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精选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精选方案篇1

一、公共场所常见对象的消毒方法

(一)室内空气

首选通风,不宜开窗通风的,每日至少要对室内空气消毒1~2次。空气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灯(注意:一定是无人状态下),安装量要不少于1.5W/m3,安装高度为1.8米~2.2米,照射时间至少30分钟;也可使用紫外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有人状态下可以使用)。如使用集中空调系统,要定期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二)地面、墙壁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室内地面每天至少湿拖1-2次;可用2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三)物体表面

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手扶梯扶手、桌椅、柜台、游乐设施等表面消毒可通过喷洒、擦拭或浸泡等方式,每天至少消毒两次,玩具至少每周消毒一次,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或1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

(四)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先用20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min,并保持200-500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五)手卫生

日常勤洗手,有条件的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

(六)皮肤、粘膜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七)餐(饮)具

主要采用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至少30分钟。无法进行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的可用餐具消毒柜,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或50~1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要存放在清洁密封的容器内,以免再次污染。

(八)私家车及公共交通工具

一般情况下,车/舱内的空气可采用开窗通风方法。化学消毒剂可100mg/L二氧化氯或3%过氧化氢消毒液,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消毒,按20mL/m3的剂量作用30分钟以上。消毒频次为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进行。

(九)公共卫生间

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并消毒。抹布、拖把每天至少消毒两次,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精选方案篇2

(一)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各类商场、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等场所的消毒。

(二)预防性消毒基本要求

1制定预防性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次消毒都应有详细的记录。

2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电梯间、卫生间及公众经常接触、使用的器具,如:桌椅、沙发、门把手、水龙头、公用扶手、护栏、柜台、货架、公用电话、席位、席位上的垫片、旅客座椅上的头片、墙面、地面、洗漱盆、浴盆、抽水马桶等卫生洁具等应每天进行湿性清洁,必要时(如疑有致病微生物污染时)进行消毒处理。

3确保安全通风换气。加强室内通风,保证足够的新风输入;做好空调与通风设施的定期清洁工作,过滤网与过滤器每周清洗一次,整个系统至少每年彻底清洗一次;必要时(如疑有致病微生物污染时)对上述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4工作人员均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打扫环境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口、鼻、眼前后与污染物品后应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必要时(如接触直接进口的食品时或疑有致病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手的消毒。

5对出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单位,对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场所与接触过的物品,要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进行彻底消毒。

(三)公共物品预防性消毒

1办公设施、收银台等消毒

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其他表面必要时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作用30min后用湿布去除表面残留的消毒液。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乙醇、0.1%季胺盐类化合物或其他消毒剂。

2计量工具消毒

每天进行湿性清洁,必要时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3车辆消毒

(1)首选开门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系统的,应保证送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必要时可将过滤网浸入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的消毒溶液中30min,在放回空调内之前用水清洗、晾干。

(2)车内地面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椅子等物体表面,每天进行湿性清洁,并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15min~30min,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3)座位套、扶手套等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可在50℃条件下用含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清洗消毒。

(四)环境预防性消毒

1物体表面消毒

(1)对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扶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部位,每天进行湿性清洁和消毒。

(2)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内向外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15min~30min,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2安全通风换气与消毒

(1)首选开门窗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宜采用风扇加强通风换气。

(2)使用空调设备的场所,使用前清洗空调过滤网、过滤器与整个送风设备和送风管路,使用过程中定期清洗过滤器与过滤网,必须时对其进行消毒,保证送风安全,同时还应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3)排风扇每周清洁一次,可用自来水冲去挡板上的积尘,用洗涤剂去除污垢。必要时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并维持30min,待挡板完全干燥后放回风扇。

(五)收银员手消毒

(1)一般情况下,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每天2~3次。

(2)点钞前和点钞后,手指沾取含70%乙醇+3000mg/L~5000mg/L氯已定制成的手消毒液消毒。

(3)用含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的消毒液擦手,消毒1min~3min。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精选方案篇3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消毒。

(二)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空气消毒

1消毒方法

(1)首选开窗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半小时;

(2)空气消毒方法如下:

①臭氧消毒:密闭全室,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使臭氧浓度达到20 mg/m 3,在RH≥70%下消毒30 min以上。

②紫外线照射:全室均匀地装紫外线灯,其总瓦数≥1.5 W/m 3,照射30 min以上。

③过氧乙酸熏蒸:密闭全室,将过氧乙酸溶液置耐腐蚀和耐热器皿内,加热蒸发,过氧乙酸用量为1 g/m 3(每立方米用18%~20%过氧乙酸溶液5~6 ml),在RH 60%~80%下,熏蒸2 h后开门窗通风。室内空气每周消毒一次。

(3)排风扇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用自来水冲洗挡板上的积尘,去除污垢,然后用有效溴或有效氯250 mg/L~500 mg/L消毒液冲洗,消毒30 min,待挡板干后放回;

(4)有传染病流行时或发现有传染病人进入室内后,除加强平时消毒外,每天至少消毒一次。所有空调过滤器,过滤网应用有效溴或有效氯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水清洁,晾干,放回;所有送风设备和送风管道用相同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或熏蒸消毒;

2要求

(1)室内禁止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空气消毒应由持证上岗的消毒员负责。

(2)面积超过300 m2的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应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

(3)使用空调系统的,应保证送风安全,输入的新风充足,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要关闭回风通道。

(4)空气细菌总数≤2500 cfu/m3(撞击式),或≤30个/皿(沉降式)。

(三)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表面消毒

1消毒方法

(1)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话筒等表面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必要时可采用下述措施:

①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

②用含醇和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液,配成含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1000mg/L~3000mg/L的消毒液,擦拭、喷洒,作用时间15min~30min。

(2)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洁消毒。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酒精、0.1%季胺盐类化合物或其他消毒剂。

2要求

(1)消毒时室内不留人,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后,无药味人才可入内。

(2)表面细菌总数≤15 cfu/cm 2.

(四)工作人员的卫生消毒方法和要求

(1)工作人员平时上下班时用流水和肥皂或抗菌洗手液洗手,传染病流行时改用消毒液洗手。下班时用75%乙醇,70%异丙醇溶液或3000 mg/L~5000 mg/L有效碘溶液2~3 ml擦手1~3 min。

(2)工作人员上下班时应洗手,穿脱专用工作服,市内有传染病流行时应用消毒液洗手。工作人员本人发生传染病时应暂停工作。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