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养老院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养老院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1

为提⾼敬⽼院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的能⼒和⽔平,切实保障⽼⼈及全体员⼯的⾝体健康与⽣命安全,维护敬⽼院正常的⼯作、⽣活秩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敬⽼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版)》等法律法规和⽂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总体要求

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职⼯和⽼⼈的⾃我防护意识和能⼒;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在敬⽼院的发⽣和蔓延,最终实现“零感染”、“零疑似”的⽬标。

⼆、组织指挥

成⽴防控领导⼩组,强化责任落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防控领导⼩组统筹领导疫情防控⼯作,按照相关⽂件要求,安排落实有关疫情防控⼯作部署,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作中的重⼤问题。⼩组成员负责开展疫情防控⼯作,及时汇总疫情防控⼯作情况,适时向领导⼩组报告。

三、监测预警

(⼀)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作⽅案制度:敬⽼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病因追踪等台账登记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检查通报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护健康教育等制度。

(⼆)认真做好疫情期间⽼⼈健康情况统计、疫情监控和⽇常检查,重点监测有外出的⽼⼈,指定专⼈搞好处于隔离进⾏医学观察⽼⼈的服务⼯作。

(三)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体温测量仪或体温计、医⽤防护服装、洗涤⽤品、⼝罩等物资,做好全院清洁卫⽣、全⾯消毒等⼯作。

(四)开展全院隐患排查,实现供⽔、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遗漏、⽆盲区。

(五)密切关注⽼年⼈及⼯作⼈员、尤其是被隔离⼈员的⼼理状况,及时给予专业⼼理疏导。

四、应急处置

(⼀)⼯作⼈员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即停⽌⼯作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县医院疾控中⼼,联系电话:********)就诊排查,确诊不属于疑似病例的,可正常复岗,但要加强防护和医学观察;属于疑似病例或感染确诊病例的,⽴即根据疫情监测要求报告主管部门,在当地卫⽣健康或疾控机构、民政部门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年⼈及⼯作⼈员等)开展排查,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协助开展全⾯消杀、规范处置个⼈物品等其他处置⼯作。治愈后需返岗的,应隔离观察14天⽆异常后返岗。

(⼆)⽼年⼈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精神稍差、恶⼼呕吐、腹泻、头痛、⼼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酸痛等),由家属或敬⽼院⼯作⼈员,在有效防护情况下陪同送医,确诊不属于疑似病例的,⽼年⼈和陪同⼯作⼈员正常返回⽣活区和复岗,但要加强防护和医学观察。

(三)⽼年⼈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的,应送定点医疗机构(县医院疾控中⼼,联系电话:********)就诊,⽴即根据疫情监测要求报告主管部门,在当地卫⽣健康或疾控机构、民政部门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年⼈及⼯作⼈员等)开展排查,实施14天隔离观察,协助开展全⾯消杀、规范处置个⼈物品等其他处置⼯作。治愈后需返回敬⽼院的,应隔离观察14天⽆异常后⼊住;参与陪同护送的⼯作⼈员也应实施14天隔离观察。

五、保障措施

(⼀)严格落实全院封闭管理

1.疫情防控期间养⽼院实施封闭式管理,不接待外来⼈员⾛访慰问,⽼⼈不能离院外出,不再接收新⼊住⽼⼈。有特殊情况者,按相关⽂件要求执⾏。

2.封闭管理期间严禁⾛访、慰问、探视等,家属送给⽼⼈的⽇常⽤品或订购物品需登记、消毒后转交给⽼⼈。

(⼆)严格执⾏每⽇双检制度

1.建⽴⽼⼈和护理⼈员的健康档案,每⽇开展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登记,对护理⽼⼈进⾏体温测量、问询健康状况,并记录备查。

2.⽼年⼈⽣病,⾮突发性重⼤疾病的,可采取上门诊视等⽅式保守治疗,暂不外出就医。患普通疾病急需送医的,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敬⽼院⽼年⼈就医指南》执⾏。

(三)持续做好卫⽣防疫⼯作

1.严格落实个⼈防护措施,⼯作期间全程佩戴⼝罩,做到勤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2.全⾯做好院区环境清洁,垃圾⽇产⽇清,保持⼲净、卫⽣,设⽴废弃⼝罩专门回收点,废弃⼝罩等防疫物品统⼀回收、集中处理。

3.按照⽇常消毒⼯作标准和细则,对餐厅、卫⽣间、浴室、活动场所等聚集场所和容易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每⽇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4.教育引导⽼⼈避免共⽤个⼈物品,注意个⼈宿舍通风,落实消毒措施。

(四)抓好⽼⼈饮⾷健康管理

1.实⾏“分楼层、分餐桌、”错时就餐制度,避免⽼⼈就餐聚集。

2.⾷堂从业⼈员(⾷品采购、加⼯制作、供餐等有关⼈员)均应佩戴⼀次性帽⼦、⼝罩、⼿套;⾷堂采购⼈员或供货⼈员应避免直接⼿触⾁禽类⽣鲜材料,摘除⼿套后及时洗⼿。

3.不得使⽤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野⽣动物。

4.严格执⾏⾷品留样制度,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时以上,餐具⽤品须按照《⾷(饮)具消毒卫⽣标准》进⾏30分钟以上的⾼温消毒。严格执⾏⾷堂餐具、⽤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

(五)提⾼全体职⼯防控意识

1.切实加强防护知识教育,组织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作⼈员和护养⽼⼈掌握防护知识,教育引导⽼⼈养成经常洗⼿的好习惯。

2.通过宣传栏、标语、⼴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宣传疾病防控、⽣活防疫等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营造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的氛围。

3.加强⽼⼈⼼理疏导⼯作,畅通沟通渠道,及时解疑释惑,引导⽼⼈弘扬正⽓,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六)搞好疫情防护物资保障

1.根据防疫需要,准备好⽼⼈和护理⼈员所需的⼝罩、⼿套、体温测量仪或体温计、等防护物品和洗⼿液、消毒⽔、酒精等消杀⽤品。

2.预备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隔离治疗使⽤。

3.针对季节性⽓候,储备好⽼⼈防寒防冻物资,尤其在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引起感冒。

养老院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

为进⼀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作,切实保障⼊住⽼⼈及院内职⼯的⾝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相关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统⼀领导下,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作原则,全⾯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组织领导机构

1、成⽴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领导⼩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职责:根据病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我院防控⼯作的制度、措施,检查、督导院内各部门防控⼯作的开展和落实。负责全院传染病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以有效应对传染病,维护院内稳定,保护⼊住⽼⼈及院内职⼯的⾝体健康和⽣命安全。

2、⽇常管理机构

医护部具体负责院内⽇常防突发病⼯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由院长负责病情报告、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作。

三、⽇常⼯作措施

1、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和整治,对⽣活区、活动区、⾷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全⾯、彻底的清扫。对容易滋⽣蚊、蝇、蟑螂、⽼⿏等有害⽣物的场所在清扫的同时,还应采取灭蝇、灭蟑螂、灭⽼⿏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管理上的空⽩。对房间、⾷堂等⼈员集中的场所应进⾏不定期空⽓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流通,以保证室内“微⼩⽓候”符合卫⽣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

2、按照《⾷品卫⽣法》的要求加强⾷堂卫⽣和集体⽤餐卫⽣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不采购“三⽆”⾷品,防⽌⾷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

四、宣传教育

建⽴健全宣传教育体系,提⾼卫⽣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为,有的放⽮地宣传卫⽣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法。

1、对⼊住⽼⼈及⼯作⼈员进⾏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防病意识和⾼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2、充分利⽤健康教育课、讲座、板报等形式进⾏预防传染病教育,向⽼⼈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的卫⽣防病意识;倡导⽼⼈主动维护环境卫⽣、养成良好的个⼈卫⽣习惯。

3、以板报、电⼦显⽰屏、院报等载体积极开展预防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提⾼⽼⼈预防能⼒,树⽴良好的卫⽣意识,勤洗⼿,注意室内通风,养成良好的卫⽣习惯。

五、疫情应急响应

如果我院发⽣疫情,根据预警情况,我院分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三级响应:

全院保持正常的⼯作、⽣活秩序。在坚持⽇常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以下措施:

1、医护部严格执⾏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空⽓流通和消毒防护⼯作;严格执⾏《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相关条例,做好对院内⼈员感染控制⼯作。

2、⾷堂、活动室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各部门对管辖的区域进⾏定期消毒。

3、严格执⾏出⼊院门管理制度

⼆级响应:

除对密切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院保持正常的`⼯作、⽣活秩序。在坚持三级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以下措施:

1、⽼⼈及员⼯外出和在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定时对房间等进⾏消毒,搞好楼道卫⽣。

2、定时对房间、活动室、⾷堂和宿舍等公共场所进⾏消毒。

3、加⼤院门管理⼒度,控制院外⼈员进⼊院内。

4、根据情况,及时向⽼⼈及职⼯通报防控⼯作。

⼀级响应: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