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是法治国家中大多数公民意志的体现。

()

15.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

11.【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故本说法错误。

12.【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故本说法正确。

13.【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是向公安机关提出,故本题说法错误。

14.【答案】B。

解析: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故本表述错误。

15.【答案】B。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我国国体的明确规定。

简单地说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干表述反了,故本题说法错误。

“警察”起源于希腊语,其最初的含义是指()。

A.警告、诚示B.氏族武装

C.通缉、缉拿D.都市行政

【答案】D。

解析:“警察”一词英文为police,它源于希腊语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

在现代,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故本题答案为D。

国家是维护()的暴力组织。

A.统治阶级利益B.被统治阶级利益

C.剥削阶级利益D.人民群众利益

【答案】A。

解析: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

故本题答案为A。

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执勤活动进行同步动态监督,属于督察方式中的。

()

A.同步督察B.专项督察

C.专门督察D.现场督察

答案:D。

解析:督查监督的主要方式有:1.现场监督,是指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执勤活动进行的同步动态监督。

2.专项督察,是指督察机构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重大警务部署,特别是针对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门性、治理性督察活动。

3.核查投诉;4.警务评议;5.网上督察。

故本题答案选D。

“二十公”提出的规范职务序列是指从警察职业的性质、特点和工作任务出发,将公安队伍的组成人员分为()进行管理,并根据不同特点分别设置职务序列,以体现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特点,充分调动公安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A.警官、警员、专业技术人员、辅助人员

B.警官、警员

C.高级警官、中级警官、初级警官、辅助警官

D.警官、警察

【答案】A。

解析:指从警察职业的性质、特点和工作任务出发,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警务技术职务。

根据警官、警员的不同特点,分别设置警官职务序列、警员职务序列、警务技术职务序列,以体现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公务员的特点,充分调动公安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故本题答案选A。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

A.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B.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

C.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

D.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故本题答案选D。

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

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第十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持刀的孕妇不符合使用武器的情形,不得使用武器。

本题答案为D。

齐某被公安局拘留。

在该公安局的拘留行为被确认为违法并被撤销后,该公安局应在侵权范围内,对损害齐某名誉权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不包括()。

A.消除影响

B.恢复名誉

C.赔礼道歉

D.支付赔偿金

【答案】D。

解析:公安局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对名誉权造成损失,国家不应支付赔偿金。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