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1

我镇按照《xx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镇15个村一个林场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工程,共计xxx户,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取得卫生、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农村改厕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有效地改善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确保改后厕所长期发挥作用,根据省市区关于做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的各项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目标

制定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方案,目标是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确保改后厕所长期发挥作用,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

二、工作任务

1、利用各村广播、一封信、明白纸等多种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知道无害化厕所的好处及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在后续管护上,让群众主动参与进来。

2、加强农村日常卫生管理。

改厕后的行政村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自愿清淘户日常督促管理制度,付费清淘建立市场化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定期清理化粪池。

3、成立维修队伍,保证化粪池得到及时修理。

改厕化粪池出现堵塞和损坏现象,按市场化方式及时进行清渣和修理。

改厕化粪池修理前的清渣和运输由村级保洁员承担,清出的粪渣由化粪无害化处理。

4、完善网格化管理。

在现阶段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网络的基础上,实行“镇落实,村居负责,市场化管理”制度。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

农村改厕工作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环节,后续管理维护是该项工作的关键,要将该项工作纳入村级工作评比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工作范围内。

各村居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农村改厕后续工作长效机制顺利实施。

2、镇落实,村居负责。

乡镇是农村户厕后续维护管理落实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

督促各村居建立化粪池维修和定期清掏管理机制,开展定期检查考核工作,保证正常运转和卫生整洁。

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改厕成果,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及《关于印发2022年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把建立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着眼于改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健全制度、建立队伍,从根本上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把农村厕所改造及管护、粪污资源化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二、基本原则

(一)明确标准。

坚持把建立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改厕全过程,确保农村改厕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避免重复改造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群众满意。

要通过宣传培训,让农民会用、会修、会掏。

(二)积极引导。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厕所管护,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同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农村改厕的检查维修、粪液粪渣清掏、回收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管护服务价格补偿机制。

(三)统筹协调。

将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资金,实现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要求

逐步建立农村改厕竣工验收、群众满意后交由第三方实现社会化管护的工作机制,对不具备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条件的,要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2022年5月底前,各乡镇要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做到“十有”(有办公场所、有专业人员、有管护制度、有管护车辆、有服务电话、有价目明细、有配件工具、有管护台账、有经费、有督查),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正确引导。

各乡镇在农村改厕过程中,要向群众发放简单易懂的厕所使用“明白纸”,告知农户日常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控制冲厕水量,在有效冲净便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冲水次数。

生活废水严禁进入化粪池。

要避免杂物入厕,卫生纸、报纸及不可分解的杂物和菜叶、食物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禁止扔入便器,以免造成堵塞和影响发酵效果。

(二)严格质量,明确责任。

明确产品及配件的质保期和质保范围,质保期和质保范围内出现的问题由中标企业进行维修,在产品、工程质保期内出现的问题,维修费用由中标企业或者施工单位承担;鼓励中标企业在当地设置售后服务机构,建立服务网点,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建设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池的,施工单位要明确质保期限,属于建设质量问题的,负责整改到位。

(三)健全体系,提升服务。

各乡镇成立农村厕所管护服务站,或依托辖区内的保洁公司、种植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设立服务站,具体负责对改后厕所维修维护、定期收运粪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各乡镇后续管护服务站建设,按每500户改厕户配备一辆吸粪车的标准购置吸粪车,或利用现有城乡环卫一体化队伍设备,同时,要建立专门粪液粪渣收运队伍,对改后厕所进行统一管理、专业化操作。

各村建立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服务队,向每户发放农户改厕管护服务卡,明确服务范围,联系方式,配件价格。

(四)科学处理,综合利用。

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指导群众做好厕所粪液粪渣处理,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模式。

对群众种植粮食和蔬菜等农作物的,可引导直接还田。

对有条件的村庄,可接入城镇或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

各乡镇要引导管护服务站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对接,签订粪渣粪液收购合同,将收集后的粪渣粪液科学处理,覆盖堆沤,发酵降解作为有机肥使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后续管理维护更是“小厕所”凸显“大民生”的关键。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确保农村改厕后续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将改厕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改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厕具维护、粪便收运处理、有效利用的组织领导,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农村改厕工作。

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住建局配合,各乡镇具体落实,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管理协调网络,实行“县协调,镇落实,村负责”制度。

(三)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管护机制,培育农村检查维修、定期清运、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体系、队伍。

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坚持适当收费,市场化运作,不搞“大包大揽”,对贫困户、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等可以适当补贴或减免收费的方式实现粪污清掏。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农民意愿等因素,各乡镇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原则上每次抽取服务费不得高于20元。

县财政对各乡镇按标准购置并纳入统一管理的吸粪车给予购置费50%的补助,同时,对开展后续管护服务群众满意且经验收合格的,按服务改厕户数量进行适当补助。

对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后续管护社会化服务,实现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评先评优和涉农项目申报方面给予倾斜。

(四)强化督查指导。

厕具维修维护、粪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直接关系改厕工作群众是否满意,是农村改厕的重中之重。

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农村厕所管护机制纳入农村改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

对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落实不到位的,限期进行整改;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或群众越级上访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的文件精神,确保改厕效果,从源头上抓好环境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推进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配件供应、检查维护、粪液清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建设农民美丽宜居新家园。

在具体目标要求上,坚持做到“五有”:一是有制度,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和责任人;二是有标准,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的具体要求;三是有队伍,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四是有经费,保障日常管护工作的开展;五是有督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管护机制的落实。

二、基本原则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