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精选8篇

2022-12-25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精选8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1

⼀、指导思想

坚持防震同经济建设⼀起抓,坚持“以⼈为本、⽣命⾄上”,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作格局,全⾯提升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最⼤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镇防震减灾⼯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由党委书记⽥斌、镇长王世彬任组长,⼈⼤主席李建刚、党委副书记温友强、派出所所长黄卫卫、副镇长刘惠敏、副镇长、武装部长王然、副镇长欧映霞任副组长,镇属各部门负责⼈、村(社区)⽀书、主任为成员的沐溪镇防震减灾⼯作领导⼩组。由党政⼀把⼿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负责防震减灾的具体⼯作。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由唐⽟燕同志负责具体⼯作。

三、总体⽬标

建⽴健全较为完善的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救援队伍管理体系和灾后应急救助体系。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破坏性地震发⽣后,受灾群众尽快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四、⼯作任务

1、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作时效。⼀是完善《沐溪镇xxx年地震应急预案》,把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机关⼲部、村(社区)⼲部等⼈员作⽤。⼆是是修订沐溪镇地震应急救援⼯作制度,进⼀步将职责明确、责任细化。三是筹备并开展沐溪镇xxx年地震应急演练,制定《沐溪镇xxx年地震应急预案专项演练⽅案》,通过实际演练进⼀步熟悉掌握应急预案的⽅法、步骤,明确应急⼩分队各成员在应急⾏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

2、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防震知识普及率。充分利⽤⼴播、标语、公开栏、宣传单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度、⼴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救互救能⼒教育,做到家喻户晓、⼈⼈皆知。同时,组织开展好镇辖三所学校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防震知识讲座、加强对在校师⽣的培训教育,增强⼴⼤师⽣的防震安全意识和⾃救能⼒。

3、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范村(社区)创建⼯作。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范村(社区)创建⼯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责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创建内容,完善创建措施,把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推动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范村(社区)创建⼯作要把宣传教育、应急演练作为重点,做到防震减灾⼯作时时讲、处处抓,确保⼀旦发⽣地震等突发事件能有效应对。

4、完善地震信息发布机制。畅通地震信息纵向和横向渠道,提⾼地震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处理能⼒。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地震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准确、全⾯地向公众发布地震信息。加强正⾯宣传和舆论引导,建⽴地震谣⾔应对处置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维护社会稳定。

5、加⼤对重点⼯程和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检查与改造⼒度。加固⽔库、堤坝等⽔利⼯程设施,清除⽔利设施在震后可能产⽣的次⽣灾害,依法加强对易燃、易爆、易泄漏化学危险品贮存场所和电⼒、供⽔、排⽔、燃⽓、供油等重点⼯程的检查和抗震性能监督,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固,切实提⾼抗震能⼒,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6、建设好临时避难场所。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在城区设置沐川县中学、沐川县实验中学、沐川县实验⼆⼩为长期避难场所,设置沐川县⽂化⼴场、沐川县体育中⼼、沐川县实验⼀⼩、沐溪中学、沐川县职业学校为临时避难场所。15个村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别⾄少设⽴⼀个临时避难场所。在全镇村(社区)范围内设定地震紧急撤退线路,并在村(社区)公开栏上公⽰,以便让每⼀名群众知晓。

五、⼯作要求

1、各村(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化⼯作⽅案,切实加强对防震减灾⼯作的组织领导,把防震减灾⼯作列⼊各村(社区)重要议事⽇程,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各项⼯作,形成⼯作合⼒。

2、加⼤防震减灾投⼊。将防震减灾⼯作经费列⼊我镇财政年度预算,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加⼤对各类⼯程设施和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投⼊,拓宽防震减灾资⾦投⼊渠道。同时落实地震群测群防、地震应急演练、专业培训、科普宣传等业务⼯作经费,保障防震减灾业务⼯作正常开展。

3、加强防震减灾⽬标考核和督查督办。建⽴防震减灾⼯作⽬标考核体系制度,对于⼯作措施不落实、⼯作机制不健全、⼯作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村(社区)、部门和个⼈,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防震减灾各项⼯作落到实处。对在防震减灾⼯作中表现好的.按照制度予以奖励。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2

为深⼊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精神,进⼀步抓好我镇防灾减灾⼯作,结合省、市、县相关⼯作部署,决定将5⽉12⽇—5⽉18⽇定为“512”防灾减灾周,并开展防灾减灾专项活动。特制定如下⽅案:

⼀、活动⽬的

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以⼈为本、保障⼈民群众⽣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理念,结合《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向我县⼴⼤群众,⼤⼒宣传、普及、推⼴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救知识,切实增强全县⼈民防灾减灾意识,深⼊推进我镇应急救援能⼒建设,为经济社会⼜好⼜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活动时间

20xx年5⽉12⽇—5⽉18⽇。

三、组织领导

“512”防灾减灾周活动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炬负总责,党政办主任邓国政负责统筹协调,具体实施。

四、活动重点

1.⼤⼒宣传做好防灾减灾⼯作的重⼤意义。

2.结合《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宣传普及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互救基本知识。

3.抓好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减少安全隐患

五、活动安排

防灾减灾宣传专项活动。在5⽉12⽇—5⽉18⽇期间利⽤逢场天在场镇设⽴“512防灾减灾⽇”宣传点,并充分利⽤⼴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式,认真组织开展好防灾减灾宣传专项活动。

⼀要抓好新闻媒体宣传。充分发挥电视、⼴播、报纸以及党政⽹宣传阵地作⽤,及时开辟专栏、设置专门时段,系统宣传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互救等知识。

⼆要抓好集中宣传。在5⽉14⽇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场镇设⽴集中宣传站,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防灾减灾、⾃救互救知识进⾏宣传。

六、活动要求

提⾼知识,统⼀思想,⾼度重视,切实根据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结合各⾃⼯作实际,制定切实可⾏的活动⽅案,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周相关活动,并与⽇常⼯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防灾减灾活动深⼊扎实开展。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3

1、编制年度防震减灾⽅案

乡安办要会同防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部门,在每年第⼀季度前拟定年度防震减灾⽅案,确定地震的监测、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报⼈民政府批准公布。

2、监测制度

负责地震监测的单位,要⼴泛收集整理地震灾害预防预警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地震短期趋势预监,建⽴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源的共享,不断提⾼监测质量。

3、值班制度

建⽴健全值班制度。防震减灾抢险指挥部办公室要实⾏24⼩时值班,领导带班;当发⽣地震灾害时,根据本级⼈民政府的要求,进⼀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本辖区内的⾬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4、险情巡查制度

乡、村、组在地震发⽣后,要组织⼈员加强对灾害重点地区、灾害隐患点和易再次发⽣灾害地区的巡查、监测和防范,发现灾情和险情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对已规定的地震灾害危险区,要予以公告,并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标志,确保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紧急时,应强⾏组织避灾疏散。

各村委、村民⼩组发现地震窄险情和灾情后,应迅速报乡⼈民政府和县国⼟资源局。

地震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发⽣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和受威胁的⼈员与财产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对发⽣的地震灾害灾情速报内容,还应包括死亡、失踪的受伤的⼈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禁⽌隐瞒、谎报或者接受他⼈隐瞒、谎报地震灾害险情和灾情。

地震灾害应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分级响应,采取边调查、边核实的⽅式,防⽌地震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

发⽣后发现地震灾害险情和灾害后,乡⼈民政府和发⽣地的村委会应⽴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地震灾害险情和灾情调查,判定地震灾害体规模等,及时将险情和灾情向县⼈民政府,县国⼟资源局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及时报告处置⼯作进展情况,直⾄处置⼯作结束;组织村委会成员和防灾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作,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防⽌灾害发⽣或者灾情扩⼤;按照有关规定将调查处置结果上报县⼈民政府、县国⼟资源局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4

根据《中华⼈民共防灾减灾法法》、《西峰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了提⾼社区部门和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战时社区灾害发⽣时伤亡,做好平时居民防灾救灾⼯作、提⾼⾃救互救的能⼒。为深⼊研究社区居民灾害发⽣时紧急疏散及公民防灾⾃救的有关问题,通过演练,进⼀步明确社区居民疏散的组织程序,提⾼社区⼲部组织社区居民平时防灾⾃救的意识和技能、和综合指挥能⼒。

⼀、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本次社区防防灾减灾演练的组织领导,建⽴了育才路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由社区总⽀书记任指挥长,社区副主任任副指挥长。下设演练领导、宣传动员保障、现场指挥三个⼩组。

(⼀)演练领导⼩组:由社区主任宋建华任组长;综治员祁红莲任副组长。

(⼆)演练宣传动员保障⼩组:由社区副主任祁宏岚任组长;社保员任副组长。

(三)演练现场指挥组:由社区⽚警孟翔任组长。

⼆、参加单位

参加本次演练的相关部门和单位有:市地震局、区民政局、区⼴电局、南街办、育才路社区、七中、市⼈民医院等16个部门。

三、明确任务

演练由育才路社区组织实施,消防专业队伍组建单位密切配合。其任务分配如下:

(⼀)区⼴电局指定拍摄录像和落实社区防灾减灾疏散演练现场解说员各⼀名。

(⼆)南街派出所组织防灾减灾治安专业队员(民警)10名、联防队员10名和2辆“110”警车,担负演练中居民疏散的开道和演练当天周围的警戒,车辆的停放、疏导等⼯作。

(三)市医院组织5名医疗救护队员、1辆救护车,担负演练中的救治伤员的任务;负责现场急救包扎演⽰。

(四)专职消防队5名专职消防队员、1辆消防车,担负演练中的消防灭⽕、个⼈防毒防护演⽰。

(五⾃来⽔公司组织4名⼈防供⽔抢修专业队员、1辆抢修车,担负演练中的供⽔管道的抢险抢修任务。

(六)区电⼒局组织4名供电抢修专业队员、1辆抢修车,担负演练中的供电设备线路抢险抢修任务。

(七)市交通局组织2名运输专业队员、2辆⼤巴车辆,担负演练中输送6O名居民疏散的任务。

(⼋)七个居民⼩组60名居民和60名紧急疏散居民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调查登记、造册编组、培训预演及相关保障⼯作,做好疏散物资和疏散居民⾷品、饮⽔的保障⼯作;同时组织16名防灾减灾志愿者参加煤⽓中毒事故处置、个⼈防护、消防灭⽕三个演⽰项⽬;负责演练场地的保障和准备⼯作,落实演练当天主席台及桌椅,保障演练现场的电源和⾳响扩⾳设备。

(九)社区有关⼯作⼈员负责60名疏散居民的接收安置⼯作,按照疏散⽅案落实到户。

(⼗)七中组织10名中学⽣,就近利⽤地形、地物采取紧急防护掩蔽演⽰。

四、其它保障

演练中的其它保障⼯作以南街办民政办为主,以参加单位为辅负责保障。

五、要求

(⼀)统⼀思想,提⾼认识

防灾减灾演练,是认真贯彻《中华⼈民共防灾减灾法法》、《育才路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实际⾏动。结合当前形势,从切实提⾼居民防灾意识,提⾼部门及居民应急救援技能技术,提⾼各级指挥⼈员快速反应能⼒,密切协调各应急分队的协同关系出发,以保护⼈民⽣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及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的,对社区疏散居民、参加演练的相关部门、单位⼈员进⾏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的的深⼊细致的思想发动及宣传教育,使⼴⼤市民和参与单位充分认识举办社区防灾减灾演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建⽴组织,加强领导

在社区演练指挥部的统⼀领导下,演练领导⼩组、宣传动员保障⼩组和演练现场指挥⼩组各司其职,切实加强对这⼀⼯作的领导,确保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关单位应指定专⼈负责,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演练⼯作按计划顺利实施。

(三)周密计划、落实任务

社区防灾减灾演练内容多、层次多、涉及⾯⼴、任务重、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制订⼯作计划,将此项⼯作列⼊议事⽇程,落实专⼈负责,明确责任,注意安全,切实履⾏各项保障⼯作。

(四)密切协同,加强配合

社区防灾减灾演练,是我区20xx年度防灾减灾⼯作的⼀项重要任务。参加演练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协同,加强配合。本着“统⼀布置、周密计划、分头落实、各司其责、督促检查、密切协同、确保安全”的原则,切实抓好演练的各项⼯作。为保障社区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做好本区防灾救灾⼯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5

为进⼀步提⾼全县⼈民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增强防震减灾法律意识和综合防御能⼒,按照中国地震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防灾减灾⽇期间防震减灾宣传⼯作的通知》(中震防发[20xx]30号)及省、市地震局统⼀安排,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20xx年度防震减灾宣传⽅案如下:

⼀、宣传⽬标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更好地贯彻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全民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能⼒,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

⼆、宣传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宣传时间

20xx年5⽉6⽇⾄12⽇

四、宣传地点

县四⼤家前坪⼴场

五、宣传内容

(⼀)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宣传防灾避灾减灾常识;

(三)宣传解读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四)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五)宣传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法和措施。

六、组织实施

由县地震局负责组织实施。

七、⼯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成⽴宣传周活动领导⼩组,由局长罗祝华任组长,副局长李太勇、纪检组长王⼩军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为成员的领导⼩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作。

(⼆)制定⼯作计划。要结合实际制定应急管理宣教⼯作计划,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技能,积极倡导健康⽂明的⽣产、⽣活⽅式,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6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7⽉28⽇唐⼭地震纪念⽇活动,南平市将从7⽉23⽇起深⼊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集中⼀段时间,⼤规模、密集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步加⼤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度,提⾼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群众应急⾃救能⼒。现将宣传周活动⽅案制定如下:

⼀、活动时间:20xx年xx⽉23⽇⾄30⽇。

⼆、活动内容:

1、南平⼴播电视台安排播放《应对地震灾害⼀公众⾃救互救常识》、《蟾童》、《直⾯、地震》等防震减灾科普⾳像⽚,并精⼼制作专题宣传节⽬。⼴播电台根据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及省地震局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播节⽬。

2、闽北⽇报社安排专版或连载,刊登《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的内容,加⼤防震减灾宣传⼒度。

3、市地震局、地震台和延平区地震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展出,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和7.28唐⼭地震纪念活动期间,向社会公众展⽰防震减灾宣传图⽚、发放宣传册及接受群众的咨询等。

4、请省地震局专家到市直部门开办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参加,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服务。

5、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全市中⼩学安全教育内容,9⽉1⽇开学后加⼤宣传教育⼒度,每个班级有⼀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中⼩学地震安全教育在课时上要有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6、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防震减灾⼿册》和《农村地震安全⼿册》印发⼯作,做到市直机关单位⼲部⼈⼿⼀册。

7、充分发挥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镇、村⼲部和村民前往参观,9⽉份开学后组织各地学⽣参观。

8、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要节俭办事,精打细算,并积极通过市场化途径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宣传到位。

乡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7

为了提高防震应急工作能力,保证防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景区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根据近期来四川省内连续出现的地震灾害和景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立防震临时指挥部,当出现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情况或有关部门防震预报发布后,指挥部立即承担职责,并宣布启动本预案。指挥部机构设置如下:

总指挥:xx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