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1
依据市2022年x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下发的《对于做好返校教员工及学生健康管理的通知(第二版)》,为落实文件精神,依据我校实质状况,做好“因疫情不可以返校人员”管理方案。
一、暂缓返校的状况学校需要依据“粤康码”、“健康卡”申报状况及核酸检测状况对返校前的教员工和学生进行审查。
属于以下几种状况的一律暂缓返校:
1.当前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2.第一批返校教员工和学生未参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
3.近14天从xx、境外等要点疫区返粤,居家医学察看未满14天的;
4.近14天有全国高、中风险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的;
5.近14天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
6.近14天接触过来自疫区或有病例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或有齐集性发病的;以上状况学校需联系社区进行核实跟进,属于要点管控人员需按要求推行集中或居家隔绝医学察看14天,待排除隔绝后,“粤康码”转为绿码后方可返校。
7.返校前14天内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经当地医院就诊治疗,清除新冠肺炎并在身体痊愈后,经学校审批赞同后方可返校。
8.属于其余流行病学史的按相应要求履行。
二、对暂缓返校的学生的教育教课工作安排1.经审查属暂缓返校返岗的人员,抓级行政班要亲密关注,班主任要对学生和家进步行一对一的交流解说工作。
2.教育处妥当安排这种学生的教育教课工作,组织有关科目教师供给线上学习资,并每日发给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同时组织班级任课教师予以答疑指导,保证不让一个学生落伍。
3.学生有特别状况的,学校请示教育和体育局“按一人一案”办理。
三、对暂缓返校的学生供给心理劝导和服务增强对对暂缓返校的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班主任负责对相对应的学生及家眷做好解说、劝导和抚慰工作。
学校供给心理咨询服务,经过信息技术手段进专家访,做好意理劝导。
也可经过推送一些有关的心理劝导文章,进行下边的宣讲,增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2
一、全面精准掌握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假期去向,安保处建立师生员工健康档案,并及时将有高风险及海外旅居史、接触史和身体异常人员的信息送报所在地教育督导责任区。
二、切实做好落实市外返綦人员登记工作,督促其按要求做好报告和隔离。
三、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纳入重点人员管理,落实专人负责信息跟踪、报送等工作,一人一案,专卷管理。
重点人员在集中隔离或居家观察期满后持医院开具的复课(复工)证明,交由学校查验后方可复工复学。
四、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及隔离观察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五、对居家观察的学生由学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网课辅导。
为进一步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布署要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坚决不允许患病、疑似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进入校园,切实把疫情阻断在校园之外,确保师生安全返校,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3
现结合xx镇中心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县外返校师生、返乡家长、居家隔离观察实施方案,希望广大师生、家长高度重视,配合执行。
1.学生返校前家长应提前告知班主任自己何时起程,乘坐何种车辆(提供车票、机票、船票,自驾的要上报车牌号),何时到达以及车上随行人员。
同时也要联系居住地村居,告知自己的行程。
2.出发前,请家长与班主任开启位置共享,到达住址后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学生的住址,监护人及监护人电话。
3.返随后,家长和孩子及随行人员坚守承诺不外出,自觉实施居家隔离观察14天。
4.家长、学生配合学校做好居家身体状况监测和其它信息调查,每天11点前通过微信群或QQ群如实向班主任汇报是否有发烧、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5.居家隔离观察时间从返乡第二天算起。
6.居家隔离观察期间,学校会跟教师、家长,教师会跟家长、学生沟通教育教学、疫情等共同关心的事。
7.开学前所有的老师、学生都应居家,不许外出。
学校会跟教师,教师会跟学生不定时的微信定位,确认是否居家。
8.友情提示:因县外、省外学生返乡都要居家隔离观察至少14天,所以可以鼓励条件许可的县外省外学生先回家隔离观察14天,到时方便开学。
9.教师返校必须私家车接送。
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如家长、教师有不理解之处,敬请谅解。
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4
近期我校师生因实习、培训、会议等工作需要,出x返x情况增多,现阶段国内多个地区频发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的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关于印发疫情重点地区入x返x人员随访与健康检测方案的通知》(x指办发〔2022〕121号)文件要求,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积极做好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一、疫情重点地区范围
疫情重点地区原则上是指14天内发生本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或公布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地域。
特殊情形需要进一步明确范围的,由省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研判确定后另行通知。
疫情重点地区最后1例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14天后,或中、高风险地区降级为低风险区后,相关工作自动终止。
二、重点监测人员范围
1.集中摸排随访人员:有疫情重点地区本次疫情首例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前14天内旅居史人员;
2.常态摸排随访人员:疫情重点地区疫情发生后,到达本地前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3.重点追踪随访人员: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者的人员。
4.其他应检人员:学校师生员工中,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接触史的。
三、工作要求
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认识当前特别是今冬明春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做好师生员工入鲁返鲁管理工作及其他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因疫情无法返校人员管理方案5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心理状况,为更好帮助全校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复课后的校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耐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二、活动宗旨
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动时间
20xx年2—6月
四、活动内容
(一)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访谈、心理绘画或其它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举办“心理专家心理讲座”、手抄报、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习,促进自我成长。
各学科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
(三)关注差异,针对不同年龄特征和学段特点提供心理指导。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不同学段特点与个性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以组织开展游戏或心理拓展活动为主,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指导学生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针对毕业年级学生,要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情绪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