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1
医院检验科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检阳性标本,应立即上报科室主任,再由科室向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报告。
医院第一时间向疾控部门报告,同步开展复核及其他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同步启动流调,掌握患者来源、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病例资料。
若标本复核阳性,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报告医务部及医院领导(书记、院长、主管院领导),由医院上报属地疾控部门,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一、组织工作
预案启动后,由医院书记担任总指挥,院长总统筹,其他院领导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及预案分工开展各项工作。
二、流调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后,第一时间由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进行流调,形成初步行程路线图。
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助提供患者就诊信息,并完成同时段就诊患者信息排查工作;后勤保障部协助提供录像监控资料;科室协助提供相关就诊信息。
根据流调结果,明确院内高风险区域、重点区域及低风险区域,确定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名单(重点区域人员及一般人员)。
三、处置工作
(一)区域封控工作
由后勤保障部负责,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按照疾控部门及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执行区域封控。
(二)环境采样及消杀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牵头,护理部协助完成指定区域环境采样,后勤保障部会同疾控部门完成环境、物表、空气消毒。
(三)工作人员处置工作
1、密接、次密接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部门等,确定隔离酒店。
由医务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隔离地点。
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完成采样(人员和环境均进行双采双送)、转运、隔离等工作。
2、一般接触人员
重点区域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等部门,确定闭环管理酒店。
由护理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转运通勤、闭环管理、采样等工作。
一般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宣传、培训相关居家要求,实行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并加强健康监测。
以上工作均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疾控部门要求完成。
(四)面上排查工作
由护理部牵头,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对所有在院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规培实习进修人员、研究生、物业人员、基建人员、临聘人员等)及病陪人进行全面核酸排查(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医务部、科教部、基建工程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协同)。
(五)标本运送工作
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负责派人,后勤保障部负责派车,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联系疾控部门,完成标本运送工作。
(六)诊疗处置工作
1、初检阳性患者管理
①若阳性患者已完成就诊且离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立即通知该患者请其佩戴好口罩自我隔离。
等待疾控部门上门采样。
②若阳性患者仍在院区内应立刻由专人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转运路线将其转至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进行单间隔离,由发热门诊完成采样复核。
2、门急诊病人管理
初步确定患者活动轨迹后,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医务部部署相关科室停诊工作。
同时根据疾控部门的风险研判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确定最终停诊方案。
接到停诊指令,即按以下要求处置:
1)暂时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门诊病人由病友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急诊病人由急诊室牵头负责,感染楼区域病人由感染科牵头负责。
3)门诊部负责做好在院门诊病人管控、疏散分流等工作,必要时排查核酸,根据后续情况,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安排好病人救治(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
4)病友服务中心统计门诊预约情况(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制定并落实预约病人分流措施(协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门诊部、医务部协同)。
5)党委宣传部负责起草停诊通告并在开诊前通过短信或其他途径通知就诊人员(门诊部、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
6)病友服务中心、急诊室、感染科等科室分别落实各区域非预约人群至其他医院就诊安抚、解释等工作(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就地抢救,医务部、护理部协同)。
3、门住院病人管理
1)封控科常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管控现有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负责,落实科室闭环管理。
做好陪护陪护人员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及双码核查。
3)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值班值守:由医务部、护理部按照“专业内部调剂,同亚专业横向调剂”的原则,负责统筹医务人员安排,各临床科室负责具体排班,确保在院患者正常诊疗不受影响。
必要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支援需求。
4)达到出院标准患者管理:根据病情判定达到出院标准患者,家属要求离院,由科室联系属地社区,按照密接人员进行管理。
5)封控期间,病人及医务人员避免非必要流动。
4、临时场所布置
若现有场地无法满足诊疗或临时隔离需求,由院办负责统筹,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对医院大礼堂、运动场、技能培训中心、会议室等场所进行合理安排。
1)医院所有区域钥匙(包括诊疗区),备用于总值班室及监控室,由院办统筹安排。
2)物资供应维修部负责按照临时隔离及诊疗要求,布置所有临时场地,后勤保障部协助a
3)后勤保障部负责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完成临时场地撤离后的消杀工作。
四、院感处置工作
由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牵头,开展感控知识、感控措施培训,完成医院感控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点,及时指导并追踪后续整改效果。
五、上报工作
(一)党办负责做好整体事件处置记录。
(二)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对接各级疾控部门,持续追踪患者复核结果、相关人员检测结果及环境采样结果,并将相关信息通报医务部。
疾控部门核实阳性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通报。
(三)医务部负责对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六、后勤保障工作
(一)后勤保障部负责:在院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统一送餐,杜绝聚餐(各病区报送需求,餐饮采购人员闭环管理);做好水电气氧供应保障;做好救护车调配,通勤车租赁等车辆调配工作;成立安保、消杀及终末处置应急队,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要求完成封控及感控工作;协调属地防控部门(党办协同),安排疾控、公安加强区域管控与秩序维护。
(二)物资供应维修部、药学部负责:防护、消杀用品配备与药品耗材医疗设备供应保障(每日掌握科室需求)。
七、舆情处置工作
党委宣传部负责对接宣传部门,起草相关信息通稿,根据上级指令再行发布;做好日常舆情管控,杜绝工作人员自采自发等行为;牵头编撰新闻发布问答内容,统一发布口径。
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4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提高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有效控制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防范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在院内交叉传播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确保病区工作人员和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安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市人民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处置领导工作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负责研究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和补充。
2.负责统一领导指挥、组织、协调封闭楼层等应急处置工作。
3.对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是否成立做出最终判断。
4.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
5.研究制定新冠肺炎院感事件时的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
6.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和按规定时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7.负责人员调配支援、防控技术指导、人员清除及封闭管理、消毒物资供应,召集院内专家救治组对病例进行核实、诊断、救治等统筹协调工作。
应急处置领导工作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杀组、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消毒隔离护理组、后勤保障组,具体如下:
(二)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杀组
组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协助市疾控中心对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感染病例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密切接触者、实验室检测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报告,发现和管理密切接触者。
2.组建院内专业消毒队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指导消杀人员正确实施消杀工作。
(三)医疗救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
职责:
1.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讨论,有关的标本采集,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救治或转运。
2.负责对本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提出建议。
3.调度各科医疗卫生技术力量,保障发生科室其他病员救治工作开展。
4.负责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医疗监护,做好发生科室其他病员和家属集中隔离解释以及情绪疏导,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5.根据事态发展及调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四)院感防控组
组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对发生新冠院内感染科室楼层(本楼层和/或相邻楼层)封闭进行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规划,使其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防护指导。
3.对封闭病区内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消杀人员、保洁人员等)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指导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4.督导医疗废物、医用织物的正确处置和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职业防护等,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和传播。
5.提供应急处置的技术指导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6.协同市疾控中心进行现场标本的采集工作。
(五)病区护理消毒隔离管理组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
职责:
1.负责调度护理人员完成隔离病区其他病员的正常治疗和护理工作。
2.督导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做好环境、物表、仪器设备清洁消毒工作,以及病区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各项医疗器材、消毒物品的准备。
3.确保护理工作高效、规范、有序的运行。
(六)后勤安全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总务科、规划建设科、设备科、药剂科、保卫科所有工作人员
职责:
1.负责病区封闭隔离时建筑布局紧急改造。
2.提供隔离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隔离区食品和生活用品准备,保障医院水、电正常供应等。
3.在接到封闭楼层指示后,设备科、总务科、药剂科应立即对医疗设备、防护用品、药品、消毒药械等进行库存检查、质量检修,根据库存状况及领导小组的进一步安排,进行紧急采购,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督导保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医疗废物转运和标本院内转运等工作。
5.做好院内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各相关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二、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
(一)预案启动
本院内所有工作人员、患者或其家属、陪护发生1例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医学检验科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同时通知检出阳性标本科室负责人;医务科立即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医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及时统筹协调各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二)报告流程
1.医学检验科立即电话报告医务科,同时通知检出阳性标本科室负责人。
2.医务科立即向院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启动本应急预案,并立即向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
4.院内收治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定点科室为感染性疾病科,严格按照《……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整体腾空独立病区启用预案》执行。
(三)处置原则
1.按照“边报告、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各类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启动本应急预案时应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根据病员量研究并制定所在科室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严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2.积极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病原学检查、消毒等工作;查找传染源,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制定并组织落实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被污染环境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
3.后勤保障小组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四)处置措施
1.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接医学检验科通知后立即先就地隔离病例及陪同等相关人员,限制其活动范围。
按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示和门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阳性处置流程进行处置;若阳性病例已离开院区立即报应急领导小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当立即向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
2.病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所有工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分级防。
病区需指定已经培训考核或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按二级以上防护标准要求进行病例的临时管制;限制病区所有人员进出,可先将疑似患者转入科室应急隔离病室或就地隔离(应根据病例所在现场条件,如病人在缓冲病房发现,即就地隔离待转运即可;若病人已转出至多人间病房中发现,即应转入单人单间的应急隔离病室);医务科及时组织专家会诊,联系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复检;医院及时规范将疑似病人专人护送,通过指定路线,专用通道转运至负压救护车,负压救护车运送到医院指定的隔离病区。
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转运后对各区域、通道环境、物表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发布公告,暂停接收其他病员,并向所在科室其他病员及陪护、工作人员做好疏导工作,封闭隔离期间不得外出,拒绝来访,关闭楼层所有通道和电梯,仅保留一台有专人管理的工作人员电梯。
5.协助疾控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人数,并将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转至集中医学留观点进行隔离观察及核酸检测。
6.各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确保封楼层隔离措施及时有序进行,并保证所有病员的原发病治疗、护理质量。
病区临时改为留观病区,医务科、护理部选派应急医护队伍进驻该病区替换原有医护人员。
7.应急医疗队伍基本要求
(1)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不上岗:没有全程接种疫苗一律不上岗;没有核酸阴性证明一律不上岗;感控培训考核不合格一律不上岗。
(2)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不进病区:非闭环管理人员一律不进病区;环境核酸监测不合格一律不进病区;非高品质防护用品一律不进隔离病区;亚健康状况者一律不进隔离病区。
8.本应急预案启动后,院区内所有科室启动零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