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营业网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银行营业网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了指导各级机构快速、科学、妥善处置在营业网点或办公场所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总行根据《昆仑银行疫情防控安全管理手册V2.0》、《昆仑银行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导方案》等内容,编制本应急预案。
1.基本原则:
各级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央及地方防疫政策规定,以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兼顾对外金融服务保障,确保基本业务和服务的连续性。
2.组织架构:各级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管理,完善组织架构,明确主体责任,细化处置流程,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在各级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快速、科学、妥善处置疫情突发情况。
3.名词解释:本预案所指分行包括所有分行级机构,简称分行。
营业网点是指面向社会客户对外营业的支行、营业部等,简称营业网点。
办公场所分为一般性办公场所和必须接入我行生产网及相关业务系统进行账务和业务处理的机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各级清算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事后监督中心等,以下统称业务处理机构。
营业网点疫情的应急处理
一、接报到访客户为确诊患者
当营业网点接报曾经到访过的某客户为新冠病毒确诊患者后,应组织该营业网点参照以下步骤处理:
1.全体人员排查:立即对网点工作人员(包括保安、保洁员等,下同)进行全面排查,确认是否有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
2.密切接触者确认: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调阅监控录像等方式,迅速确定与该患者有过接触的网点工作人员,特别是密切接触者。
3.人员隔离或临时停业:按照当地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立即至少对密切接触者本人进行隔离观察14天,并向总行报备;视情况严重程度,还可申请营业网点的临时停业,并安排员工按照当地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隔离观察14天。
4.营业安排调整:分行在接到营业网点临时停业的报告后,应主动向当地监管机构和总行报备。
对于有多个营业网点的分行,应积极协调辖内其他未受影响的网点继续对外提供金融服务,并做好营业时间调整的报备和公示工作。
对于仅有(或仅存)一家营业网点的分行,在该营业网点临时停业后,须确保清算中心有相关业务人员留守,能够正常处理日常结、清算业务。
5.网点消毒:组织该营业网点实施全面消毒,包括网点内的各类自助设备、终端机及外设、各类办公文具、家具、地面、墙壁、门把手、卫生间等。
6.其他:按当地防疫部门和总行的有关要求,做好隔离后跟踪、解除隔离、返岗复工等相关工作。
二、接报工作人员为确诊患者
当营业网点接报内部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后,应组织该营业网点参照以下步骤处理:
1.临时停业及报告:立即要求该营业网点停业,并按照当地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向当地防疫部门、有关单位和总行防疫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属地监管机构和总行进行网点临时停业报备。
2.隔离观察:该网点工作人员须立即按照当地防疫工作的要求进行严格隔离观察。
同时,与上述被隔离观察员工曾经有过密切接触的分行辖内人员也应视具体情况按照当地防疫工作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3.密切接触者排查:根据当地防疫部门有关要求,通过登记信息、业务传票或视频监控等方式,协助确定与该名患病员工曾经有过密切接触的客户以及行方工作人员。
4.全辖机构消毒:组织辖内各级机构对所有营业网点及办公场所再次实施全面消毒,包括网点内的各类自助设备、终端机及外设、各类办公文具、家具、地面、墙壁、门把手、卫生间等。
5.营业安排调整:同接报到访客户为确诊患者部分的第4条。
6.其他:按当地防疫部门、监管机构以及总行的要求,做好隔离后跟踪、解除隔离、返岗复工和重新恢复对外营业等相关工作。
三、发现工作人员有疑似症状
参照第四部分办公场所通用处置流程的有关步骤处理。
办公场所防疫常态化准备工作
一、业务处理机构
作为我行重要的中后台业务支持保障部门,各业务处理机构肩负着保障我行基本业务、基础服务平稳运营的重要职责,常态化做好以下准备:
1.临时办公场所:总、分行应协助上述业务处理机构在原办公场所以外(其他城市,或不位于同一建筑内,或相对远离原办公场所的其他楼层)尽快建立临时办公场所。
各级信息科技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须配合做好设备配备、网络搭建和系统调试等工作,确保在出现极端情况时,可迅速切换至临时办公场所。
2.人员分组值班:总、分行应协助和指导上述业务处理机构做好人员的分组排班工作,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和风险防控的标准进行分组,尽可能实现各组人员互不交叉,且任意一组人员均可肩负起保障基础业务运营的职责。
对于人员数量不足的业务处理机构,应提前谋划并做好人员的调岗工作。
3.工位安排:发生疫情期间,应组织各业务处理机构工作人员尽可能分散就坐,并按照全行疫情防控的统一要求做好开窗通风、消毒、身体状况监测等工作。
如有员工患其他具备传染性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感冒、流感、诺如病毒等),应立即安排该员工隔离休息,避免交叉传染,最大限度保证其他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一般办公场所
一般性办公场所应在楼宇内提前设立独立的隔离场所。
隔离场所内配备相应的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确保被隔离人员与外部的有效隔离。
隔离场所由所属机构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维护。
办公场所疫情的应急处理
一、办公场所通用处置流程
办公场所范围内发现或接报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呼吸困难等)或有确诊的人员,应按以下步骤处置:
1.办公区域隔离:立即启用独立隔离场所,并对该患病员工及其同办公区域内的密切解除者分别进行隔离。
在患病员工被转移或离开办公场所前,或被隔离人员确认可解除隔离前,要对其所需经过区域进行封闭。
2.密切接触者排查:立即排查并协助确定与该名患病员工曾经有过密切接触的其他所有人员。
3.报告和通知:根据当地防疫部门的有关要求,立即向当地防疫部门、有关单位及总行防疫领导小组报告,通知患病员工家属,并及时将患病员工通过安全方式转移至定点医院。
4.场所彻底消毒:移交、撤离或解除隔离后,须对该患病员工所处的办公场所、隔离场所以及所经的过区域全面彻底消毒后再开放使用。
5.其他:按当地防疫部门、监管机构以及总行的有关要求,做好隔离后跟踪、解除隔离、返岗复工等相关工作。
二、业务处理机构处置流程
在办公场所通用处置流程的基础上,如业务处理机构发现内部工作人员为新冠病毒疑似或确诊患者后,还应采取以下步骤:
1.启用异地办公场所:当发现员工被感染后,应立即启用临时办公场所,保障业务和服务的连续性。
如因条件所限无法迁移至临时办公场所的,应对该办公场所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对必须进入该场所进行业务处理的其他员工进行个人防护的全面升级,确保员工至少配备护目镜、N95级别口罩、手套、头套等,有条件的还应配备防护服。
2.人员分组隔离观察:当发现员工被感染后,与该员工同组的所有人员须立即按照当地防疫部门的工作要求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
与上述被隔离观察员工曾经有过密切接触的分行辖内其他人员也应视具体情况按照当地防疫工作的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3.其他:按当地防疫部门、监管机构以及总行的有关要求,做好隔离后跟踪、场所消毒、解除隔离、返岗复工和重新启用原办公场所等相关工作。
员工家属为疑似或确诊患者
如辖内员工家属(或共同生活的密切接触者)被当地防疫部门追溯并通知进行隔离观察,或被认定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则应安排该员工立即按相关防疫要求进行隔离观察,并组织该员工所属机构比照第二部分接报到访客户为确诊患者的有关内容进行应急处理。
附则
以上为疫情防控的基础参考标准,各级机构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属地防疫的.政策规定和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在确保基本业务连续性和风险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对上述疫情防控手段进行升级,最大限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银行营业网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做好全行营业网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员工和客户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营业网点正常开展工作,根据省、市行《关于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行营业网点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新冠的防控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控意识。
2、坚持预防为主,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3、建立快速反应报告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交叉感染与蔓延。
二、组织领导
1.成立新冠防控工作小组,由行长担任工作组总指挥,对经营场所防控及复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各岗位负责人任组员,协助组长做好各项统筹协调工作,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2.落实专门的新冠防控管控人员和工作组,各项职责分配到人,实现网格化管理。
3.整个分行以部门为单位,形成部门防控负责人形式,按部门分管;部门防控负责人配合防控工作小组完成部门内的防控工作;同时负责本部门员工健康、卫生、行为的日常监督;当部门内出现突发情况时,部门防控负责人第一时间通知防控工作小组,做好应急处理。
三、具体措施
(一)营业前准备工作:
1、全面进行营业网点及自助设施防疫消毒。
开门网点每天至少2次(上午上班前一次,下午上班前一次)要对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办公设施、自助设施进行全面防疫消毒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柜台、门把手、填单台、座椅等),消毒和清洁情况要全面做好记录,明确时点和责任人,确保后续可查,对已消毒区域张贴已消毒提示。
2、加强清洁通风换气。
各网点已配备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设备的必须全天开启,确保空气清洁,营业结束关机断电。
3、加强员工日常体温检测(包括保安、保洁人员等)。
对外开门营业的网点,员工要保证每日至少检测2次体温(上午上班前一次,下午上班前一次),并按支行要求记录检测情况。
4、营业室内配备防疫用品。
营业网点要在客户等候区或便民服务柜摆放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用品;营业人员一律配戴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勤洗手,少聚集,自觉加强自身安全防疫。
银行营业网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分公司经理
组员:项目负责人
职责:组织领导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使应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向客户单位、疾控中心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协同有关卫生部门做好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
2、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分公司经理
副组长:项目负责人
组员:项目各级管理人员
工作职责:组织指导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预防、控制、检查及有关情况收集,把各种信息及时报送给客户单位。
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二、健全制度防控有力
1、责任制度:各分公司经理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项目经理为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责任人的工作,承担相应的防控责任。
2、疫情报告制度:对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传染病疫情(如新型冠状病毒、SARS、手足口病、疑似血吸虫、艾滋病、狂犬病、禽流感、流脑、流感、甲肝、乙肝、麻疹、二号病、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各个项目要立即通报给责任报告人和客户负责人,同时将病人实行隔离,立即通报区疾控中心、客户办公室,并由疾控中心对其进行诊断检查,如确诊为传染病,将按疾控中心的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晨检制度:每日早接时间,对责任区内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做好个人清洁卫生的检查,如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给责任报告人,并做好记载。
4、缺勤登记制度:做好缺勤的登记,弄清缺勤的原因,如遇缺勤人员与传染病相似的病症,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应立即核实患病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必须具有医院病情证明,才能允许返岗。
5、就诊登记制度:做好就诊登记,凡发现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登记在册,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
6、值班制度:行政人员按照要求切实认真做好值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要做到信息24小时畅通,做到随时能联系。
7、传染病预防宣传制度:利用讲故事、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方式及时对员工、业主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8、清洁制度。
每天进行清洁扫除,坚决不留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9、责任追究制度:对疫情有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者的责任。
10、员工不能执行本预案为严重违纪行为,应予以解决劳动合同,并不予补偿,业主人员不能配合被预案执行,应上报主管单位处理,第三方不能配合预案执行,应告知客户及相关政府机构处理,如遇情急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强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等待上级机关处理。
三、传染病预防措施
1、要客户、员工等人员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报告校医。
2、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3、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人群集中的场所须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窗户必须经常打开,如发现疫情,尽量自我隔离,不参加各种聚会,必须要外出时应佩戴医用口罩,或者N95型口罩。
4、常触摸的物品和器械,如桌椅凳子、玩具等要进行定期消毒并做好登记。
5、洗手池旁应备肥皂,洗手后一人一巾。
6、大型室内集体活动或会议应注意场地空气流通,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