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5篇

2022-12-26 作者:李江南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现提出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培训、落实“四早”,严控院内感染

1.加强社区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建立底线思维,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持续做好医务人员全员无死角防控知识、技能和政策培训。

2.严格预检分诊。详细询问就诊患者病史和接触史,开展早期流行病学调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探头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诊。

3.做好发热筛查。所有进入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员做到“进门测体温”,引导可疑症状者,按照规定就近诊疗,做好登记和追访,形成闭环管理。

4.严控院内感染。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机构环境整治、强化日常消毒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常态化防护措施,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落实“一米线”,科学设计诊疗流程,引导患者候诊、排队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采取分时段就诊、全预约诊疗模式。

二、高标准管控,落实高风险人员管理

5.做好密切接触者、境外返京人员、湖北武汉返京人员、治愈出院患者的管理与健康监测,真实准确掌握上述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准确获取发热、咳嗽、咽痛等相关症状信息。

6.落实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观察期满后告知工作,回到社区(村)后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观察,指导其家庭成员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健康状况。

7.提高工作精细度和敏感度,要注意捕捉细微异常信息,发现密切接触者、入境返京人员等重点人员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可疑症状,要及时果断按照规定流程引导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做好追踪随访,形成闭环管理。

8.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优势,为有需求的治愈出院患者、密切接触者、境外返京人员、湖北武汉返京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三、落实群防群控,强化沟通协同

9.强化街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防联控机制,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作用。

10.落实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发挥家庭医生团队长的作用,提高村(居)委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传染病防控等能力。

11.发挥社区防控小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发现异常症状要快速果断处置,并第一时间报告情况。

四、加强易感人群保护,做好复工复产复学防控指导

12.加强辖区老年人、慢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提高此类人群防病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防病方面的积极作用。

13.加强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普及,提示风险,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减少聚集的生活习惯。

14.做好辖区内学校复课的防疫指导,督促复课学校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的回访与监测工作。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相关人员的消毒和防护知识培训,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15.加强责任范围内的集体单位、楼宇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导,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16.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中小学、幼儿园相关人员的消毒和防护知识培训与考核,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五、排查风险、堵塞漏洞,做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准备

17.阶段性梳理风险点,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18.做好境外(外埠)返京、异常症状患者门诊登记,健康追访、出院患者管理等常态化重点工作记录,工作要留有痕迹,做到可追溯,可验证。

19.做好常态化防控所需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20.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熟练掌握穿脱隔离衣等防护技能,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履行相应任务,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严控院内感染。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

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

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

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三、社区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和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院就诊。

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登记,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自测体温两次,并将体温和健康状况每天下午4点前向社区报告,主动居家隔离14天。

街道办事处每天下午5点前将汇总报表(附件2、3)报崂山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金宏。

体温超过37.3℃立即电话报告社区,社区要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报告。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安排120救护车转运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将信息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资准备:社区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6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消毒。

1.密切接触者管理:充分发挥社区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应明确集中观察场所。

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更加灵敏的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

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2.消毒:社区要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三)社区传播疫情

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8项措施,以及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2项措施。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