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篇

2022-12-25

疫情期间,各地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公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公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城市、城乡公交汽电车在运行准备、上线运行及到站回场等环节开展消毒、通风、运输组织、人员防护等防控工作,以及城市公交运行应急处置工作。

二、各环节防控基本要求

(一)运行准备环节

1.工作环节风险点

(1)公交首末站消毒可能不到位,重点部位的消毒流程可能不规范,存在接触传播风险。

(2)车辆消毒可能不到位,车辆重点部位的消毒流程可能不规范,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3)公交驾驶员健康状况可能有异常,出车前人员检测可能未按照要求落实,存在交叉传播风险。

2.作业和消毒要求

(1)封闭环境的首末站。乘客接触设施设备如候车厅座椅、无障碍设施设备等设施设备消毒,要求:高风险地区每1小时1次,中风险地区每4小时1次,低风险地区每日1次。乘客接触区域如候车室、公共卫生间、发车位、商店等区域消毒,要求:高风险地区每4小时1次,中风险地区每6小时1次,低风险地区每日1次。公共区域通风时间间隔,要求:高风险地区持续通风,中风险地区每2小时1次,低风险地区每4小时1次。若出现人员发热情况,立即对接触区域及设施设备消毒。

(2)公共汽电车。车厢内部空调出风口、扶手、地板、司机方向盘、车窗开关把手消毒,要求:高、中风险地区每趟次1次,低风险地区每日1次。

(3)站内工作人员及公交司机。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卫生,并及时更换。

要求:站内工作人员100%佩戴口罩;高、中风险地区100%佩戴防护手套;高风险地区每4小时1次体温测量,中风险地区每6小时1次,低风险地区每日上岗前1次。司机上班时应接受每日健康监测,建立一线司机体温监测台账,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和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主动上报,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就医,不应带病上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一线司机不应出车,并及时上报:15日内有疫情多发地区逗留经历的;有与疫情区域重点人员接触的;有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的;口腔温度≥37.2℃、腋下温度≥37.0℃或额温≥37.3℃的;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的;有呕吐、腹泻等消化症状的;有其他疑似症状。

(二)上线运行环节

1.工作环节风险点

(1)车辆在行驶中考虑通风,空调使用规范情况,车内乘客拥挤度可能不符合要求,存在接触传播风险。

(2)公交司机防护措施可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存在接触传播风险。

(3)乘客上车未出示健康凭证,没有规范佩戴口罩,存在接触传播风险。

(4)中途站消毒和乘客秩序管理不规范,存在接触传播风险。

2.作业和消毒要求

(1)车内环境。应遵循疫情防控安排和通知,在车辆明显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告示。通过车载广播、视频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车辆通风时间间隔,要求:高、中风险地区持续通风,低风险地区每趟次通风1次,每次通风时间≥10分钟;室外温度和车速等条件适宜情况下,车辆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高、中风险地区车辆使用空调时,应当选择外循环模式。车内乘客拥挤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要求:高风险地区每平方米≤4人,中风险地区每平方米≤6人。

(2)司机健康。司机上线运行必须做到六个到位:每天检查车辆和公共场所规范消毒到位;司机上岗前测量体温坚决到位;车辆运行时打开车窗通风坚决到位;司机戴口罩、勤洗手坚决到位;监督执行乘客必须戴口罩乘车坚决到位;每天按时报告身体状况及有关情况坚决到位。要求:高、中风险地区100%佩戴手套。上线工作期间司机体温测量高风险地区要求每趟次1次,中风险地区每次往返1次,低风险地区每日上岗前1次。

(3)乘客要求。乘客应使用浙里办或支付宝扫公交专用“共富码”,对市民出行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做到对涉疫人员的乘车信息可查询可追踪。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出示“行程卡”等作为辅助行程证明替代措施。乘客应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管控措施。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乘客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客应做好下列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比率要求100%;不应用手触碰口、眼和鼻部;尽量不触碰车上易污染的部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下车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上车后自觉接受司乘人员的安排,分散乘坐,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要求:高风险地区乘客体温检测率100%,必要时进行复测;劝返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和不佩戴口罩的乘客。鼓励乘客使用移动支付、刷卡等非现金的支付方式,便利老年人 持不同类型有效证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4)中途站卫生。通过站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环境和物品应以保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当受到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应加强清洁次数并安排工作人员密切监测站点的清洁状况。根据需要对栏杆、座椅表面及扶手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应符合要求。应增设生物危害标志垃圾桶,用于收集使用过的口罩。

(三)到站回场环节

1.工作环节风险点

(1)车辆到站消毒及车内设施卫生检查不到位,存在被污染风险。

(2)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情况的处置不规范,存在被污染风险。

(3)防护服处置不到位,工作服的洗消不规范,存在被污染风险。

2.作业和消毒要求

(1)车辆消毒。公共汽电车的消毒程序应自公交车后车厢起,至前门上客门处止。公共汽电车的消毒包括下列六个范围:车厢地板全消毒;车厢座椅全消毒;车厢扶手、拉环全消毒;车厢空调通风口全消毒;车厢内壁及乘客接触的设施全消毒;车厢驾驶室及方向盘全消毒。高、中风险地区做到车辆运行到站后,首末站当班司机做好“一趟一保洁”,消毒人员做好“一趟一消毒”。结束运行回场后,由场站物业工作人员对当天营运车辆做好消毒和保洁工作。

(2)污染处置。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少量污染时,应用一次性纱布、抹布等吸水材料蘸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时,应用抹布等一次性使用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含高效消毒剂的吸附巾对污染物进行覆盖消毒。处理污染物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与口罩,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消毒。

(3)工作服应一日一换,采用可高温洗涤模式的洗衣机,水温达65℃以上浸泡30min后,洗涤烘干,也可煮沸30min后或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再进行常规洗涤烘干。需重复使用的织物手套也按上述步骤进行消毒洗涤。使用过的口罩、手套应投放在有生物危害标志的垃圾桶集中规范处置。

三、应急处置要求

(一)可疑情形处置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发现乘客

有可疑症状如:症状包括口腔温度≥37.2℃、腋下温度≥37.0℃、直肠温度≥37.7℃、额温≥37.3℃,手持体温测量仪≥37.5℃,应及时报告预防工作小组并通知其亲属,在有效防护及有人员陪同的情况下送医。司乘人员有可疑症状时,症状包括口腔温度大于37.2℃、腋下温度大于37.0℃、直肠温度大于37.7℃、额温大于37.3℃,手持体温测量仪≥37.5℃,应停止工作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确诊不属于疑似病例时,可正常复岗。应加强个人防护和医学观察。

(二)涉疫情形处置

司乘人员确诊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时,应组织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预防控制工作负责单位应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或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或疾控机构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应在指定的隔离室(区)实施规定期限的隔离观察。应协助属地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或疾控机构开展终末消毒,规范处置个人物品。未消毒前交通工具不宜再次投入使用,隔离室(区)在人员解除隔离后也应进行终末消毒。治愈后需返回岗位的司乘人员,应在隔离室(区)观察规定期限并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上岗。应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全过程处置记录。

公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一、编制目的

为依法、科学、规范、有序、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联防联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规范、科学应对,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加强宣教、社会参与。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交通运输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成

成立南江县交通运输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xxx任组长,党委委员、副局长xxx,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xxx,党委委员、公路局局长xxx,农村办主任xxx,交战办主任xxx任副组长,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xxx、县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xxx、县航务海事发展中心负责人xxx、县质监局局长xxx、县公路机械化养护与应急管理中心主任xxx、县编研中心主任xxx以及局机关各股室股长(负责人)为成员。

职责: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具体防控要求,配合卫健、公安、应急等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响应并督促交通相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工作方案等开展工作,组织检查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二)各疫情防控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舆情引导组、督查督办组5个工作组。

疫情防控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局安运股相关人员,局所属单位相关人员,综合执法大队全体驻站人员以及各道路,水运客运企业经理、副经理、车站站长。

职责:检查督导客运企业、站场、水运码头等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对人员流动密集场所以及运输工具的清洁、消毒、通风,做好旅客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工作;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对乘坐客运班车、客运出租车、运输船舶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和疑似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各车站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尽量控制交通工具驶往疫区,必要时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制停运;各客运企业要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机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各项工作,对所有从业人员按要求严格核酸检测、动员并组织全员参与防控工作,严格履行防控职责,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保障到位、响应到位。

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局办公室、局计财股相关人员,局所属各单位相关人员。

职责:负责对交通运输系统内部职工疫情排查以及防治药品、消杀药品、防疫物资等的购置、储备工作;按照县委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其它防疫紧急物资、设备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快速将防疫物资、设备等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做好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办公、通讯、交通等装备和用品的保障工作,加强防控资金的调度、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

信息联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局安运股、办公室、养护股、农村办相关人员,局所属单位相关人员。

职责: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确保领导小组和运输企业以及有关部门之间联络畅通,同时做好各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工作;各单位、运输企业、有关职能股室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在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要立即向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要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指示精神,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舆情引导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局群工股、法规股相关人员,局所属单位相关人员。

职责: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要对从事道路、水路客运生产一线的驾驶、乘务人员对疫情的预防、消毒、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展板、多媒体显示屏等手段对公共场所群众进行疫情预防知识宣传,积极配合卫健、公安等相关部门做好旅客的疫情防控宣传,指导职工和群众以科学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强全系统人员和社会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及时处置各类网络舆情,回应公众正确面对疫情突发事件,理性做好疫情防控。

督查督办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局人教股相关人员。

职责:对交通运输各单位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疫情检查、应急响应、信息报送、舆情处置等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违反相关纪律规定的同志严格按照《中共南江县交通运输局委员会关于严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纪律规定的通知》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

五、疫情防范与应急措施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