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小编在这了整理了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1

病毒疫情防控学校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方案关于防控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为了学校能顺利开学,并保障开学后全校师生有个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消毒及通风工作制定如下细则:

一、领导机构小组(监督人员)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二、个人卫生1.师生要做好健康监护。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应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3.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以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三、环境清洁卫生1.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每天应当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3.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功能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4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用排气扇(风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4.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疑似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四、日常消毒

1.空调过滤网,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2.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门窗把手、栏杆、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 mg/L〜500(n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3.手的消毒新型冠状肺炎期间,学校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釆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快速手消毒液。

4.厕所、卫生间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n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五、随时(应急)消毒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时,患病学生应当立即隔离,学校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1.消毒人员应当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2.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A.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以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对象和方法可以参考日常性消毒。

B.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氣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裏,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地面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1.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A.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B.优氯净(标识有效氯含量50%,10克/包):1包消毒粉加10升水;C.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D,含氯泡腾版(标识有效氯含量480mg/片):1片溶于1升水。21.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2.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七、注意事项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2.乙醇消毒液(酒精)使用应远离火源。

3.84消毒液在内的有效氯消毒剂(碱性)和洁厕灵(酸性)不能混用,否则产生有毒氯气,不仅导致消毒失效,还会毒害身体!

XXX小学20XX.XX.XX

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2

卫生院新性冠状病毒肺炎消毒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的落实,进一步提升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水平,决定成立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方案组长:XX(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XX(防疫组长)

成员:

XX(护士长)

XX(库房负责人)

XX(防疫人员,消杀负责人)

XX(门诊组长)

XX(住院部主任)

各村村医工作人员A:组织统员督导检查工作。

工作人员B(防疫人员,消杀负责人):负责,档案管理,消毒工作,组织培训,消毒指导工作人员C(住院部护士长):负责医院内感染工作人员D(库房负责人)负责:物质保障村医负责;本村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措施进行消毒工作,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指导消毒工作。

一、抓好宣传引导加强正面引导。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群、公众号、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官方信息,让广大干部职工不传谣、不信谣,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做好疫情防控根据省管局当前服务保障工作实际,主要采取以下六项措施(一)做好重点区域消杀。对省级集中办.公区和重点住宅区的公共部分及经营场所,包括大厅、走廊、会场、食堂、卫生间、电梯间、出入联系处等,开展一次全面消杀;对在疫区执行保障任务后返回的公务用车,及时进行消杀,减轻病毒感染风险。

一、前期准备1.在出发前,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清洁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

4.穿工作衣、隔离服、胶鞋(或鞋套),戴N95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5.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6.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条1.5米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了解房间布局和其他处理用。

二、现场消杀程序及要点1.消毒前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良好。

2.墙面和地面进行消毒时,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量为100 ml/m2~300 ml/m2,喷洒消毒剂溶液用量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进行浸泡消毒,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

4.物体表面:手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如电视机遥控器、电视机按钮、电源开关、家具把手、门把手、家居用品表面等用消毒湿巾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室内垃圾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喷至表面湿润,鹅颈式密闭封口,表面喷洒消毒后装入第二次医疗废物垃圾袋中,密封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6.楼道、电梯等公用通道地面、楼梯扶手、电梯内部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喷洒量为100 ml/m2~300 ml/m2,喷洒消毒剂溶液用量不宜超过墙面地面的吸液量。

7.整个消毒过程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浓度、规定用量和作用时间严格开展消毒工作,消毒工作结束后认真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附表2)。

8.消毒过程始终保持室内开窗通风。

9.间隔3天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消杀,连续进行3次消杀。原则上3次消杀工作由同一批人员进行,消毒结束后关闭门窗,退出房屋。

10.完成3次终末消毒后进行环境采样(见附件3)。

三、消毒注意事项1.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2.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感染。

3.消毒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4.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5.消毒结束后在楼道外,空旷处按顺序规范摘脱防护用品,并严格进行手部消毒。

6.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抹布、湿巾等使用后消耗品全部放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密闭并表面喷洒消毒后装入双层袋中,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

7.携回的污染衣物就地分类作最终消毒,密闭带回,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湿巾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洗消毒。

8.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9.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并进行人员风险自我评估。

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3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时值冬春各类传染病多发之季,结合“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滋生蔓延,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实际,特制定创新中学集中开展消毒消杀遏制新冠肺炎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规范有序、常备不懈的防疫消杀工作体系,确保工作规范落实,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二、工作任务1 1、落实任务,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图书室、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扫,及时清理垃圾污物,进行打药消毒。

2 2、细化责任,做好消毒消杀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做好自身防护,定时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全面开展消毒消杀,并做好工作工作记录。

3 3、完善防治设施,全面加强布防布控工作。加大对校园公共区域、食堂、厕所等重要部位、重点区域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彻底清除环境卫生死角,防止病媒生物孳生;防鼠、防蝇等防治设施配置到位,全面布防布控。

第1页共2页4 4、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展板、“校园之声”广播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等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师生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提高防护意识。积极倡导师生“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三、工作要求:

1 1、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防疫消杀人员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技术规范,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消杀措施,确保防疫消杀效果。

2 2、抓好防疫消杀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专业培训、网上培训、微信群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消杀人员培训,确保防疫消杀专业标准全面知会,规范实施到位。

3 3、工作人员务必做好自身防护,消杀中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消杀后及时清洗手脸,确保自身健康平安。

4 4、本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统一部署,结合疫情的变化情况会作适时调整。

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4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杀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危害,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消杀工作专班组长:XX成员:XX XX同志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XX同志同时负责消杀指导工作。

二、消毒原则(一)范围和对象确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等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出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

(二)方法选择。

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氣消毒

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

三、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1.病家。

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包括厕所等。

2.交通运输工具。

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桌面等物体表面,食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火车和飞机的卫生间等。

3.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包括:地面、墙

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以及室内空气等。

4.终末消毒程序。

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四、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一)室内空气。

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氣、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二)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

少量污染物可用-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千巾)小心移除。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

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氣5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三)地面、墙壁。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擦拭或喷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300mL/m,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四)物体表面。

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进行喷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五)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并保持500mg/L的有

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六)手卫生。

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

(七)皮肤、粘膜。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八)餐(饮)具。

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九)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

应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火车、汽车和轮船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mg/L的含氣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对飞机机舱消毒时,消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织物、坐垫、枕头和床单等建议按医疗废物收集集

中处理。

(十)患者生活垃圾。

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十二)尸体处理。

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300mg/~500g/的含氣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病人口、鼻、耳、肛门、气管切开处等所有开放通道或创口;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

(十三)注意事项。

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

五、消毒效果评价

必要时应及时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等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由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

(一)物体表面。

按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物体表面的采样,消毒后采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效果评价一般以自然菌为指标,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指示菌评价消毒效果,该指示菌抵抗力应等于或大于现有病原体的抵抗力。以自然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以指示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

(二)室内空气。

按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空气采样,消毒后采样平板中含相应中和剂。消毒后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三)工作人员手。

按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手的采样,消毒后采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前后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四)医院污水消毒效果。

按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2022疫情防控消杀工作实施方案5

现阶段全国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御战,为消灭各种病媒生物传播途径,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消杀工作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卫生工作做好了,也降低了病毒感染的风险。我校继续重视并做好环境消杀工作,加强防治措施,更好的预防新冠肺炎发生和流行传播。根据河底镇中要求,特为学校卫生环境安全制定消毒工作方案。

一、消杀目的消除各种病媒生物及其传播途径,更好的预防新冠肺炎发生和流行传播,使得学校全体师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消杀范围校园教学楼、办公室、宿舍楼、食堂、功能室、水沟、垃圾桶、围墙内外等各种卫生死角。

三、消杀措施及药物使用

A、校园教学楼、办公室、宿舍楼、食堂等物体表面使用84消毒剂,特别适合大面积处理,每瓶可在1000-2000平方面积使用;低毒无刺激性气味,也可用于室内;初次使用使用稍高浓度,以后可使用低浓度!初次宜于非雨天时施药。

使用方法:

1、稀释配比:1:100倍

2、消杀时,可按0.1ML/产方米制剂用药量,用水稀释100倍,全面喷洒于蚊蝇喜栖与聚集的地方。

3、切勿在高温天气,大风及尘暴或下雨时使用。

4、独特配方,专为卫生害虫设计,有芳香味而无刺激性异味,既可用于室外也可用于室内。

注意事项:

1、药剂须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且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2、使用时应穿戴防护衣物,注意不要吸入药液雾滴。

3、若不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4、对蜜蜂和鱼类有毒。

5、使用过容器应妥善保存,不能污染河流及水源。

B、排水沟等隐蔽处使用敌敌畏、敌百虫。

使用方法:

1、稀释配比:1:200倍2、消杀时,可按0.1ML/产方米制剂用药量,用水稀释100倍,全面喷洒于排水沟处。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