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切实有效的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严密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全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使安全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为全校师生营造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学校安全管理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并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每名教工、每名学生,确保校园中没有无责任人的事,也没有无安全责任的人,实现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和无缝衔接。以达到消除各类隐患,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工作内容

构建“学校班子监管、处室负责、师生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格局。

(一)科学划分网格,明确工作责任,健立五级网格管理责任体系

1.构建以校长为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校网格”:实行安全行政领导负责制,负责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组织领导,全面负责全校安全教育及监督管理,并制定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网格组成部门;

2.构建以分管副校长和全体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处室网格”:负责本单位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将网格化管理列入本处室日常工作内容,制定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1)拟定本处室分管工作的安全责任目标和本处室分管部门的安全责任目标,要涵盖分管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责任人,

(2)落实“一岗双责”,拟定分管工作职能内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目标,并负责日常监督、考核,

(3)拟定校内各网格间的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人员,

(4)负责分管工作职能内相关工作的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工作,

3.构建以各级部(部门)为主体的“级部(部门)网格”:负责级部(部门)的安全管理,落实本网格的安全责任目标,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教育(管理)活动的。

4.构建由各班级组成的“班级网格”:负责本班级的安全管理和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5.建立由每一名教工、学生参与的“个人网格”:每名教工、学生都负责一项或几项具体的安全工作,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开展隐患排查

建立隐患定期排查制度,每周五由各处室组织内部自检,每月第一个周一定为学校安全检查日,对本单位进行一次全方位安全排查,两级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都须建立档案,立即整改,不能解决的及时逐级上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利用教工大会、校园网、宣传栏、家长信等形式,将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宣传到教工、学生、家长各个层面,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同时,通过网格化,使每位责任人清楚自己在网格内的监管任务、监管责任。

(二)细致调研,明确任务。各处室对职权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全面摸底,细致分工,既要突出管理的全覆盖,不留死角,更要突出工作重点,尤其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

(三)严格管理,责任追究。全体师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于因思想不重视,管理不善、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按照《xx学校教工考核办法》严肃处理。

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2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切实抓好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格,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建立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教育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促使学校安全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1.由少数人抓向合力抓安全转变:改变过去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主要由校长、总务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且效果欠佳的状况,明确和细化全员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实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2.从重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学校安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排查工作以网格为主,由专人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隐患排查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高隐患排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覆盖面。

3.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全员是指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全过程要求完善全局总体和各岗位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办法,使安全工作实现精细化。

4.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改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紧一阵松一阵,呈现出临时性、应付性和间断性的状态,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将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日常工作上来,把功夫下在平时.

三、管理内容

(一)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机制的建设情况

1.安全意识:学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安全重在教育、安全重在落实"的意识.

2.安全规章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学校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等。

3.安全责任制: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及校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各班主任、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落实安全责任书有关要求的情况。

4.事故报告处理和责任追究:事故报告制度建立情况;事故当中的快速处理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5.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情况;学生安全专题教育安排情况和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情况;法制副校长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情况;学校与家长齐抓共管安全教育情况。

(二)学校对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整改情况

1。消防安全:学校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2.饮食卫生与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学校在饮食卫生、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方面落实国家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等规章制度情况.

3。校舍和设施设备安全:校舍存在安全隐患情况;学校楼道、楼梯、扶手和楼梯间照明设施以及上下楼通道数量和楼梯宽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运动场、实验室、功能室、食堂、厕所等重要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情况.

4。校园周边安全:校园门口有斑马线、减速带,周边治安及经营场所无安全隐患。

5。集体活动安全。学校在校内外开展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和落实详细的组织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大型集体外出活动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对应的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处理,及时将相关信息向领导汇报,并积极协调相关处置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认真开展工作,一个网格一个网格落实责任、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开展巡查、一个网格一个网格进行规范、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强化监管,每个网格责任人每天至少到该年级、该处室检查一次,并认真填写学校安全隐患督查记录表(填写后交由学校政教处),切实做到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务求实效。

2.健全机制,加强督查:建立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制约机制,“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网格化管理督查活动,形成以督查为手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评估考核机制,推动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的规范运行。安全隐患的整治。在督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能自查自纠的,立即进行整改。属学校能力范围之外,报送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协调相关部门整治。

3.严格责任,明确奖惩:将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职责分解到每一位教师,加强督查指导,层层抓落实.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

4.注重实效,快速反应:围绕提高处置效率这一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效能监管,切实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状况。

5.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每一位网格化管理的参与者都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思考、总结,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以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把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3

根据《关于印发xx市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的通知》(晋教执〔xx〕21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切实抓好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格,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建立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教育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包点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促使学校安全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1.由少数人抓向合力抓安全转变。改变过去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主要由校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保卫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且效果欠佳的状况,明确和细化全员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实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2.从重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学校安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排查工作以网格为主,由专人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隐患排查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高隐患排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覆盖面。

3.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全员是指全体教育局机关人员都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全过程要求完善全局总体和各岗位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办法,使安全工作实现精细化。

4.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改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紧一阵松一阵,呈现出临时性、应付性和间断性的状态,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将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日常工作上来,把功夫下在平时。

三、管理内容

(一)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机制的建设情况

1.安全意识。学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安全重在教育、安全重在落实”的意识。

2.安全规章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学校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等。

3.安全责任制。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及校长、分管副校长、安全主任、各处室、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落实安全责任书有关要求的情况。

4.应急管理。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救援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备案情况。

5.事故报告处理和责任追究。事故报告制度建立情况;事故当中的快速处理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6.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情况;学生安全专题教育安排情况和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情况;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情况;学校与家长齐抓共管安全教育情况。

(二)学校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七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整改情况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