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5篇

2022-12-25

在疫情期间,为了确保事情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制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那么怎样制定方案?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几篇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前来参考。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切实做好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三版)》基础上,修订形成本指南。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常态防控。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娱乐场所各项防控措施。

(二)坚持科学防控。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科学动态调整娱乐场所防控策略和措施。

(三)坚持精准防控。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重点加强对娱乐场所精准防控,原则上不对全辖区、全行业实行“一刀切”。

二、基本要求

疫情低风险地区,对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做统一限制,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自行掌握,但不得高于娱乐场所核定容纳的消费者数量。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高风险区域的,暂停营业。

三、防控措施

娱乐场所要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场所防控要做到“三有五做好”,人员防护要做到“三有三加强”。

(一)场所防控

1.完善场所防控制度和防疫物资储备

(1)有防控制度和责任人。场所要建立完善场所防控制度,明确防控责任人。

(2)有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场所要制定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要有属地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联系方式,发现风险隐患要及时报告,并根据情况启动工作方案。

(3)有防护物资设备。配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的可在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2.加强环境消杀防控

(1)做好定期清洁消毒。对经常接触的公共设施设备(如走廊、前台、座椅、洗手间及手经常接触的地方),每天清洁消毒2次以上;加强对茶具、杯具的清洁消毒;麦克风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筒套,并做好清洁消毒;歌舞娱乐场所的点歌按钮、屏幕及附属设施,游艺娱乐场所的按键、摇杆、代币及附属设施应当做到“一客一用一消”;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2)做好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3)做好科学餐饮。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错峰用餐;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提倡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

(4)做好防控宣传。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5)疫情出现后做好专业消杀和卫生学评价。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时,场所应当立即停业封闭,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隔离和流调。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二)消费者防护

1.有入口检测措施。入口安排专人值守,落实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实名登记等措施。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

2.有预约消费和管控分流措施。控制消费者数量和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加强场所巡查,提醒消费者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3.有安全距离措施。在前台、等待区等设置“一米线”,推荐非接触式扫码支付,提醒消费者保持安全距离。

(三)员工防护

1.加强疫苗接种。员工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2.加强健康监测。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加强员工健康培训,员工进入场所应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体温异常者或出现可疑症状的,必须及时就医,坚决杜绝带病上岗。

3.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弄湿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迷你歌咏亭企业要按照属地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迷你歌咏亭内放置足量的可供消费者自助使用的麦克风筒套和清洁消毒用品,每天安排专人做好清洁消毒和卫生清理工作。每个迷你歌咏亭内停留的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2人。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的`,娱乐场所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疑似病例确诊的,属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逐级上报至文化和旅游部。

(二)压实防控责任。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在属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承担部门责任,加强对娱乐场所疫情防控指导和宣传,做好政策传达;压实场所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三)加强督促检查。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及时做好督促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公共场所人群高度聚集、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和规范场所应急处置能力和处理程序,保障员工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

组长:

成员:

二、保持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通

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公共场所营业开始前或结束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多运行1小时。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指引详见附件。

三、设立体温监测岗

在公共场所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宾客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要及时劝返。

四、公共场所实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工作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五、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六、做好宾客的健康宣传工作

在醒目位置张贴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告知宾客服从、配合公共场所在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乘客,不应进入公共场所,并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

2、不要触碰口、眼、鼻。

3、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七、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公共用品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购物车(筐)、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餐(饮)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八、加强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做好预防工作。

九、商品及防护物资储备,密切联系采购部门做好生活及营业用品的采购,特别是做好防护物资的储备,如口罩、手套、消毒液等。

十、疫情处理流程

当员工发现来场所消费者有发热等疫情症状时,第一时间向店长及门店现场负责人汇报,并迅速将患者与其他消费购物人员进行防控隔离。应急小组组长及成员应及时赶到现场xxx主要领导汇报,同时安排人员陪同患者就诊医疗保健中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后,将患者的诊治信息xxx综合办公室,按疫情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做好后续的疫情防控防疫工作。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为全面加强当前县域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本行业、本单位、本辖区人员及场所管理,实现全县文化旅游行业疫情感染责任事故“零目标”,保障行业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态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全县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四个方面”疫情防控要求如下

(一)星级宾馆、网吧、KTV、电影院、图书馆、体育健身等文化娱乐场所疫情防控要求

1.棋牌室、麻将室暂停营业。

2.星级宾馆、网吧、KTV、电影院、图书馆、体育健身等文化娱乐公共场所应划设进出通道,设置“一米线”,保持人员分流和适当间距。所有人员体温、健康绿码、行程轨迹等情况正常,佩戴好口罩方可进入。对于不会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绿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做好人工服务引导。市外来石返石人员进入星级酒店和公共文化娱乐场所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3.文化娱乐公共场所要做好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设施以及公用洗手间的清洁消毒。公用洗手间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的消毒至少每两小时1次,配备足够的洗消用品。电梯、咨询台、售货区、生鲜区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电梯口、收银台以及无洗手设施的就餐区应配备手消用品或设施。

4.文化娱乐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节日期间要增加消毒频次,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达标;若使用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餐馆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清洗、消毒或更换。

5.文化娱乐公共场所应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储备充足的口罩、手套、消毒剂、测温仪等防疫物资。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每日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绿码和行程等健康监测制度,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