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课期间教学质量提高措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网课期间教学质量提高措施方案1

一、网络教学提高学生专注度和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每次上课前必须在网络平台(比如:超星)上看相应的视频教学资料,时间不要设计过长,大约10~15分钟左右,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课要讲的一些主要内容。

而且学生看视频教学资料的时长要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因素。

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上课前有一定的时间预习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上网课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使网络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一些。

(二)考勤。

网络教学考勤与传统课堂上的考勤有本质区别,传统课堂上的考勤教师能见其人,闻其声,而网络教学课堂上,教师无法看到真人在不在网络课堂上,能看到的只有网络平台上的一个签名(当然这时也可要求学生开视频考勤,但也有学生会有不同的理由拒绝开视频)。

笔者采用的方法是:一是要求学生在网络平台(比如:腾讯会议)上签到,签到后,每个学生必须将其名字修改为:学号姓名。

但是采用了这个方式,你只能保证学生在平台上报到了,但网络授课时,他在不在电脑、手机、平板的前边听课是无法保证的。

二是课堂上随机不定时点名,此时要求学生打开视频,凡是在点名时没在屏幕前的学生视为违纪,并作记录,而且这个记录最终要与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挂钩。

点名的时间段不定,可以是上课开始,也可以是中间任一个时间段,或者要下课时进行。

每次随机点名的人数不要太多,以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

这样给学生极大的震慑,至少可以保证他在上课时要在屏幕前。

(三)每堂课前测试。

每堂网络教学课前,设置一个3~5分钟的时间段做一个开卷小测试,学生可以看书,可以看笔记,可以上网搜索,但时间最多只有5分钟,可以设置5~10题的选择或判断题,主要考察上一次课的重点或难点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掌握,该成绩要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

测试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教师上课教学进度和难度控制的一个参考依据,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不至于盲目教学,教与学脱节。

(四)被动问题回答。

为了提高学生在网络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制学生在屏幕前听课,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被动问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在屏幕前听课,要求凡是被点名点到的学生必须回答,而且回答问题答对加1分,答错扣1分。

(五)主动问题回答。

除了在课堂上设置被动问题外,再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主动问题,让学生抢麦回答,回答正确加分(分值视问题的难度系数可以设置为2分、3分甚至更高),回答错误不扣分。

让学生敢于在网络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

由于是网络教学,往往会发生在传统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敢于在网络教学课堂上积极回答主动问题。

(六)作业。

要求学生每一次把布置的作业做在作业本上,然后再使用拍照的方法把作业制成WORD(或WPS)文档提交,作业完成情况也要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而且以后疫情结束到校上课时,要上交纸质作业本。

用这种方法提交作业,可以有效地杜绝学生用复制粘贴的方法相互拷贝作业文件,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做电子作业的兴趣。

(七)每章后考试。

每章节讲授完毕,可以随堂用超星App进行20分钟左右的考试,出题最好是客观性的题目,比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这样学生考试完毕,马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在班上的成绩排名,频繁的测试和考试,会让学生对考试不再畏惧,对考试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期待感和成就感,由于是机器判分,也不会增加教师太多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采用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规范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希望还有好的方法的同行,能交流教学方法,共同提高,能圆满地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反映教学效果

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后,效果怎么样,针对一些关心的问题在网上用腾讯文档的收集表,收集了学生反馈的意见。

(一)预习效果调查。

由于学生在家上网课,拿不到学校上学期预订的纸质教材,给每个学生推送了pdf的电子教材和相应的视频教材。

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上课前都进行预习,预习时可以看电子教材,也可以看视频教材,但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效果更好,进行了网络调查,受访的学生有90人,52%的学生认为看电子教材的效果好,48%的学生认为看视频教材的效果更佳。

从得到的结果看,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的习惯不同,喜欢看书学习和看视频学习的同学的比例几乎相等。

(二)网络课考勤调查。

除了网络平台签名以外,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在屏幕前上课听讲,教师上课时,随时可能进行随机点名,也设计了一个网络调查问题,“你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有63%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效果较好,有30%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一般,只有7%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不好。

从得到的反馈结果来看,这种方法的效果还是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

(三)课前测试调查。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复习过上次课所讲内容,每次上课前都要进行3~5分钟的小测试,考察学生对上次所讲内容的消化情况。

对这个问题的效果怎样,也设计了一个网络调查问题。

有59%的学生反映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好,有38%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一般,仅有3%的学生反馈效果不好。

从得到的调查结果来看,这种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四)被动回答问题调查。

针对上课回答被动问题,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扣分,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在网上征求了学生的反馈意见,有39%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好,有31%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一般,有30%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不好。

从得到的结果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种方式还是有抵触情绪。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上网课时,开小差的人数可能比传统的在教室上课的人数要多一些。

这也更加坚定了在上网课时要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五)主动回答问题调查。

对于上网课时,回答主动问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有91%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好,有8%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好。

从得到的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方法还是比较认可的,支持在上网课时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六)作业调查。

对于作业,要求先还是做在作业本上,然后拍照制作Word文档提交,这种方式效果怎样?有46%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有3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有17%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好。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方法还是认可的,接受度较高。

(七)每章后考试调查。

对于每章上完后,进行随堂考试这种方法的效果?有50%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有43%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只有7%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好。

从反馈结果来看,还是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的,更加坚定了上网课时,采用这种方法。

三、探讨

大学生要不要像小学生和中学生那样在上网课时,让家长配合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人认为大学生毕竟是成年人了,如果再让家长来监督,学生反感较大,逆反心理较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完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采用这种方法,这一点在私下也调查了几个学生,大家普遍还是比较接受的。

网课期间教学质量提高措施方案2

一、做好教学管理的衔接

(一)优化线上教学策略,上好每节课

按照省教育厅部署,当前距高三、初三年级复学尚有一段时间,其他年级开学还将继续延迟,线上教学和辅导工作须继续实施。

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延期开学以来“互联网+教育”实施经验,继续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台运行维护,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模式。

要深入实践教育信息化2.0行动,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教学资源*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线上多样化课程资源供给,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学生线上体育、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二)准备充足教学用品,开学即上课

1.要组织学校在全面落实防疫物资储备的同时,重点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尤其要重视电子教学设备的全面检修和实验仪器的充分准备。

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保证每一所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

要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加强师生健康理念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好“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熟练做到返校学习期间的自我防护工作,尽快恢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

2.学校要指导家长积极关注*部门关于学生开学返校的信息,及时做好开学初的安排。

督促孩子收拾好行囊,储备好开学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整理好寒假作业,线上学习的笔记、作业等,以备开学返校后给老师检查。

对于线上学习期间常备的电子产品,开学后各校要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学生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影响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要适当增加纸质的练习、作业和教辅材料的使用,逐步消除学生因长期使用电子屏幕形成的视觉倦怠。

(三)制定校本衔接方案,加强活动管理

1.各县区要指导各校科*用学习通等*台,认真梳理各项学情数据,结合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和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校线上学习情况,并认真制定符合各校学情的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方案。

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指导,督促尽快进入正常教学轨道。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