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油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加油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科学、精准、从严做好加油站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指引。

一、完善防控制度

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油站管理方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做好口罩、手套、消毒剂、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储备,组织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

2.根据本市防控工作机构及疾控等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引,结合加油站环境高暴露、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完善本单位和员工防控方案应急预案

3.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保证员工熟悉责任分工、个人防护、环境卫生清洁、异常情况处置、人员疏散等工作要求。

二、宣传引导

4.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利用显示屏等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

三、场所清洁消毒

5.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对加油站的加油设备、便利店购物环境、门把手、自助设备等处进行预防性消毒,按规定开展环境核酸检测。

6.加强办公室、便利店、员工宿舍等场所通风和清洁卫生。

7.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每日喷洒1次灭蚊蝇药物,使用消毒液和酒精对洗手间进行不少于3次全面消毒,人体接触频繁的部位每日消毒不小于5次。

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进行文明如厕提示。

加强垃圾的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四、员工管理

8.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落实健康监测制度,严格落实核酸检测要求,利用“北京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上岗制。

9.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并积极完成加强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10.建立人员症状报告制度,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和/或消化道症状,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的就诊指引》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排查。

11.按《北京日常防疫指引》科学佩戴口罩,要求工作人员和进加油站下车人员要佩戴口罩,劝导顾客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12.严格个人卫生管理,遵守《北京日常防疫指引》《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倡导健康生活。

五、经营管理

13.加油工作遵循“减少接触,保持安全距离”原则,提倡“加油不下车,开票不进店,购物不接触”的做法。

进入便利店或室内付款、开票时应按规定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对体温异常者劝返就医,对健康码异常者劝离。

14.密切关注国内和本市疫情变化,及时排查来自有本土确诊病例地区或旅居史,或者与目前国内已报告病例公布行程有时空重合的员工及共同居住者,一旦发现,应迅速果断按相关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15.加强疫情期间信息报告,按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属地要求做好其他各项控制措施。

加油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全力防护加油员工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平台油站平稳运行,根据各级疫情防控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油站管理

1、成立疫情小组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站经理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2、保持信息畅通

各部门保持信息畅通,一要按时上报疫情情况,每日上报销量时同时上报疫情情况,有变化需上报疫情报表,特别关注人员情况、油站营业时间变化、开展自助加油情况等。

二要及时查看即时通,要多使用内部通道。

三要注意信息保密,不要随手转发信息。

二、加油站室内场所

1.加油站员工须佩戴口罩。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上下午各开展1次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干咳、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2.冬季采暖时应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如使用空调,开启前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清洗消毒,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无新风系统的空调运行时应适当开窗留缝。

3.加强室内场所的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天至少3次。

4.室内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加油站员工就餐时注意使用公勺公筷。

5.加油站室内场所应有效控制瞬时人流量,并设置1米线,提醒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三、加油站场地

1.加大加油站场地(加油区域)公共设施、加油枪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做好室外场所的清洁卫生,对痰液等污迹喷洒消毒后及时清理,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2.如有人员密集、无法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员工现场服务期间应佩戴口罩。

3.加油站场地应适当控制人流量,加强宣传引导,提醒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四、员工自我防护

1.科学佩戴口罩。

员工应养成随身携带口罩习惯。

在通风不良密闭场所或者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的室外场合应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室内密闭场所、医疗机构就诊或陪同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同时要注重规范佩戴口罩,不随意将口罩拉下,露出口鼻。

2.注重手部卫生。

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外出归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等情况下,应使用流动的水、肥皂等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进行消毒。

外出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3.重视货品防疫。

接收境外包裹货物、境内中高风险地区快递包裹、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打开货物前对其包装用酒精消毒。

4.保持社交距离。

公众交往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尽量缩短在公共场所停留时间。

5.保暖不忘通风。

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家每天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

如使用无新风系统的空调时,应适当开窗留缝,增加换气次数。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在开窗通风过程中不要着凉。

6.注意社交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需大声说话时,应注意不直面他人。

不随地吐痰,吐痰时应用纸巾包裹并做适当处理。

7.保持吃动平衡。

注重平衡膳食,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烹饪过程分开操作,肉蛋奶及水产品应充分煮熟后食用,不食用变质食物;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活禽接触;不采购食用没有明确来源的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

注重生活规律、确保充足睡眠、不劳累不熬夜,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机体抗病能力。

就餐时注意使用公勺公筷。

8.养成良好就医习惯。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时,全程做好防护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诊治。

加油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一、员工、顾客接触的设备设施每日3次进行消毒,使用频率高的加油枪、加油机按键、触摸屏、卫生间门把手、垃圾篓、加油卡自助终端等设施,视人流和使用情况,至少每四小时消毒1次。

二、便利店、营业室、办公室、厨房、休息室、宿舍等区域要勤于通风,尽量保持门窗敞开通风,每日至少使用消毒液或酒精进行1次消毒清洁。

三、员工上岗前接受体温检测,大于等于应休息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向公司报备。

四、员工必须佩戴医用口罩上岗,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在服务过程中,声音要足够洪亮,保证客户能够听到。

对未佩戴口罩的客户,应远距离礼貌提醒客户不下车加油。

五、与顾客交流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最好选择站在上风口,避免飞沫传播和感染。

推介顾客使用石油APP等移动支付,减少与顾客的接触。

六、员工在接触顾客加油卡、现金、手机等物品后,不要揉捏面部区域,要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并用流水冲洗不少于20秒。

七、员工或顾客打喷嚏时,应及时用手肘遮掩面部并远离该区域避免感染。

八、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

员工休息期间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要佩戴医用口罩,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九、密切留意自己和同事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发热门诊和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名单就医。

十、加油站负责人要关注员工情绪,掌握员工情绪变化、思想变化、健康状况等,确保全站员工的身心健康。

加油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为全力防护加油员工及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平台油站平稳运行,根据各级疫情防控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油站管理

1、成立疫情小组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站经理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2、保持信息畅通

各部门保持信息畅通,一要按时上报疫情情况,每日上报销量时同时上报疫情情况,有变化需上报疫情报表,特别关注人员情况、油站营业时间变化、开展自助加油情况等。

二要及时查看即时通,要多使用内部通道。

三要注意信息保密,不要随手转发信息。

3、加强员工管理及关怀

(1)全面摸排加油站XX籍员工和XX籍员工家属情况、员工及家属去XX情况、去过XX客人来访情况、员工及家属发热情况、员工及家属隔离情况、加油站配合属地政府防控及应急处置情况,登记造表。

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从疫区返回或经停、接触过疑似病例的返岗员工,必须进行隔离观察14天,确定无碍后才能上岗。

(2)加油站员工每天早中晚三次测量体温,并记录,腋下体温超过37.3℃、出现发热、乏力、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合理排班,精简当班人员,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当班员工最好住站,尽量减少外出,白班管理要在岗兼职,夜间视情况可自主停业。

合理安排作息,尽可能增加员工休息时间,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4)加油站员工及家属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时,要进行隔离,接触过的员工也要通知本人在家就地隔离,医学观察14天。

(5)站经理要关注员工情绪,做好情绪疏导,掌握员工情绪变化、思想变化、健康状况等,确保全站员工的身心健康。

(6)员工上下班尽量不要乘公共交通工具,乘坐时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不要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到站或回到家中后马上洗手消毒,骑电瓶车员工一定要戴安全帽。

下班后尽量待在家中,少出门,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场所。

(7)员工在食堂就餐应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和公匙。

4、安全管控

防疫期间,加油站安全数质量管理不能放松,各单位要用好远程视频设备进行巡视,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确保合规运行,严格数质量管理,商品的进销存质量、数量验收不能降低标准,加强散装汽油管控,特别是开展自助加油的加油站更要关注。

5、加强宣传

加油站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选择油站出入口,LED屏幕,便利店等适当位置,以多种形式向顾客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及油站防疫措施,让顾客知道,在卫生预防工作到位的加油站加油是相对安全的,同时也能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共同预防疾病。

二、油站防护

1、油站通风

加油站便利店、便利店、办公室、值班室、厨房、休息室等室内区域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2、油站消毒

定时对加油现场和客户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消毒。

对客户容易接触的密码键盘、门把手、货架、自助加油机加油枪、数字按键等部位,需每班消毒并记录消毒时间频次进行公示,同时张贴“已消毒”标识,让顾客放心使用。

具备条件的加油站在实施自助加油加油机旁配备一次性消毒湿巾供客户使用。

员工使用的设备设施(如键盘、电脑、打印机、电话等)也要定期消毒,至少每班消毒一次,同时员工要勤洗手。

3、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新冠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菌。

加油站可选择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2)正确把握消毒指征:

根据疾控中心及有关专业部门的提示、指导,需要消毒时才进行消毒,不要过度消毒。

加油站室内以清洁通风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注意选择避开人员活动的时间进行消毒;消毒以擦拭为主,不推荐喷洒消毒,如需喷洒,切勿直接喷洒于食物表面或食品外包装上,防止人员在打开外包装时手指沾染消毒液致使消毒液入口产生危险。

(3)正确使用84消毒液:

84消毒液绝不能与洁厕剂混合后使用,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与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

氯气是一种刺激并损坏呼吸道的气体,大量吸入会使人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头晕。

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两整瓶这样的东西混合,产生的氯气足以危及生命。

(4)注意自我保护:

消毒人员进行消毒时,做好自身防护,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工作服。

三、油站服务

1、基本服务礼仪

保持基本服务,态度友善,保留必要语言沟通,如问好、询问、确认等。

倡导“一米线、安全线”,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服务,最好选择站在上风口,避免飞沫传播和感染,做好防护。

2、开展自助加油

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助加油,开通快速通道,快加快走。

3、倡导加满油、快捷支付

倡导顾客加满,减少加油频次。

倡导使用无接触线上支付,避免司乘人员与加油站员工交叉感染。

4、车辆进站管理

具备条件的加油站,可增设专门工作人员对所有进站车辆进行消杀,主要消毒部位:轮胎,门把手;发布车辆进站须知,做好提示宣传工作。

四、个人防护

员工上岗必须正确佩戴口罩,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勤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1、选择正确口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佩戴口罩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