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快递驿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快递驿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1
由于快递从发货到签收,经过了多个步骤多个地区,并与不同人员接触,最终进
入每一位顾客家中,因此快递站的防疫工作尤为重要。
防疫守则
1、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遵守配送规定,对快递站室内环境、配送车、快递
箱(盒)进行消毒。
2、快递站工作人员、配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定时进行体温测量。
3、在满足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提倡顾客前往自提柜拿取快递,减少人员接触。
4、提醒顾客收到快递后,应及时进行消毒。
5、做好相关防疫宣传工作。
站内消毒
1、站内完成清洁卫生工作后,应使用酒精消毒液、次氯酸消毒液等消杀产品进
行消毒。
2、摆放快递的架子应保持整齐干净,一日三次使用酒精消毒液进行擦拭进行消
毒。
3、垃圾桶内垃圾不要过分堆积,超过桶内容量2/3就应及时清理。
4、卫生间尤其应注意卫生消毒,原则上一天不少于2次清洁、消毒,卫生间内
废纸篓及时清倒。
5、每一项清洁消毒工作,应做好相关记录,有问题随时上报,及时解决。
6、快递站内严禁吸烟。
人员防疫
1、快递站工作人员、配送人员都应进行核酸检测,并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
记录,务必佩戴口罩、手套。
2、严禁去往风险地区,若曾与确诊病例或密切接触人群有过接触,应该及时告
知相关领导,并自觉在家隔离14天,出示医院相关检测证明,确认无异常后方
准许。
3、负责配送快递的人员应更加注意消杀工作,务必佩戴口罩、手套、眼罩、隔
离面罩,随身携带无醇免洗手消毒凝胶。
4、工作桌面应摆放无醇免洗手凝胶,供站内人员、顾客使用。
5、洗手间洗手台桌面应放置抗菌洗手液。
6、快递站门口设置检测台,顾客进入前应记录姓名、手机号、时间以及实时体
温。
快递消毒
1、普通快递:快递到达快递站后,卸车前先对车内进行喷洒消毒。
2、卸车后,应再次对车内做全面消毒,同时对每一件快递进行消毒。
3、应配合相关部门对冷链食品、海产品等相关快递加强检测,检查其相关检测
证明是否齐全合规。
防疫物品采购
1、安排专人,采购前对人员、需放置点进行统计。
2、所有采购产品须带有消字号。
3、采购产品供应厂商均需拥有一、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可参考唐派医疗。
4、供应厂商需具有医疗资质。
5、酒精消毒液、次氯酸消毒液、抗菌洗手液等消毒产品需具有国家专业检测报
告,杀菌率需满足99.9999%。
快递驿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2
为切实做好我服务站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秋冬季疫情风险,根据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并防”策略,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防控要求,持续深化市场防疫工作,围绕快递行业领域全链条、全覆盖,建立健全常态化应急防控机制,常抓不懈,有效防范秋冬季疫情风险,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
二、职责分工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快递小哥。
职责:
1.负责贯彻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宣传、培训,落实疫情防控有关措施。
2.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的规章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对营业环境、运营工具、人员的核酸检测监测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配合相关部门全面加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人员监测
1.强化环境的核酸检测。
结合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特点,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科学防治。
加强对本单位的环境抽样检测工作,二级应急防控状态下,每周抽检不少于两次;三级应急防控及日常状态下,每周抽检不少于一次。
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和从业人员症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冷链食品及其环境核酸检测呈阳,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2.强化从业及来访人员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等有关部门,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抽样核酸检测,新进人员必须进行核酸检测,留存核酸检测证明。
同时,做好日常健康宝登记,每日检测从业及来访人员体温,观察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全面强化环境消杀,强化各环节追溯管理
一是按照有关要求,配合疾控部门进行环境采样。
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环境卫生以及运营工具的消杀工作,同时避免过度消杀,防止对食品产生二次污染。
二是建立健全秋冬季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
落实主体责任,一旦发现问题货品,立即启动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开展问题溯源。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实名投递、无接触投放等各项制度,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对来源不明、不符合投递要求的物品要严肃查处,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封存、召回等处置。
(三)强化环境清洁卫生,宣传健康卫生习惯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
按照爱国卫生方案实施要求,对日常环境卫生工作常抓不懈。
进一步提升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公共卫生标准,建立“每日一清运、每日一消毒、
每月一监测、每月一评价”的日常保洁清洁制度。
二是加强环境卫生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条幅等宣传方式,使本单位从业人员养成佩戴口罩、手套、勤洗手、消毒的卫生习惯,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禁止带病工作,常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不吃生冷食品,注意消毒消杀,配合做好健康监测等。
四、防控措施
1.持续抓好“环境监测”、“核酸抽检”新进人员必检、消杀记录、宣传培训、应急预案等制度落实。
2.根据市疾控部门发布的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清洁卫生、通风、消毒、从业人员防护等指引,及时打印张贴进行学习,使疫情防控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3.管好2本基础台账,建立经营场所、运营工具管理档案和从业人员管理档案,动态掌握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生产经营场所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同时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流程和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以应急演练、消防演习等方式充分演练,确保本单位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的各项要求,以充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5.建立专职消杀员制度,加强对专职消杀员的日常培训,严格按照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重点场所、重要点位、设施设备、公共空间等区域的消杀工作,确保与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有关的要素全方位纳入消杀范围。
严格落实卫生清洁、消杀、场所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到开业一家、排查一家、消杀一家。
6.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利用“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上岗制。
从业人员上岗期间要按照防控指引各项要求,洗手消毒,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及时更换,保持清洁卫生;每日早、晚两次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对有发热持续咳嗽(干咳)、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必要措施。
7.要用好“两单”,即《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检查单》和《重点检查清单》,定期开展防疫自查和整改。
8.以小视频、宣传海报等多种方式,在生产经营场所等显著位置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提示所有从业人员和进入经营场所的顾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
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确保每一个经营场所有消杀指引、有消杀演示视频、有宣传材料。
加强对消杀、清洁、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应知应会能力和防疫工作质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做好饮食卫生。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有效遏制,秋冬季疫情出现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经营环境的监测,对输入本区的冰冻类、冰鲜类食品及其外包装强化防控措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一步压实应对生产经营场所突发疫情的报告责任、处置责任,形成责任明确、分工负责、协同处置、高效运转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二)充分演练,精细组织
充分把握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第一时间反应、果断坚决处置,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生产经营场所秋冬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明确流程、明确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以预设场景、沙盘推演等方式充分演练,确保参与单位和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的各项要求,以充分的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
(三)科学防控,常抓不懈
坚持疫情常态化实施的卫生清洁、通风、消杀、个人防护等防疫措施及食品溯源体系和预警体系,严格执行扫健康宝、测温、戴口罩、限流、一米线排队、通风等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安全。
快递驿站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3
坚定贯彻省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抓落实、第一时间抓摸排、第一时间抓管控,从严从快、从细从实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精准防控体系,筑牢防疫情输入交通防线,守好“交通中门”。
一、从严加强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健康监测。
从业人员上下班必须测温、亮码,每日健康监测。
工作期间严格佩戴口罩、手套。
二、从严加强快递物流车辆监管。
车辆进出场地必须登记,驾驶员测温、亮码,进出场地前后至少一次外表面消杀,装卸货物前后至少一次内空间消杀。
驾驶员、押运员必须佩戴口罩,不得和场站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
三、从严加强外来货物消杀。
货物收寄、装卸、派送前后必须严格做好外表面消杀。
对跨省、跨市的快递包裹加大外包装核酸检测频次,要求每10车抽检1车、每车采样不少于10份;对来自中高风险快递包裹必须单独分拣、存放。
作业场地、网点必须张贴温馨提示,引导消费者做好快递、货物开箱后的消毒和个人防护。
四、从严加强快递物流作业场地管控。
进出场地车辆、人员,必须测温、亮码、登记。
场地外环境,保持通风、每日消毒,对分拣区、装卸区和作业设备每日上下班前后必须各消杀1次。
五、从严加强道路客运管控。
客运班车、包车实行“点对点”运输,不得在中高风险地区上下客,停开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客运班线;禁止出租车、网约车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六、从严加强通航水域管控。
对14天内经停中高风险地区港口、在中高风险地区港口进行船员换班或人员上下、有船员健康异常的船舶禁止进入金华航区。
七、从严加强交通在建工程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