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复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工地食堂错峰就餐制度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工地食堂错峰就餐制度方案精选1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食堂防控管理,在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员工就餐需求,结合单位食堂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制度:
一、公司全面复工后,职工用餐人数较多,为降低聚集用餐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应对疫情防控要求和满足职工就餐需求,职工食堂从3月16日起将恢复堂食和分时错峰就餐。
二、早费和晚费。以堂食和取餐打包回岗位就餐相结合,职工可在食堂就餐,也可取餐打包回岗位。每张餐桌只允许坐一人,就餐者都面朝北就座用餐。
三、中盘采取堂食方式,错峰就费。
1、常日班职工在食堂就餐分时错峰就餐。恢复自选菜品方式,按所取菜品种类、数量、单价结算餐费。
2、分时错峰就餐第一周(3月16 0-20 0)的时间安排如下(如调整就餐顺序和时间,另行通知):
第一批就餐时段11:50-12:10部门:汽检部、仪控部、化学部、燃运部、生产服务部
第二批就餐时段11:30-11:50部门:炉检部、电检部和发电部
第三批就餐时段12:10-12:30部门:职能部门及生服公司
四、在职工食堂就餐具体要求
1、餐前、餐后洗手。进入食堂前,在门外洗手池用肥皂洗手;就餐结束后,可在食堂外的洗手池或回班组洗手。
2、戴口罩、快进餐、不逗留。除进餐时可摘下口罩外,其余时间必须都佩戴好口罩;进餐时禁止相互交谈,尽快就餐,进餐结束马上戴好口罩,将餐具送至收餐区,禁止在食堂逗留。
3、按规定时间分时错峰用餐。就餐刷卡记录将提供给人资部,对未按分时错峰要求提前用餐的员工给予通报考核。
4、在食堂内外排队等候、取餐、走动时,相互之间保持距离,尽量避免身体接触;尽量不用手接触餐桌椅,也不要用手触摸面部。
5、每个餐桌只允许坐一人,就餐者都面朝北就座用餐。食堂内用餐人员较多时,将采取限流措施,所有就餐人员必须服从管理。
6、原则上禁止非本公司职工在食堂用餐。
五、食堂工作要求
1、严格食堂人员管理。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排查,每天对在岗员工进行晨检和体温检测,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员工须配戴口罩、穿着工作服上岗,
第2页共3页并及时更换口罩,每天对工作服进行洗涤和消毒。进入操作区要对手部等进行清洁消毒,加强洗手及消毒频次,保持手部卫生。开工前进行线上岗前培训,针对个人防护及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讲解。
2、确保食堂清洁卫生。每天对食堂加工区域、就餐区域进行清洁消毒,食堂后厨实行封闭管理,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后厨。定时开窗通风或保持新风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空气流通。严格废弃口罩、餐厨废弃物等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井每天对垃圾桶进行清洁消毒。
3、严格就餐和测温管理。食堂就餐前测量体温、消毒、并正确佩戴口罩方可进入食堂,食堂内部准备有洗手液,就餐前先洗手。公司采用错时就餐规定,就餐时采用单边就坐,减少面对面就餐传播风险。食堂将提供一次性不可回用餐具,禁止餐具重复使用。采用考场式就餐,单人单桌间距相隔两米。并且安排专人对食堂进行检查管控,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去做。
工地食堂错峰就餐制度方案精选2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地食堂的传播风险,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地食堂应加强内部管理,切实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现就有关工作通告如下:
一、防范集中用餐风险,把好避免人员聚集关
疫情期间,应将集中式就餐改为错峰、分散、隔座式就餐,或者改为盒饭配送,就餐人员间隔1米以上,食堂应当每日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人员聚集,减少和杜绝交叉感染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加强员工健康监测,把好从业人员健康关
食堂开工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防疫知识培训,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每餐前检查),如发现有发热(37.3度以上)、咳嗽等疑似病症,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送医院检查。从疫情重点区域返回或曾途径疫情重点区域的来台人员暂停上岗,及时报告其所在社区。所有在岗员工应正确佩戴口罩、工衣工帽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工衣工帽。从业人员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三、加强食材源头管控,把好食材进货查验关
食堂开工前,要对库存的食品及原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清理过期变质食品,清理冷藏冰柜内贮存时间过长的生肉及半成品,清理已开封贮存不当的调味料,清理已腐败变质的蔬果。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得采购、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
四、做好设备保洁消毒,把好设施设备维护关
食堂开工前,要对食堂设施全面检查维护,排除各种故障。排查供水设备运行情况,净水器滤芯使用情况;排查冰柜运行情况,测试冰柜温度有无达到贮存食品温度要求,定期清理冰霜;排查消毒设施,确保消毒柜、消毒水、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等能正常使用,达到相应消毒效果。每日每餐做好餐用具、刀具、砧板、操作台、地面、门把等设备设施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清洁消毒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五、规范食品加工制作,把好加工规范操作关
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食品加工过程要做到“三分开、一消毒”:即生熟食品分开存放、荤素食品分开洗切、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严格餐饮具消毒。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交叉污染。供应的食品应烧熟煮透,确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不供应冷食类、生食类、冷加工糕点、预拌色拉等高风险品种。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
不具备分餐条件或受疫情影响食堂启用有困难的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应选择外卖订餐或由集体用餐配送企业配送。
工地食堂错峰就餐制度方案精选3
近期,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开始上班,并在单位食堂集中用餐。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疫情防控工作,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一、推荐试行分时分餐制。疫情防控期间,建议各单位食堂推行分餐制,制作固定菜式的套餐,即取即走,减少排队等餐时间。有条件的单位可对用餐人员采取人流管控,采取定点分时供餐,错时安排人员用餐。
二、干部职工取餐时应佩戴口罩。在食堂就餐的,尽量加大座位间隔,有条件的尽量对人员采取人流管控。鼓励干部职工打包分散就餐,降低食堂内人群聚集密度。
三、严格人员管理和环境消杀。认真做好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管理,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加强每日晨检,定时测量体温,全程佩戴口罩,严禁存在发烧、咳嗽等症状和从重点疫区返回人员上岗。严格按照餐饮服务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食品烧熟煮透。加强餐饮具及工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持操作间清洁干燥,同时,每天开展不少于1次的环境消杀。
四、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切实加强食品及原材料采购管理,严禁采购、宰杀、使用未按规定检疫或来源不明畜禽肉类和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包含养殖产品)。
五、严格餐厨垃圾管理。在单位内设置打包盒和餐厨垃圾专用回收点,避免餐厨垃圾污染环境和传播病菌病毒。
工地食堂错峰就餐制度方案精选4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加强员工餐厅防控管理,满⾜职工就餐需求,保障⼴⼤职工员⼯的⽣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案。
⼀、餐厅通风措施餐厅属于⼈员密集区域,应加强空⽓流通,最⼤限度引⼊室外新鲜空⽓。
1.合理开启部分外窗,使餐厅具有良好的⾃然通风效果,加强室内外空⽓流通;
2.楼梯间或密闭区域(⽆外窗不通风区),应定期开启消防排烟设备(动⽤后要恢复到消防体统正常状态),确保各区域空⽓流通。
3.餐厅具体通风措施:
3.1就餐区各窗户全部打开,每天结业后关闭;
3.2后厨区域根据各储藏间实际需求,实施窗户开关;
3.3通风时间为:6:00、12:30、17:00三个阶段开启,每个阶段开启时间为15-25分钟。
⼆、餐厅消毒措施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常⽤消毒剂:
1.氯化消毒类:84消毒液、双氧⽔等;
2.⾼浓度酒精:75%浓度的酒精(易燃,⼩规模使⽤)。
2.消毒⽅式:
喷雾式:⽤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表⾯消毒,适⽤⼤⾯积快速有效消毒。
擦拖式:⽤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进⾏消毒,适⽤⼩⾯积及物体表⾯消毒。
3.具体消毒⼯作实施表位置消毒药剂消毒频率消毒⽅式就餐区、出⼊⼝、过道、电梯、洗⼿间等84消毒液、酒精⽇三次(餐后集中消毒)喷雾及擦拖法操作间、粗加⼯间
84消毒液⽇两次(早餐前、结业后)擦拖法储藏间⽇⼀次(结业后)餐厅门窗⽇三次(每餐开餐前)垃圾桶⽇两次(班前后)喷雾其他区域每天不少于⼀次
4.餐厅设置专⼈实施消毒管理,并做好相关消毒记录。
5.其他消毒管理:依据国家⾷品安全法律法规执⾏。
三、职工就餐保障措施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结合员工实际情况,职工就餐实施“错时就餐制”与“分散就餐制”,同时对餐厅内部就餐座位进⾏“改造”及增设“室外就餐
区”,确保职工⽤餐安全。
1.内部座位“改造”:
1.1餐厅就餐座位为双⾯六⼈桌,为保障职工就餐安全,对餐厅座位实施中间隔断措施(使⽤保鲜膜进⾏中间⽴隔断);
1.2职工就餐时实施“交叉”就座,每个⼈间隔1⽶距离(详见⽰意图);
1.3经改造后,⼆楼餐厅⼀次性可容纳约300⽣就餐,三楼⼀次性可容纳300⽣就餐;
1.4餐厅座位改造及就座⽰意图:
2.室外增设临时就餐区:
2.1增设位置:餐厅西⾯地坪(约1600平⽅⽶);
2.2就餐座位:使⽤单⼈课桌,可容纳约240张(可衍⽣⾄员工中⼼⼴场位置,增加就餐座位);
2.3位置排列:保持每张桌椅周边间隔在1M以上。
3.错时就餐制:
3.1餐厅根据员工措时就餐时间,提前备餐,确保供餐正常;
3.2错时就餐时间为:原规定开餐时间提前30分钟及延后1⼩时(暂定),确保职工有⾜够时间就餐;
3.3根据餐厅改造及增设室外临时就餐区,每次职工就餐总容量为约900⼈,学⽣总量为3700⽣,需分4批次就餐;学⽣总量每批容量需分批次数每批⽤餐时间总⽤时
(约)37009004次40分钟2.5⼩时4.分散就餐制:
4.1分批就餐的同时,对学⽣实施楼层分划,规定每批次学⽣各楼层取餐及就餐⼈数,确保取餐迅速及保障后续学⽣有充⾜就餐时间。
4.2室外就餐区实施“规定/轮流制”,每天每批次规定及轮流班次⾄室外⽤餐,同时由各班主任实施现场监管,确保就餐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