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整改工作方案精选5篇

2022-12-25

核酸检测是很重要的事情,和疫情防控紧密相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核酸检测整改工作方案精选5篇,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和下载。

核酸检测整改工作方案1

2022年6月27日0时至24时,我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649例(中国籍587例、菲律宾籍14例、美国籍6例、乌克兰籍5例、波兰籍5例、法国籍4例、意大利籍4例、印度籍3例、韩国籍3例、日本籍3例、委内瑞拉籍2例、乌兹别克斯坦籍1例、俄罗斯籍1例、哈萨克斯坦籍1例、立陶宛籍1例、西班牙籍1例、新加坡籍1例、印度尼西亚籍1例、马来西亚籍1例、突尼斯籍1例、缅甸籍1例、摩洛哥籍1例、罗马尼亚籍1例、斯里兰卡籍1例),在院20例(均为轻型),治愈出院629例。

我市新增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医学观察40例,累计807例,解除医学观察676例,转为确诊91例。

第1378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法国输入。6月27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后,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我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第1379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法国输入。6月27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后,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我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第138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波兰。6月26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后,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我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第1385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巴西。6月26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后,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我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经市专家组讨论,境外输入第627例、第628例、第631例确诊病例,符合出院标准,6月27日从海河医院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我市第1336例、第1337例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于6月27日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通报 | 6月27日0时至24时,天津新增4例本土阳性感染者!

记者从市防控指挥部获悉,2022年6月27日0时至24时,我市疾控部门报告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通告 | 6月29日,和平区这些人员核酸检测!

和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定于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对部分重点从业人员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排查新冠肺炎疫情潜在传播风险,巩固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我区定于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对部分重点从业人员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检测时间

2022年6月29日(周三),具体时间、地点以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组织为准。

二、检测范围

和平区进口货物、冷链、涉疫地区相关重点快递人员,建筑工地人员(包括小区装修施工人员、临时零散用工人员),商场从业人员。

三、注意事项

(一)核酸采样期间,请检测范围内行业从业人员就近前往指定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全面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务必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二)前往核酸采样场所时,请携带手机、个人信息登记二维码和身份证、外籍身份证明等有效证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保持两米以上距离,采样过程中不要触碰采样台和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避免聚集和交谈,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三)采样完毕后,请尽快戴好口罩,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按照规定路径尽快离开采样点。

(四)对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48小时内人员,暂不参加本次核酸检测。

(五)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道要加大指导督查力度,督促本行业、本街域内重点人群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并要求各经营单位、社区查验本单位员工、居民6月29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相关经营单位落实不力、所属员工存在漏检的,要及时予以纠正,督促其尽快进行补检。

(六)本次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要求的具体举措,对于无特殊原因不参加核酸检测、拒不提供6月29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扰乱秩序、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追究个人责任;对落实本单位员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工作不力、擅自允许未参加核酸检测人员返岗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经营单位,将严肃追究主体责任。

(七)如有需要,此通告可作为请假证明。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和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6月28日

注意 | 针对“**加码”等问题,国家卫健委出手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介绍,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

针对违反“九不准”现象,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对相关线索,将汇总整理,督促整改。

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

不一致的措施将限期清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会上表示:今天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派出工作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为何修订防控方案?

7个城市已开展了一个月的试点研究

会上介绍,对防控方案进行修订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疫情形势的变化。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地区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还有京津冀和边境口岸城市等形成了冲击,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

二是研究发现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根据前期的试点研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4-5月份之间,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同时,结合各地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上海、吉林等地大规模处理疫情的经验教训,还参照了世卫组织上半年发布的指南,所以对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针对违反“九不准”现象

国家卫健委开通公众留言板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九不准”现象,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相关部门也公布了问题反映的渠道。对于违反“九不准” 的问题线索,将认真汇总整理,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将进行曝光。

·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今年以来本土疫情频次明显增多

近期国内本土疫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近期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6月18日以来,全国每天报告感染者数均低于50例,近一周(6月20日-6月27日),全国主动报告的感染者198例,涉及10个省24个地市,平均每天报告25例。

二是个别地区持续有零星的社会面感染,社区传播风险还存在,并且感染人员管控前活动范围较广,所以有些地方形成了比较长的清零的拖尾期。

三是奥密克戎BA.2仍然是我国本土疫情的主要病毒株,但是要高度警惕奥密克戎BA.4和BA.5境外输入传播,因为近期在境外输入病例中发现了BA.4和BA.5,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迹象。

总体来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新冠病毒不断进化演变,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还是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基于病毒的新特点,持续动态优化各项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更加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

扩散 | “14+7”调整为“7+3”!国务院发布最新防控方案!

# 最新方案 #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认真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印发后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第八版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

二、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四、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警惕 | 本土新增1+21!又多地发现阳性!跨省出行最新提醒!

最新疫情

国家卫健委通报:6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本土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4例,其中本土21例。

6月27日,北京、上海均本土零新增。近日,安徽、江苏多地陆续发现阳性。安徽两天已经有宿州、合肥、淮北三地报告至少10例阳性或初筛阳性人员。此外,昨天凌晨,南京通报,有两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曾在南京市有旅居史,两人系同住家人,已发现4名密切接触者(均系阳性人员家庭成员)核酸检测结果异常。

暑期将近,6月以来多地放宽了人员跨省流动的防疫政策,部分省市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国家卫健委:本土新增1+21例

6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福建6例,广东4例,上海3例,北京1例,浙江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1例(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