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下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下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多地明确,统筹做好中小学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转换,安全有序组织学生恢复线下教学。
在学校复课前,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政法、公安、卫健、市场监管、各镇街等有关部门单位,组成核验工作组,对学校逐一进行条件核验和督查。
对条件核验不合格的学校实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指导督促学校全面达到复课条件,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
学生返校过程中,学校要严格落实校门管理、健康监测、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对第一天返校复课的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进入校园。
恢复线下教学后,如何扎牢防疫“篱笆”?多地要求加强校门管理,师生员工入校须核验身份、测温、戴口罩,教职员工须扫场所码。
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
落实校园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要求,加强校内教室、食堂、宿舍、报告厅等重点场所和校车的消杀。
一旦发生疫情,如何及时高效应对,快速妥善处置?xx、xx市等多地强调,要及时修订完善本地区及本学校应急处置预案,要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流程科学、规范、可操作。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复课后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多地要求在学生恢复线下教学后,通过班团(队)会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多措并举,宣传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疫情,保持积极心理、阳光心态。
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焦虑疑虑和困惑,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要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妥善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线下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结合xx市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经综合研判,现就复学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复学时间安排
12月14日(周三)起,高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5日(周四)起,初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6日(周五)起,初、高中其它年级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9日(周一)起,小学、幼儿园恢复线下教学。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安排由属地防指研判,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各县(市)恢复线下教学时间及相关安排由各地教育局报请属地防指研判决定。
二、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
家长和学生可自愿选择线上或线下学习方式。
各学校要“一校一策、一班一策”制定方案,制定“线下+线上”同步课堂教学方案,做好“线下+线上”同步课堂教学师资和设备的充分准备。
三、切实做好恢复线下教学的各项准备。
各学校要对校园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做好消杀和通风换气。
返校前,要围绕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进行整改。
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盘点和补充。
要结合实际,教学管理人员设置“AB”角,授课教师实行弹性工作制,授课任务结束即走,避免校内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教育引导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四、做好校园常态化管理。
师生员工须持返校日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绿码入校。
返校后,要加强校门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和健康码绿码、检测体温,严禁无关人员入校。
确需入校的,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因病缺课(勤)追踪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持续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工作。
落实校园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要求,加强重点场所和校车的消杀。
五、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区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恢复线下教学的组织领导,依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一区(县、市)一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统筹做好辖区内中小学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转换。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
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各地各校要及时修订完善本地区及本学校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活动,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高效应对,快速妥善处置。
以上措施和要求,视国家、省、市防控政策动态调整。
线下复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为统筹做好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同意,自12月12日始,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以自愿为原则返校开展线下教学,未返校的学生同步开展线上教学。
其他学段、年级,根据疫情形势综合研判,适时恢复线下教学。
现结合我市实际,就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师生员工返校条件
对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以及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或返校前5天内有国内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或8天内有境外(含港台)旅居史的,或健康码为红、黄码的,或有发热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
其他学生以自愿为原则,返校开展线下教学。
返校的师生员工(不含已封闭在校的师生员工),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入校园。
二、恢复线下教学前学校准备工作
(一)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学校(校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责任人,结合实际修订更新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责任到岗,职责到人,并组织一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确保相关人员明确处置流程和工作职责。
(二)严把人员返校条件。
师生员工返校前,各学校要落实人员旅居史报备和异常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三)加强校医队伍建设。
按照要求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组织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全员教育培训。
各中小学校按照要求配备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兼职卫生副校长要指导学校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学校配合属地疾控机构做好传染病的处置等。
(四)做好重点场所管理。
开展一次校园环境卫生大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做好“四害”消杀。
对重点场所、重点设备以及高频接触部位按指引进行清洁消毒。
加强各类场所的通风。
(五)做好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对食堂进行一次检查,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及时清理过期、腐败和变质食品。
要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六)配置足够防疫物资和设备设施。
规范设置校医室/卫生室(保健室),按要求完善设置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寄宿制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健康观察区域(宿舍),配备医疗设施设备。
要备足备齐防疫物资,按要求进行管理。
要确保校园内洗手设施充足,布局合理。
三、恢复线下教学后校园主要防控措施
(一)组织健康自查。
所有师生员工每日返校前进行健康自查,倡导返校前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如出现发热等症状或抗原检测阳性的,不得返校/返岗。
(二)强化个人防护。
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已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师生员工尽量家-校“两点一线”。
除体育活动、睡觉、进食等,所有教职员工和中小学生均须佩戴外科口罩,幼儿园幼儿可不佩戴口罩。
(三)加强校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