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大学开学返校工作方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大学开学返校工作方案1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各项防控要求,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中高风险地区来甘人员管控规定,按照《全省教育系统2022年xx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精准落实外省来甘返甘人员管控措施的通知》、《XX2022年xx开学返校工作方案》与《2022年xx学期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返校时间

按照分批次、分区域,错峰返校原则,学生开学返校时间为2月28日(星期一)。

1.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学生,应立即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取得联系办理暂缓返校手续,在未接到返校通知之前一律暂缓返校:

(1)返校报到近14天(2月14日24时之后)仍处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

(2)返校报到近14天(2月14日24时之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确诊病例的密接与次密接者;

(3)返校前14天内(2月14日24时之后)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

(4)寒假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能提供属地集中隔离14天与3次(第1天、第7天、第14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可按时返校;不能提供属地集中隔离14天与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暂缓返校;

(5)各类境外学生及寒假期间具有境外旅居史的学生暂缓返校,具体返校时间遵从国家出入境管理与疫情防控政策要求。

2.其他确有实际困难不能按学校规定日期返校报到的学生,可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提交申请后延迟返校。

二、返校前的准备工作

1.每位务必认真阅读返校方案,并做到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2.所有学生应减少外出,勤洗手、少聚会,合理膳食,科学作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3.所有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学校通知日期返校,不得提前返校。

4.开学前进行连续14天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通过“今日校园”App每日报平安如实上报学校。返校前14天需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固定居住地,避免大范围、大距离流动。如特殊原因有跨区域流动情况,务必在“今日校园·学生报平安”上注明并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报备。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和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关于严格执行对有疫情地区来甘返甘人员外防输入管控措施的紧急通知》及甘肃省教育厅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全面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师生返校及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返校安排

(一)学生返校

按照校历确定的时间开学,学生报到、注册、缴费等环节工作以线上方式进行。学生返校遵循错峰原则,具体安排如下:

1.2022级新生推迟2周到校,具体为:甘肃省内新生9月17日到校,甘肃省外新生9月18日到校。

2.2019级-2021级学生推迟1周返校,具体为:甘肃省内学生9月3日返校,甘肃省外学生9月4日返校。

(二)教职工返校

教职工8月26日返校到岗。

二、疫情防控要求

(一)师生员工返校须严格执行学校规定,不得提前返校。教职员工须在8月19日(提前7天)前返回居住地,并向居住地社区及单位报备,具体报备情况由教职工工作组统计后报校防疫办备案。返校前3天须完成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方可返校,核酸检测结果由教职工工作组于8月25日统计后报校防疫办备案。

(二)师生员工要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监测,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返校前7天进行每日健康打卡,每日打卡情况分别由教职工工作组、学生工作组统计后报校防疫办备案。

(三)学生返校前3天须完成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返校。核酸检测结果由学生工作组负责统计,2022级新生检测结果须于9月15日报校防疫办备案,2019-2021级学生检测结果须于9月1日报校防疫办备案。甘肃省外学生返校还需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校防疫办报备,由学生工作组负责统计和组织省外学生填写《甘肃政法大学学生来兰返兰人员统计表》,新生统计数据于9月15日报校防疫办备案,2019-2021级学生统计数据于9月1日报校防疫办备案。

(四)师生员工返校时须进行“一扫四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行程卡、查一卡通或出入证、查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异常后方可入校。

(五)有以下情况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

1.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暂不返校;

2.学生返校近7天(新生于9月11日24时之后,2019-2021级学生于8月28日24时之后),仍处中高风险地区或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具体返校时间视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3.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师生员工暂缓返校。

三、返校前的准备工作

(一)精准掌握返校师生信息。教职工工作组和学生工作组要全面摸清、精准掌控师生返校前7天健康状况、健康码和行程卡状况、返校前3天内的2次核酸检测情况等信息,在规定的时限内报校防疫办备案。

(二)加强家属区疫情防控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组要积极与属地社区对接,加强安宁校区家属院及法大家园居住人员的出入管理。学生返校前要完成校园和家属区物理硬隔离、留观室改造、物资“无接触”配送通道改造等工作。

(三)有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2022级新生于9月19日-25日进行为期一周的线上教学。2019-2021级学生于8月29日-9月11日进行为期两周的线上教学。教务处、研究生处要制定、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方案、预案,安排落实各项教学准备和检查工作,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网络与信息中心要负责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持保障。线上教学结束后,视疫情形势变化逐步恢复线下教学。

(四)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物资保障工作组要确保医用口罩、非接触式测温仪、消毒液、医用防护服、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充足储备。负责在学生返校前完成隔离区的规划设置,同时配备所需各类物资和设施设备,确保防控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五)确保生活物资服务保障。后勤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要负责做好校内师生的餐饮、洗浴、各类生活物资保障、快递服务等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六)持续开展环境消杀整治。在师生返校前,后勤管理处要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及校园环境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公共卫生间等校内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环境消杀、通风换气、卫生清洁等工作。

(七)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宣传工作组要负责在学校主流媒体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及措施的宣传。各单位、各学院要针对本方案的核心内容和要求组织专题培训,做好师生返校前有关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的通知、统计、核查和上报工作。

(八)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演练方案及演练时间另行通知。

(九)时刻做好返校途中个人防护。各单位、各学院要以多种方式告知师生在返校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N95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如返校途中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医院就医,并将就医情况报告所在单位或学院。

四、返校7天内的健康管理

学生返校后7天内实行封闭管理,要求非必要不出校门。安排师生核酸检测,做到“凡进必查”“凡进必采”。具体安排如下:

(一)核酸检测时间安排。师生返校第一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入校第3天、第5天、第7天分别进行一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

(二)核酸检测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三)核酸检测机构。安宁区万里医院。

(四)其他事项。一是校防疫办、教职工工作组、学生工作组、后勤保障工作组要做好核酸检测的前期准备、现场组织、师生通知、现场引导及收尾工作等工作。二是教职工工作组、学生工作组要负责统计每天师生的应检人数,实检人数,并报校防疫办,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三是安保组要加大校门管控力度,严格落实进入校园人员的“一扫四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行程卡、查一卡通或出入证、查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返校后的日常管理

(一)加强日常健康监测。各部门、各学院要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要充分利用“大学小帮手”强化学生日常健康管理,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和归宿情况统计。如有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校防疫办备案。接到外省(市、县、区)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的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以及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并按要求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二)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后勤管理处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范,加大食材来源与食品加工等环节管控力度,严格落实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制度,加强对冰鲜冷链物流的监控和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部门、各学院要广泛开展疫情期间师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和属地社区执行各项防控规定。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四)严格会议活动管控。不提倡举办或承办50人以上的各类线下会议、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要求,按程序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审批和校防疫办备案。

(五)适时调整防控政策。学生所在校区(或社区、街道)没有疫情发生时,学校将适时调整防疫政策,稳步转入闭环管理或常态化管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全校上下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使命担当,压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学院要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加强沟通协助,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抓细、抓实、抓到位,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线。

(三)细化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一办十组”要根据本方案,就师生健康管理、教育教学运行、物资保障服务、舆情监测引导、对外交流协调、安全保卫稳定等方面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四)聚焦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工作组要紧盯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工作,牢牢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为不折不扣落实“外防输入”各项举措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入住兰州新区校区和桃海公寓的学生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参照本方案和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其它未尽事宜,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后另行通知。

最新大学开学返校工作方案2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校园疫情防控的有关部署要求,确保学校20xx年xx开学和学生返校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和xx开学工作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xx学期学生返校以“全力遏制传染源、全面切断传播途径、全程保障学生安全、高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健康平安在校。

二、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20xx年xx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和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后勤保障部、保卫部、信息中心、校医院、后勤服务集团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统筹和指导学生返校工作。每个成员单位确定一名负责同志,组成“学校工作专班”,负责具体协调落实学生返校各项工作。

各培养单位成立xx学期学生返校工作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落实好本单位学生的返校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返校原则

学生返校采取“严格管控、适时调整”的原则,学生返校应履行申请审批手续,学校批准学生返校申请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中央、教育部和省市最新政策要求,适时调整学生返校组织方案和办法。

(二)返校安排

坚持适当错峰,本科生原则上于2月23日至24日返校,无上课任务的毕业班本科生可于2月25日至28日返校。研究生因科研或课程需要,可以提出申请于2月22日至24日返校;其他暂时无课、不急需返校从事科研的研究生于2月25日至28日返校。

按照校历安排,学生于2月25日(星期四)正式上课。

(三)返校条件

来自低风险地区,且无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凭健康码绿码和绿色行程卡申请返校;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后,凭健康码绿码、绿色行程卡以及7天内核酸检测合格结果返校报到。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原则上不得返校,待该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凭健康码绿码、绿色行程卡以及7天内核酸检测合格结果申请返校。

不符合返校条件或因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的,需提前向所在培养单位办理请假手续。学校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网络授课等方式保障同学们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四)返校前管理

1.健康状况监测。各培养单位提醒学生每天按时在“武大日报平安”微信小程序健康打卡,至少积累连续14天健康档案,开学前14天无必需不长途旅行。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