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方案精选6篇

2022-12-25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幼儿园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

做好幼儿园饮⾷安全⼯作,事关全园师⽣员⼯⾝体健康和⽣命安全。为防控⾷物中毒事件的发⽣,特制订以下应急预案

⼀、提⾼认识,加强领导。

1、成⽴以园长为组长、分管后勤主任为组长,总务处、德育科、医务室、

⽣活部、委组员。

2、幼儿园实⾏园长亲⾃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各成员具体落实抓,全园师⽣员⼯共同参与的格局。加强幼儿园⾷堂、服务部卫⽣的监管⼒度,加强从业⼈员卫⽣意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对防控⾷物中毒⼯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健康安全第⼀,责任重于泰⼭”的思想,全⼒抓好幼儿园⾷品卫⽣的监管。

⼆、加强卫⽣宣传⼒度。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物中毒卫⽣知识,提⾼全体师⽣员⼯的⾃我保护意识。充分利⽤⼴播、⿊板报、卫⽣⼩报、墙报、宣传窗、卫⽣委员培训、班队课等多种形式,⼴泛开展⾷品卫⽣法、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等宣传教育,防⽌病从⼝⼊;及时印发“预防⾷物中毒”、“预防肠道传染病”等健康教育资料,提⾼师⽣员⼯对预防⾷物中毒的认识,增强⾃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堂卫⽣⾃⾝管理。

1、严格按照教育部、卫⽣部关于《幼儿园⾷堂与学⽣集体⽤餐卫⽣管理规定》的要求,建⽴健全各项⾷品卫⽣管理规章制度。

2、严把⾷物操作各个环节,对⾷品采购、蔬菜进货、餐具清毒等把好索证、验收质量关。

3、保证饮⽤⽔质量安全。

4、对从业⼈员经常进⾏⾷品卫⽣教育培训,提⾼他们的卫⽣意识,做到持证上岗。

5、实⾏⾷物48⼩时留样、登记制度。

四、加强园园环境卫⽣的管理。

进⼀步搞好园园卫⽣的清洁⼯作,彻底清理园园内外及周边环境,不留死⾓。对师⽣公寓、教室、⾷堂、图书馆、厕所等⼈群聚集的场所进⾏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流通。园园环境卫⽣由清洁⼯⼈和各班划分包⼲,责任到⼈,按常规⼀⽇⼆次安排打扫、检查;各班卫⽣情况在每⽇公布栏公布;对园园、服务部、⾷堂内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应实⾏定期整改。

五、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

1、凡在园内发现⾷物中毒或疑似⾷物中毒病⼈的任何⼈,都要及时向园办、德育处或总务处报告,各处(办)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时间向园领导⼩组汇报。

2、领导⼩组应⽴即下令停⽌⾷⽤造成⾷物中毒或可能造成中毒的⾷品,⽴即封存造成中毒的⾷

品及其原料、容器、⼯具、设备。

3、幼儿园对有⾷物中毒症状及有明显或严重症状的学⽣应⽴即送往医院救治。

4、在⾷堂厨房事故现场实施警戒保卫。

5、委派幼儿园⼲部、教师去医院探视、安慰学⽣,并及时与患病学⽣的家长联系。

6、⽴即上报教育局和卫⽣局,并配合卫⽣监督部门的调查和取样⼯作。

7、⼀旦发现发⽣⾷物中毒事故,应⽴即停⽌⼀切⽣产和经营活动,封存所有⾷品及原料。幼儿园⾷堂⼯作⼈员应留在幼儿园,配合调查。如有证据证明或有理由怀疑有⼈投毒,应⽴即报警。

8、确认因⾷堂提供的⾷品造成学⽣⾷物中毒后,应根据卫⽣监督所的指导和要求,进⾏消毒、处理等⼯作。

9、全园教职员⼯应齐⼼协⼒,共同应对,确保应急⼯作有条不紊进⾏。

幼儿园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方案精选2

⼀、指导思想

提⾼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学⽣健康和⽣命安全放在⾸位。做好幼儿园卫⽣安全⼯作,减少学⽣群体性⾷物中毒事件的发⽣,保障师⽣的'⾝体健康和⽣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度,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园卫⽣安全⼯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幼儿园教育“健康安全第⼀,责任重于泰⼭”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的职责。幼儿园本着为学⽣和教师的⾝体健康的⽬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堂⾷品卫⽣⼯作管理,即适应对学⽣⾮正常中毒或疑似⾷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成⽴⾷物中毒预防应急⼩组

幼儿园成⽴应急⼩组,由幼儿园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队部和值⽇⽼师、⾷堂管理员等组成。具体情况是: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中毒⾷品;

2、采取病⼈排泄物和可疑⾷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对中毒⼈员进⾏救治;

4、及时将病⼈送医院进⾏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物及其有关⼯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四、⾷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1、及时逐级报告

⼀旦发⽣⾷物中毒,班主任或分餐⽼师应及时向园领导或园医报告,幼儿园则向市⾷品卫⽣监督检验所和象⼭区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有:发⽣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数及死亡⼈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物,病⼈吃剩的⾷物不要急于倒

掉,⾷品⽤⼯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的排泄物(呕吐物、⼤便)要保留,以便卫⽣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

幼儿园负责⼈及与本次中毒有关⼈员,如⾷堂⼯作⼈员、分餐⽼师及病⼈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所吃的⾷物,进餐总⼈数,同时进餐⽽未发病者所吃的⾷物,病⼈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烹调的⽅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4、对中毒⾷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物应⽴即停⽌⾷⽤。在卫⽣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物及时进⾏处理。对中毒⾷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品可⽤漂美混合消毒。⾷品⽤⼯具、容器可⽤1~2%碱⽔或漂美溶液消毒。病⼈的排泄物可⽤20%⽯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消毒。

五、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品及⽤具,并进⾏清洗消毒;

2、对微⽣物性⾷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物的餐具、容器、⽤具以及贮存⾷品的冰箱、设备,加⼯⼈员的⼿也要进⾏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物中毒,要⽤热碱⽔彻底清洁接触中毒⾷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六、防范措施

1、全⾷物中毒报告制度

幼儿园的⾷堂要认真贯彻执⾏卫⽣部⾷品卫⽣以及关于《⾷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泛开展预防⾷物中毒宣传教育

⼴泛深⼊的开展预防⾷物中毒宣传,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充分利⽤⼴播、⿊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传普及有关的卫⽣知识,提⾼⾷物从业⼈员和⼴⼤师⽣员⼯的卫⽣管理⽔平,减少⾷物中毒发⽣。

3、前期⼯作

(1)、⾷品原料进货关。幼儿园采购⼈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品卫⽣关。

(2)、严把⾷堂仓库关。幼儿园⾷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保管,责任落实到⼈,库房门⼝有明显标记,规定⾮⾷堂⼯作⼈员不的进⼊⾷堂库房。定期对库房⾥的原料进⾏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幼儿园⾷堂对餐具按规定进⾏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防⽌出现因交叉感染⽽引发的⾷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时。

A、⾷堂应对⾷品加强卫⽣管理,特别是⾁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品,要防⽌再⽣产加⼯和销售过程中污染。⾷堂⼈员要重视个⼈卫⽣,定期按规定进⾏⾝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堂⼯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作。

B、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品低温保藏的卫⽣要求贮存⾷品。防⽌⾷品腐烂变质。

C、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温灭菌,当⾁类⾷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

可彻底杀死沙门⽒菌。各餐的熟⾷品和剩饭,在销售或使⽤前必须充分加热。

七、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在⾷品加⼯、供应过程中或⽤餐时发现⾷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品。

2、在全园范围内树⽴⾷品卫⽣安全意识,时时警惕⾷物中毒事件的发⽣,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某⼀⾷品后,两⼈以上出现同⼀疑似⾷物中毒症状),及时报告救治,由初步检查确定,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物中毒,做好以下⼯作:

a对患病的师⽣进⾏初步诊断、治疗、护理。

b⽴即报告幼儿园安全⼯作领导⼩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c⽴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与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

d⽴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e收集相关病情信息、⾷物及原加⼯材料,协助卫⽣部门进⾏事件调查、处理。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