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的流程及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的流程及方案1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按照省市政府相关规定,为确保我公司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为了顺利的开展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明确职责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做到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整改,使本年度疫情防控工作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正常开展实施。
1、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明确责任
(1)由组长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指挥和管理。
(2)由副组长对全体职工进行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并演示口罩的正确戴法和洗手的正确步骤,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由各组员带领各自部门的职工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全面的消毒和安全隐患排查。
(4)由办公室主任对各部门进行新冠病毒防疫知识进行不定时的宣传,并安排门卫每天对进出厂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手部消毒和详细登记工作。
(5)全体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挥和调度,全力支持和配合上级领导单位的工作。
具体处置过程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1)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防止因处置不当而造成疫情蔓延事件发生,增强全员安全防护意识。
(2)疫情防控小组必须要将工作细化落实到各部门,扎实做好防风险、强管控、抓检测、广宣传等日常工作。
(3)公司必须全面摸清人员信息,掌握公司内在岗人员、返岗人员、隔离人员、解除隔离人员、典型症状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动态变化,做好底数清、情况明。
三、做好复工防护物资准备,做好工作场所防控
1、我公司按照哈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统一安排返岗职工,制定返岗计划,严把员工入口关,详细了解拟返岗员工近期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
2、根据员工数量和防控要求,准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包括不少于两周的口罩、消毒液等,配备快速体温检测仪,并建立库存和使用台账。
3、每日由公司后勤部对公司综合办公楼进行全面卫生打扫和消毒,在办公楼门口、卫生间、食堂、等主要场所摆放手部消毒剂。
由各部门领导组织各自员工对班组进行卫生打扫和消毒。
4、建立全员体温监测制度,在人员进入厂区时,对全员测量体温并及进行健康询问,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应阻止其进入工作场所,每日对全体人员实施不少于两次体温监测。
5、加强进出人员和车辆登记管理,尽量减少非本公司人员和车辆进入厂区,确因工作需要的,应对进入人员规范监测体温、来源地询问、工作单位、有无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经过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
6、公司会议室、办公室、食堂等场所每天应保持开窗通风,做好员工个人防护,员工在厂区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及防护用品,养成勤洗手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衣袖等遮挡。
7、严禁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引导员工在厂区上下班和使用通道、楼梯、吸烟区时有序排队,保持适当间距,吸烟时不与他人交谈。
减少召开会议,需要开会的要缩短时间、控制规模,保持会议室空气流通,员工集体xx原则上每间不超过6人。
8、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加强原材料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后厨及采购人员上岗检测、登记、穿着和佩带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食堂工作人员办理健康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职工用餐时适当延长食堂供餐时间,尽量错峰就餐、禁止交谈,分散就餐,要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9、规范垃圾收集处理,在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10、强化防控宣传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培训,利用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防治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增强防护意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同时要引导返岗人员关注权威发布,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随便听信、转发非官方媒体发布的虚假疫情消息。
总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民之战,各领导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引领职工在疫情应对上不“麻痹”、不“侥幸”、不“焦虑”,出“实招”“硬招”防止出现掀开“护心口罩”随处“裸跑”的现象,真正当好职工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疫情期间办公室消毒的流程及方案2
一、操作流程
1.先清洁。
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应先彻底清洁,移去不用的物品等。
2.关闭门窗,撤离人员。
3.测量室内面积或体积,配置消毒液。
4.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消毒人员戴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橡胶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
5.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施药方法。
6.对所需消毒对象进行消毒。
施药时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由里到外、自上而下、由左到右进行喷雾。
7.作用1-2小时后开窗通风。
8.做好消毒工作记录。
二、施药方法
(一)普通喷雾消毒法
用普通喷雾器(如各种农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喷洒液体雾粒直径多在100μm以上。
1.适用范围。
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
2.使用要求。
到达疫区或疫点后,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喷洒量可依据表面的性质而定,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表面至全部湿润为度。
3.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它不需消毒的物品收迭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1.适用范围。
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
2.使用要求。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消毒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去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
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应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应使用可靠的喷雾器。
(三)擦拭消毒法
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
2.使用要求。
用干净的布或其它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3.注意事项。
不耐湿物品表面不可使用该方法;擦拭时应防止遗漏;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应适时更新消毒液;
(四)浸泡消毒法
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
2.使用要求。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
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3.注意事项。
使用可连续浸泡消毒的消毒液时,消毒物品或器械应洗净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液中。
(五)熏蒸消毒法
指一定密闭空间如密闭的房间或专用消毒柜(或箱)与消毒袋中,用消毒剂气体(如环氧乙烷)对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对医疗器械、衣物、书籍、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畏湿怕热和怕腐蚀物品、器具实施消毒与灭菌。
甲醛熏蒸消毒不适用于包装物品及精密仪器等怕腐蚀物品的消毒。
(六)粉剂喷洒消毒法
用喷粉器或人工撒布消毒粉剂进行消毒。
适用于空气相对湿度>90%时的潮湿地面和含露珠的低矮植物。
喷洒粉剂消毒应在风速2.0m/s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个人防护。
三、常用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浓度
(一)含氯消毒剂
1.种类。
如漂白粉、次氯酸钠、三氯异氰脲酸钠、84消毒液等,有粉剂、片剂、溶液等。
2.常用浓度。
500-1000mg/l有效氯,作用时间1小时,用量100-300ml/m2。
(二)含溴消毒剂
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卤素500mg/l~1000mg/l的溴氨海因溶液。
作用1h,用量100ml/~300ml/m2。
(三)过氧化物消毒剂
5g/l过氧乙酸作用1h,用量100ml/m2~300ml/m2。
(四)含碘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含碘消毒剂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菌繁殖体、病毒污染的手和皮肤的消毒处理。
手消毒。
5g/l有效碘的碘伏,擦拭2遍,作用1min~3min。
皮肤消毒。
2g/l~5g/l有效碘的碘伏,或20g/l有效碘的碘酊,擦拭2遍,作用1min~3min。
(五)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季铵盐类消毒剂可用于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
使用剂量为2g/l,作用时间为15min。
(六)胍类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胍类消毒剂可用于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
使用剂量为2g/l~5g/l,作用时间为10min~15min。
(七)醇类消毒剂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