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方案精选5篇

2022-12-25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方案1

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大,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广大师生家长的健康安全,特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非必要不离江

国庆假期,师生员工和家长应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提倡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江,不要前往有中高风险区、有本土疫情及陆地边境口岸的城市,跨市出行应向学校报备。

2.减少聚集性活动

广大师生员工和家长国庆节期间尽量减少聚集,非必要不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会聚餐,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假期期间严格遵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学校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

3.主动如实报备

师生员工和家长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师生员工和家长或共同生活人员如确需离江,外出返江时,需登录粤省事APP或微信小程序,在主页的【疫情防控服务(本地疫情防控)-入(返)江报备】中进行信息填报,并主动向所在镇(街)、村(居)及学校如实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

对故意瞒报、谎报或不及时报备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4.落实核酸检测要求

所有师生员工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校,返校后一周内完成师生员工核酸检测100%全覆盖。外市返江师生返校后前3天原则上保持“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落实“三天两检”。从7天内有本土疫情的地市(非中高风险区内)返江的师生,返江后需在家完成三天健康监测,期间开展线上教学,落实“三天两检”无异常后,方可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生活活动。中高风险区内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风险区解除后方可返校。

5.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师生员工和家长要加强新冠肺炎和季节性流感等疾病防护意识,进入公共场所须配合做好戴口罩、测温、“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用公筷、常清洁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做好核酸检测和风险排查,积极配合属地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让我们行动起来,主动配合防疫人员工作,关注官方发布,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齐心协力,共同筑牢校园防疫安全屏障,为孩子们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方案2

为了贯彻市县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继续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特制订本要求。

一、严格校门管控

1.假期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加强假期校门管控力度,除值班人员,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特殊情况确需进校的,须得到校长的同意,并由值班人员查看健康绿码,测量体温,做好信息登记,做到一视同仁,一个不漏,保证进校人员身体状况无异常。

2.假期后师生员工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放假前各班级要召开专门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告知师生员工,在返校前要向学校提供个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监护人)健康绿码,进校时必须逐一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拒绝入校,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带病工作。

二、加强出行管理

1.做好宣传教育。各班级在放假前和假期间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召开班会和校会,利用班级微信群,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织牢师生员工防疫安全网。

2.假期中全体教职员工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接触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归来人员,尽量保证活动空间相对固定。全体师生员工不得前往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尽可能不跨市出行。教职工如确需离开本县,须向校长报告去向及起止时间,做好个人防护,由校长向中心校报告;学生如确需离开本县,须向班主任报告去向及起止时间,做好个人防护,由班主任向校长报告。

三、从严核查行程

要随时掌握放假期间师生员工活动轨迹。防疫负责人要通过班主任及时沟通信息,有关信息依据上传信息及时完成上报。若有特殊情况,由防疫负责人向校长汇报并组织做好应急处置。

四、坚持上报信息

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防疫负责人要全面掌握全校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每日坚持将本校疫情防控信息上报。

五、强化重点人员管控

要强化对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人员的管控。及时关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从中高风险地区、境外返怀的师生员工(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须严格按照防控要求提前向社区和学校上报返怀信息,到怀后第一时间到当地社区报备。隔离期满、核酸检测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后方可返校,学校要加强对上述人员的健康服务。

六、坚持多病同防

1.做到多病同防。秋冬季是流感、乙脑、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及急性肠胃炎等疾病高发期,师生员工均要做好防范。选择管养卫生的食品,慎食生冷海鲜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保障饮食安全。家庭聚餐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和病菌的交叉传播。

2.提倡健身运动。各班级要提倡鼓励学生利用元旦假期适当进行健身运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之余要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做户外运动,注意保护视力。

3.保持校园整洁。放假期间,后勤部要安排好校园重点区域的卫生保洁,添置足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开学前,提前一天做好各场所的通风消杀。

七、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按照教育局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学校对各自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复查,做好学校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对问题突出、自查自纠不力的学校通报批评,督促落实;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学校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确保校内不发生疫情传播。

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政治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联防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三、国庆放假时间

10月1日——10月8日。

四、学生离校安排

落实“分期分批、错时错分”的要求,安排学生离校。

1、学生离校前要召开班会,明确离校注意事项,回家途中个人防护和居家防控要求,同时围绕交通,消防,食品和防诈骗、防溺水等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2、离校前安排学生清理教室垃圾,关闭教室电源,锁好门窗,确保卫生和安全。

3、班主任对学生信息全面摸排,建立学生信息台账,详细登记每位学生的假期去向和乘坐的交通工具。

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晰,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4、学生回家旅途中要科学佩戴口罩。

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无防护交流。

提高防疫意识、保障健康安全。

五、假期要求

1、学生回家后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原则上不得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外,不跨省域长途旅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需向班主任报告,并每天如实填报活动和行程轨迹。

2、假期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教师入校一律进行体温检测,对外来人员务必查验身份实名登记,逐一检测体温,持健康码入校,校外无关人员和体温超过37.3℃的人员一律不准入校。

3、务必坚持执行体温一日三检两报告制度,落实常通风、勤洗手、不扎堆、分散就餐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4、假期期间,教职工原则上不得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外,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需跟办公室履行审批手续,并报告时间表、路线图,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外出要向校长履行审批手续。

5、办公室负责

全体教职员工的外出审批,健康检测异常等情况的报告。

教务处负责教学场所异常情况的报告。

班主任负责学生外出统计和健康检测异常情况的报告。

6、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安排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由针对性做好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7、坚持每日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每日对校内教学场所,设备和其他设施重点排查。

做好防火,防盗,防雨等工作。

值班人员对学校各室进行通风、消毒。

七、学生返校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国庆收假继续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有序返校。

(一)人员管理(负责人:xx)

1、厦门以外地区的人员,自到厦之日起,自行居家隔离14天,无症状并得到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批准,方可正常上班。

2、办公室、实验室人员上班必须配戴口罩,不随意走动串岗,尽可能减少面对面接触。

学院办公室每天排班进行巡查监督。

3、上班期间尽量不接待访客。

确因工作需要的,学院接待人员必须到校门口迎接来访人员。

来访者必须按学校规定接受体温测量并登记出发地、交通工具等信息后方可带入校内。

交流工作时,双方应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

工作交流结束后,学院接待人员必须亲自把来访人员送出校门。

(二)会议管理(负责人:xx)

1、现场会议实行审批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办公室加强全院会议室统一调配管理。

2、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优先采用视频、电话会议形式。

确需集中开会的,尽量减少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必须戴口罩,缩短会议时间,座位之间至少间隔1米。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