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口腔诊所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口腔诊所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方案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复开诊后因新冠疫情所引起突发事件的危害,确保在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诊所特制定复工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要求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162号)和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恢复医疗服务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

宣传教育流程利用本单位各类宣传栏、微信群、QQ群等形式载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教育,向员工宣传防设知识,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宣讲;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员工加强自身意识,禁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并加强自身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成立防疫工作组,负责领导和处理突发事件组长:张维国组员:张淑琴开诊后防疫主要措施

(一)分诊导诊

1、前台人员每天提前10分钟上班,测量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就诊病人及陪同人员的体温,做好记录不能漏掉任何人员。

2、分散预约患者

3、每个进门患者酒精喷洒消毒并一人一个口罩(不得摘口罩进入)、戴一副PE手套(必须佩戴)帽子,每人准备一个塑料袋把外衣装到里面,在穿上鞋套后询问患者是否对酒精过敏如过敏可以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过敏可以手部喷酒精,才可以进入。

4、填写就诊登记表

5、等候区分散患者等候就诊(患者与患者距离超过1.5米)

6、酒精擦拭门把手

7、分诊台设立警戒线,让病人在1.5m依次排队等候,切勿近距离大量人群在分诊台处拥挤,医护人员尽量减少到前台,保持候诊大厅空气流通

8、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应给予病人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好,并指导去发热门诊就诊。

(二)开诊后为医生工作中加强防控措施

1、接诊前后须按七部洗手法规范用手消洗手擦干后须佩戴一次性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面罩等)进行临床操作

2、面罩、护目镜被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或消毒后方可诊治下一位患者,面罩、眼镜使用后贴标签放置含氯1000~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晾干备用。(护士、助理、医生负责)

3、一次性物品一患一换

4、碘伏,棉缸球使用须及时把盖盖上,不得拿使用过的镊子拿取使用(非常重要)

5、能够使用橡皮樟的尽量使用橡皮樟,减少唾液喷溅

6、手机使用前后空踩30S防止回吸

7、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许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新手套(三)疫情后护士工作流程

1、患者就诊前用酒精擦拭牙椅及工作台。

2、每位患者诊疗前,医生应准备贴避污膜,手机底座、三枪、灯把手、吸唾管、头枕帽子、垃圾桶。

3、诊疗前,请患者用0.5%双氧水含漱,使用强吸减少污染物播散。

4、诊疗结束后,除去所有避污膜,冲洗痰盂保证无污物无血渍,75%酒精喷台面痰盂等静置、擦干,痰盂、强吸、弱吸用含氯消毒剂冲洗。

(留痕记录)5、无菌柜内取用无菌物品及时关闭柜门,使用前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

6、使用过的器械应严格按标准侵泡消毒灭菌后方可用。

7、医疗废物及时处理,不得堆放(保洁负责)。

8、下班时,脱掉一次性防护用品后按标准洗手回家,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9.车针盒独立包装消毒

10、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许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手套

11、用过的调刀、橡皮碗使用后浸泡含氯消毒剂内

(四)诊疗结束后清洁消毒流程:

1、诊疗环境要求:

①加大诊疗处置时的患者物理间隔,对于非独立牙椅诊室,至少间隔一台牙椅安排就诊;

②诊室台面尽量少摆放物品;

2、空气要求:

①诊室加强开窗通风,诊早、中午、诊后各30分钟;

②下班后对诊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3、诊室地面要求:

①诊室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

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消毒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

4.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由专人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墙壁或拖地消毒,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2、工作人员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医疗废物本填写完整。

应急处理流程建立员工晨检制度,落实专人对每位进单位上班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立即上报,禁入单位;做好预检分诊,加强患者排查。

发挥“龙江健康码”作用(医患在进入本单位时必须扫龙江健康码),就诊患者应先出示“龙江健康码”,凡发现黄码或红码人员或发热患者以及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组长,由组长上报到疫情防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联系定点检测医院,接触人员确定范围,采取隔离措施.立即申报疾控部门对所在场所进行关闭,消毒.暂停诊疗活动

口腔诊所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方案2

根据海口市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恢复海口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正常诊疗活动的通知》海肺炎指发〔2021〕398号文件规定,同意恢复海口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正常诊疗活动,为做好口腔科复诊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1、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要求

1.患者就诊全部实行预约制(微信预约、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医务人员应提前一天致电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醒患者至少提前半小时到医院进行预检分诊取号;全程佩戴口罩。

2.在预检分诊处对就诊患者开展体温测量、健康验码、查询轨迹。

对体温正常和拥有“绿码”人员,引导到候诊室候诊。

对“黄码”、“红码”人员或体温异常者,不予接诊,并按规定进行处置;如需就诊的,应先去发热门诊筛查排除新冠肺炎后才能就诊。

3.合理安排患者候诊,避免大量人员在候诊区聚集,并保持候诊区空气流通;

4.诊疗模式严格采取“一患者一诊室一医一护(助)一消毒”的方式。

5.口腔预检分诊人员和普通接诊医护(助)人员应做到二级防护,如诊疗过程中需进行有喷溅的操作时,医护(助)人员应做到三级防护,并采用四手操作。

6.每次就诊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当班护士负责并指导保洁人员对该诊室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然后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无人状态下)消毒至少30分钟,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用75%酒精擦拭预处理,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7.综合治疗台、各种仪器设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痰盂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刷洗,强弱吸管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抽吸30s。

8.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与信息记录,诊疗单元的医疗废物在每天诊疗结束后转运至暂存处;可疑患者的医疗废物独立处置,按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处理。

口腔诊所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方案3

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头等大事来抓。

现就做好当前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我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

二.启动应急机制,制订完善应急预案我院于2021年1月17日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预案,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医疗骨干力量组成的医疗救护小组和应急机动队,随时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

三.落实应急值守,确保信息报送通畅我院加强24小时卫生应急值守,提前安排好春节期间的值班值守工作,并于1月20日前报送委办公室和疾控中心备案。

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独立配备医务人员值班,救护车随时待命,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及应急机动队成员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保证随叫随到,休假需要登记,在春节期间不得离县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县,应向院领导申请登记,并向县卫计委报备。

四.加强部门沟通,开展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加强与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的沟通,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及时通报有关信息。

五.做好病例筛查,强化医疗救治工作一是严格病例诊断。

首例病例的认定必须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的确诊病例定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评估确认后,由省卫健委公布,医务人员不得自行确诊本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并对外公布。

二是强化早期识别,做好病例报告

设置发热门诊,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登记.报告工作,特备要注意询问发热病人有无两周内武汉流行病学史,认真做好病例排查工作,及时识别可疑病例。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