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

2022-12-2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保障XXXX社区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按照《XXXXXXX》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广泛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水平;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强化常规监测,依法报告疫情,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2.政府负责,属地管理。

对廊桥社区所辖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负总责。

3.以专为主,专群结合.坚持以卫生健康部门专业防控为主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趋势和强度,开展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协调联动,有效控制疫情。

4.积极准备,快速反应。

建立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应急意识,充分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疫情处理措施及时、准确.

5.尊重科学,依法防治。

坚持科学决策、科学防控,依法开展预防、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XXXXXXX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辖区范围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组长:XX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小区物业经理)

XXXXXXX(XXXXXXX物业经理)

XXXXXXX(XXXXXXX业委会主任)

XXXXXXX(XXXXXXX社区社工)

XXXXXXX(XXXXXXX社区社工)

XXXXXXX(XXXXXXX社区社工)

XXXXXXX(XXXXXXX社区社工)

三、工作职责

1。

在XXXX街道指导下做好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

2.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疫情排查,对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疫区人员,采取登记造册等措施.

3.负责组织所辖区人员排查工作

四、工作机制

1.协调联动机制。

社区要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性,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防控合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分工负责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社区书记为本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3信息沟通与形势研判机制。

社区要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展,及时了解疫情基本情况及本辖区、本部门防控措施和防控工作情况,组织开展疫情形势研判,为共同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提供依据.

4.协调防范机制。

社区要细化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严格对入XXXXX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检疫、查验、卫生处理,协助做好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落实发现疑似病例报告、内部疫情防范、消毒等防控措施

5.疫情监测、防治与诊疗机制。

各社区织要做好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排查、报告、管理等工作,确保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6.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机制。

社区要加强舆情监测,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要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养老院、大型工矿企业等重点人群及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做好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保证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任务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组织动员。

街道领导包保,定责定岗。

社区(村)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网格员、片警、社区卫生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栋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境外、国内等有疫情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镇街报告。

及时告知信息。

社区(村)要广泛发布通知、通告、提示等,要求从疫情地区以及外省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开展健康教育。

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温馨提示”、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目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

督促个人做到戴ロ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

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扫码登记,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分类管理。

对返(来)区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

社区(村)排查到疫区返回或者有过疫区行程史、与疫区人员接触史的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严格落实此类人员的相应管控措施。

采取居家隔离人员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

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道,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医疗卫生单位,迅速安排就诊。

对低风险区返来人员劝其主动居家,少聚集、少流动,外出时佩戴口罩;

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加强环境治理。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扫码登记;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小区村屯、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

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村)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

落实以下措施

严格密接管理。

与医疗卫生机构密切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

卫生健康部门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街道,由街道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进行居家隔离管控。

社区(村)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加强消毒隔离。

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三)社区(村)传播疫情

当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限制人员聚集。

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三、防控策略措施

(一)社区(村)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组织体系、细化防控措施)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调配,储备防疫物资并组织应急演练。

(二)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好辖区内人员摸排和管控工作。

(三)每日进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不得上岗,及时就医排查,上岗前做好个人防护。

(四)加强办公区域、为民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换气以及消杀。

(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点、公共厕所、楼梯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

(六)减少居民聚集,避免举行聚集性活动。

(七)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排查来自中高风险和境外、国内疫区人员,快速迫踪密切接触者;

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八)提供居民健康指导,建立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联系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协调医疗机构等资源为其提供24小时电话或者线上咨询服务;

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必要的上门医疗服务。

(九)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十)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的地方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十一)出现疫情传播的地方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和村,应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进出,限制人员聚集等。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街道、社区(村)的责任,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

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包保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

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

每日汇总社区(村)排査信息,报至街道疫情防控综合组,无返回人员零报告。

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道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

街道督导检查组强化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社区(村)和人,视情节严肃追责。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为指导社区(村)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xx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二、工作任务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