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酒店疫情消毒工作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酒店疫情消毒工作方案1

酒店销售部安排专人负责对会议及宴会团队采取严格防疫措施。

1、预定会议及宴会需提前报备酒店,明确团队人员进场时间及会议行程安排,确保各环节的防疫措施得到执行。

3、会议场地严格落实人员座次相距一米原则,会议召开过程中需保持通风。

4.会议现场提供抗菌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将免费提供给与会人员。

5.指定专人对门把手、公共卫生、电梯按钮等人员密集的部位进行消毒。

会议地点。

酒店员工防疫

1.员工每日上岗前进行体温测量,以37.0度为警戒点,超过此温度的需要进行进一步询问及观察;如有发现发热乏力患者,体温超过37.3度以上员工,应及时上报,并安排隔离休息不得上岗,劝其至定点医院就诊。

2.员工上岗前必须洗手并戴口罩正确工作。

前台、客房和厨房员工工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

3.员工上班路上必须佩戴口罩,不乘坐或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期间员工应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

4.减少多人会议,尽量改为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如有必要当面开会,必须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室内保持通风,避免会议时间过长。

5.控制员工餐厅的用餐人数和密度,错时开餐,餐具等餐厅设施严格消毒。

6.如果有员工返回疫区工作,按规定必须隔离14天。

7.加强员工宿舍管理,登记入住人员健康情况,控制外来人员进入。

8.员工宿舍需安排每日消毒并记录。

9.员工下班路上也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

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家里注意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后勤区域防疫

1.员工餐厅按照部门分时间制定用餐计划,避免人员密集。

强调员工饭前洗手,一人一桌,不面对面用餐,尽量缩短用餐时间;打饭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二次取餐一定带好口罩。

2.餐厅每日早中晚消毒3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并做好登记。

3.员工餐厅厨师必须佩戴口罩,不出半生类菜品,肉蛋要彻底做熟。

4.员工餐厅厨房区的操作台、地面需每日清洁消毒并做记录,保持紫外线灯光的开启。

5.保持员工更衣室、卫生间、宿舍的卫生和通风透气,做好消毒及登记。

6.酒店男、女更衣室、卫生间等区域定时消毒并配置洗手液、消毒液、擦手纸。

7.员工后勤区域设施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8.办公室人员要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洗手。

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并做好登记。

9.员工因公事外出酒店,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

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不用手触摸口、鼻、眼,最好佩戴消毒湿巾以便清洁双手。

10.要求办公室人员传递文件尽量采用电子版,必要传递纸质文件时,传递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1.办公室办公设备每日用75%酒精消毒两次,如接待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2.工作人员在做保洁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橡胶手套最好)、口罩,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13.酒店行政办公及后勤卫生区域每日须对开水器、门厅、楼道、会议室、更衣室、楼梯、卫生间、洗手池等公共部位进行卫生清洁及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4.防疫期间后勤区域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员工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15.外来人员密切关注,外来人员进入酒店后勤区域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有无中高风险区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

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正常条件下,方可进入酒店办公区域。

酒店疫情消毒工作方案2

1.早上8:30穿戴二级防护用品进入隔离区,首先按要求配制消毒液,对楼道等公共区域第一次消杀,等待医务人员测完体温后,再完成楼道等公共区域的第二次消杀。

2.中午2:30穿戴二级防护用品进入隔离区,首先按要求配制消毒液,对楼道等公共区域第一次消杀,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测完体温后再完成楼道等公共区域的第二次消杀及垃圾的消杀,然后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打包垃圾并消杀。

3.运送垃圾到垃圾房黄色垃圾袋外层贴标签称重并记录重量后装桶,对垃圾桶及暂存处进行消杀。

4.晚上7:00穿戴二级防护用品进入隔离区,首先按要求配制消毒液,对楼道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

5.不定期收已配完原液空瓶和纸盒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6.每天早中晚进入穿脱防护服房间打包防护服并消杀脱防护用品房间。

7.隔日一次垃圾转运时对垃圾桶及转运经过区域消杀。

酒店疫情消毒工作方案3

1

处在“风暴”核心,酒店太需要“反脆弱”

做酒店,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尤其是防疫方面。

最近,有个酒店老板跟我说,他们酒店就曾被作为隔离酒店使用。

当初刚接到通知时,就迅速进行工作安排,因为重任在身,全员上下再次普及了一遍防疫要领,确保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能保障员工自身的“安全”。

当前虽然酒店以及堂食已经恢复经营,但防疫依然不敢懈怠。

不仅如此,做第三方消杀、治理的行业人士称,当前特别是一些星级酒店,上午2次下午1次的消杀工作从没间断过。

“在不确定因素面前,酒店只能严防的同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有酒店负责人说。

这里我们先来说一个经典概念“反脆弱”。

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

反脆弱性则是避免这些损失。

比方说,面对“无症状”、有过接触史的客人来说,即便有测温、绿码、行程等健康佐证,也难免有“漏网”的可能,这些都属于脆弱性。

反脆弱就是,酒店通过对顾客安全性核查、手消、空间消杀等措施,降低风险。

对于酒店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哪些区域,去做日常的卫生、消杀工作呢?

2

酒店卫生、防疫,重点关注3个区域

1酒店的“门面”——大堂

酒店做的是喜迎八方客的生意,酒店大堂人来人往,自然是卫生清洁的重点区域之一。

紫珊酒店商学院董事长孙刚介绍,一般会对酒店进行上午2次、下午1次的消杀,并且每次消杀都要做台账记录,对于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消杀分为2个方面:

环境消杀

主要是空间喷洒二氧化氯

物表消杀

像进门门把手、电梯按键、房卡等,主要是用75%酒精,公区高频接触点建议每1、2小时清洁消毒一次。

另外,公区地垫的消毒,每4小时一次;公区布艺沙发用蒸汽消毒,一天三次。

2酒店房间有异味,直接“劝退”顾客

酒店客房是顾客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如果房间、厕所有异味、很可能招致客诉或差评。

客房日常清洁首先是要通风,屋内空间采用喷洒消毒,其次是家具与地面的清洁、布草。

第三方消杀负责人介绍了一套消杀方法:

坚硬无孔表面

比如,门把手、电话、电视机、遥控器、窗户把手等,在消毒前清洗表面明显污渍,清洁操作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使用合规的消毒产品彻底湿润表面。

多孔表面

适当处理表面的可见污渍,以减少感染传播的可能性。

根据材质,通过抽吸处理,擦拭,或喷雾等方式进行消毒。

地面

为了防止灰尘扩散,最好用湿拖把拖地。

将清洁剂按照稀释比例喷洒在地面,季铵盐类消毒剂作用15-30分钟、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注:每日至少清洁消毒一次,根据需要可增加公共区域地面的清洁和消毒频率。

布草清洁

处理脏的布草和衣物时,应戴手套和个人防护用品。

不要摇晃或抱着布草,以防止潜在污染扩散。

放入收集袋或收集车中,以便运出房间,整个清洁过程中不应打开,以防污染其他清洁布草或表面。

布草运输,脏进净出要分开。

运输袋装布草和洗衣时戴手套。

在摘下接触脏衣服的手套后,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而针对确诊或疑似病例房间内的布草,则使用专用袋子,类似生化类控制流程,控制等级更高。

单独清洗,消毒。

机器需专用,或直接按废弃处理。

布草车严格分类,消毒。

储存区需密封,所有接触布草的表面需消毒。

3厨房往往成为卫生“重灾区”

在餐饮领域,厨房卫生问题屡见报端,酒店厨房虽有严格要求,但也极容易忽视一些细节。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消毒

通常接触食品的餐具包括厨房加工器具、食品加工设备等。

清洁:使用清洁剂、清洁消毒剂,热水配制成溶液,彻底清洗各类食品接触面。

消毒:

含氯消毒液,浸泡10-30分钟。

其他食品接触面:氯消毒液100-200ppm(除特殊餐具),浸泡或擦拭表面。

用清洁的水冲洗或擦拭,风干。

非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消毒

非食品接触面包括:柜面、台面、墙面,食品加工设备的外表面等。

清洁:使用清洁剂、清洁消毒剂,热水配制成溶液,彻底清洗物体表面。

消毒:

含氯消毒液擦拭表面停留30分钟。

或季铵盐消毒液擦拭表面停留15-30分钟。

用清洁的水冲洗干净或用沾有清洁水的抹布擦去残留消毒剂,风干。

结语:

当下“干净”已经是成为标配,也是每个酒店日清的基本目标。

而疫情的再次出现,又让酒店在干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防控、消毒,从侧面来看,也促使酒店行业不断完善卫生标准,让酒店不断向精细化、卫生化上深耕。

酒店疫情消毒工作方案4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

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二、设立体温监测岗

在宾馆酒店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宾客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

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应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宾客办理入住手续时应询问其14天内曾到访的地区,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宾客要予以重点关注,为其安排单独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地区宾客接触的机会。

同时要为其提供医用体温计,每日询问并记录体温。

对入住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要协助其及时就近就医。

三、实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工作人员在为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四、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疫情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4、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应为入住宾客提供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

7、在前台和餐厅采取分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8、建议暂停宾馆酒店内其他娱乐、健身、美容(体)美发等配套设施的开放。

五、做好宾客的健康宣传工作

1、告知宾客服从、配合宾馆酒店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

2、要告知宾客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尽快联络酒店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3、在人员较多、较为密集的室内公共区域活动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4、提醒宾客注意保持手卫生,不要触碰口、眼、鼻。

接触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5、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公共用品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