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到重大节日的时候,各种意外事故就比较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日期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节日期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做好节日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公司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生产秩序,有效防止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现制定重大节日期间安全保卫工作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望单位认真执行。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值班领导

副组长:保卫科长

成 员:安保人员、各单位应急组织机构

由保卫科具体负责节日期间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分工与职责

1、组 长:如遇突发情况时,组织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副组长:安排应急小组成员开展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和救援工作,负责事件的信息处理、追踪、上传下达和督办工作.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单位或当地公安机关。

3、成 员:安保人员第一时间对事件现场有效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按上级领导安排做出处理措施;调度人员做好相关应急小组的调配;单位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上级领导安排协助安保人员做好事件的处置工作.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要求

如遇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值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上报值班领导,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根据值班领导部署安排对现场进行处置。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1、人身安全高于一切。

2、最大限度减少各种损失。

五、突发事件应急保障

1、应急通信:重大节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保持通信畅通。

2、应急车辆: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需要调用值班人员车辆,听候领导指挥安排。

3、应急事故的技术措施:

(1)厂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时: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当地交警队.

(2)发生火灾等情况时:拨打厂区消防报警电话,座机:8119,同时上报生产调度室,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火灾处置和人员疏散,配合消防队员进行救援.

(3)发生抢劫、盗窃财物等事件时:现场目击者应第一时间通知行政部部和本单位(单位)管理人员,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具体情况时报当地公安机关。

(4)发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时:立即通知安保人员及单位(单位)管理人员,及时控制事态防止进一步扩大,根据现场情况由行政部和单位负责人进行调节解决,无法调节解决的报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置。公司视情节和造成的影响做出相应处理.

(5)各单位生产区域、物资存储库房、财务部等重点要害防范部位,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可疑人员和迹象要及时通知安保人员和值班领导。

4、事件的报告

(1)记录事件报告的时间、报告内容。

(2)发生事件的当事人、位置、时间、地点.

(3)发生事件相关车辆车牌照、车型。

(4)事件简要经过.

(5)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处置结果。

5、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积极配合并服从上级领导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六、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公司值班主管领导,安保人员控制现场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2、事件处置的原则是减少人员伤害,减少公司财产损失。

3、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应及时将事件在公司进行通报,为各单位人员予以警示,加强防范工作。通报内容包括事件经过、事件起因、事件性质和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及事件教训和今后防范措施。

4、公司经理办公会在处置结束后做出相关责任追究工作.

七、其他

单位应做好节日期间的管理人员值班(带班)工作,并将值班人员名单上报调度室,以便在突发事件时通知和调动相关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确保厂区治安稳定、正常生产。

节日期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2

为有效预防重大节假日期间学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积极、稳妥、快速地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处置突发事件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 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种类

1、预防和处置师生非法集会、示威游行、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2、社会矛盾引发的其他事件;

3、因为工作引发的教师聚众上访事件;

4、学校校舍(危房)倒塌造成的师生伤亡事件;

5、食物中毒导致群死群伤;

6、爆炸或其他恐怖暴力袭击事件;

7、防火、防毒、防爆;防范流行性传染病和食品卫生安全、校舍安全、师生心理问题、交通安全、出游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二、组织领导

成立维护安全稳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门卫 护校人员

三、职责分工

组长和副组长:制定预防和处置发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使师生了解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按预案确定的组织程序和人员分工,从容应对,妥善处置。强化监测与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特别是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安全检查和了解师生及退休教师思想动态。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学生人身伤害事件、敏感时期的恶性事件以及发现学生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苗头,要立即启动工作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领导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用,加强师生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组织开展多种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师生健康心理;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排查工作,深入调查了解师生思想动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师生自觉维护学校稳定安全大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师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要说明情况,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做好师生思想稳定工作,并尽快落实化解方法。

学校保卫人员:负责监测和报告治安、交通、消防类突发事件。做好学校治安保卫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及时向派出所报告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及危及治安情况;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案发现场及有关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配合做好侦破校园内发生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学校后勤、卫生人员:负责监测和报告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加强后勤设施服务检查,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救治学校病伤人员。

学校其它人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做好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保护好现场,稳定情绪,防止事态扩大。

四、处置原则

坚决贯彻“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学校安全稳定的关系。以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为最高原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为主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排除流言、谣言,消除恐慌情绪,确保师生稳定;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办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师生思想教育,立足于防范,立足于协商调解,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经济、行政手段和法律措施等多种形式,果断处置,最大限度缩小社会及政治影响。

五、处置措施

(一)对于群体性事件

一旦发现有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时,立即组织人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说服教育、思想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教育聚集人员通过合法途径、正当渠道反映情况,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校园内;严密掌握控制现场动态,注意调查取证,了解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注意从中了解群体聚集内幕和骨干人员情况,耐心细致说服他们配合做好劝散工作;疏散围观群众,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动闹事;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研究和制定宣传口径,运用广播、通告等形式,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需要,学校领导要出面接待聚集人员,做好教育劝阻工作。在教育疏导、反复劝散无效或发生聚集闹事等情况时,及时报告镇政府和公安部门,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平定事态,坚决果断处置,防止向社会蔓延;当发生师生群体到上级党委政府上访等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报告,并迅速派员前往开展劝返工作。

(二)对于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

1.当校园发生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及不明原因疾病流行事件时,立即向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及区教育局报告,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严格实行病人隔离,配合组织救治病例;配合开展调查,迅速查明疫情的致病源,对受到污染的食品、水源、场所等区域采取严格控制措施,组织做好消毒、杀虫等,防止病情扩散;配合组织开展预防性疫(菌)苗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等工作。

2.当发生食品、饮水等中毒或疑似中毒事件时,立即向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及教育局报告;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对可疑人员进行观察,对可疑的食品、水源及其有关原料、设备、场所及可能受污染的区域采取留样、控制措施;协助卫生防疫部门的病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迅速查明事件原因,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三)对于学生人身伤害事件

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设施、场地内等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要迅速赶赴现场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事故的处置,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受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对于敏感、特殊时期的恶性事件

敏感时期、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期间,要加强防范和控制,防止发生不法人员滋事、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恶性事件,一旦发生此类事件,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制止,并立即向公安部门及教育局报告,做好现场勘查工作,认真收集相关资料、证据(录像、拍照),以备后用。对此类突发事件,要做到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内紧外松,不炒作、不纠缠,认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将事件的后果和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五)对于发现师生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苗头事件

凡经专业医院确诊为精神病、癫痫病患者应给予退学或休学(假),由监护人负责领回;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经治疗后返校学习、工作的师生,以及有严重心理障碍、言行异常但未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要加强监护和引导,特别是加强心理跟踪服务,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必要时动员其休学(假)治疗;做好师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沟通,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和特点,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早发现、早处理;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及学校思想品德课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行为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善后工作

1、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对突发事件参与者要实行跟踪教育,对为首的骨干分子要密切监控,掌握动态,确保一旦再发生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处置。

2、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

3、对因忽视安全、管理不善、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造成师生严重人身伤害、财物损害的,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责令检查、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等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