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1
_月1_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并检验各级防空防灾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经过主任办公会议的研究,决定于_月1_日组织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并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具体方案:
一、活动目的
1、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2、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3、提升街道、社区人防机构组织应对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指挥能力;
4、检验社区疏散方案的可行性。
二、活动内容
(一)、防空防灾警报试鸣
1、试鸣时间:_月1_日14:28—14:38;其中14:28—14:31鸣防灾警报信号,14:35—14:38鸣空袭警报信号。
2、试鸣方法:全市统一试鸣,通过防空防灾警报器、电视、广播、公共通信、网络等形式同时发放警报信号。
(二)防空防灾知识宣传
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图板巡回展示,并向市民发放防空防灾宣传资料。制作防空防灾知识多媒体在市区城市广场电子屏滚动播放,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组织疏散演练
1、参加演练单位:市人防办将组织迪荡街道剡溪社区、府山街道水沟营社区居民及昌安实验学校、元培中学、蕺山小学学生开展疏散演练。市属其他街道人防办需组织至少1个社区开展疏散演练。市区有关中小学应根据情况自行组织疏散演练。各区、县(市)至少要组织一个社区、一所学校开展疏散演练活动。
2、演练重点
(1)社区疏散组织指挥程序;
(2)疏散引导员熟悉职责及引导方法;
(3)居民疏散编组及行动。
3、演练时间:_月1_日14:28至14:38分(与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同步实施)。
4、演练方法:根据社区疏散方案,采取就近就便原则,可疏散至附近防空地下室或疏散集结地,原则上不组织往疏散场所疏散。
三、组织领导
四、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
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各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人防参与社会管理、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全市人防系统要高度重视,将“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作为当前主要工作,谋划好、组织好。
(二)要精心准备
根据市人防办的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准备工作。要将问题想得复杂一些,将工作做得细一些,将方案做得实一些。要认真检查各种警报发放设备,确保完好率,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各区、县(市)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参加疏散演练的社区要制定确实可行的疏散方案,市属社区、学校参加疏散演练的疏散方案需在_月_日前报市人防办备案。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_月1_日前完成。
(三)要严密组织
严格遵守警报操作规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警报发放工作“零失误”。社区、学校疏散演练时要指定指挥员、引导员、安全员等,确保疏散群众的安全。
(四)要做好保障
市本级活动经费由市人防办和社区民防工作站共同承担。市人防办将统一制作并下发活动疏散引导牌和疏散引导员袖章,其他器材由街道、社区自行解决。
(五)要及时总结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和新闻记者接待采访工作,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保存。各社区要做好居民疏散的录像、摄影工作。各地需在_月1_日12时前将活动总结报市办。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2
各中小学、幼儿园:
今年_月1_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按照市县教育局的规定,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增强全镇师生及幼儿的应急法制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助能力。为了让_月_日至1_日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周”活动更加深入人心,特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此次宣传周活动是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省、市、县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此,__镇中心校成立了由中心校长张__任组长的“关于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周__、周__、张__、畅__、周__、张__、张__。同时成立了活动办公室,由畅国良担任办公室主任。全镇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确保此项活动能够落地生根。
二、突出重点 统筹安排
_月_日和_月_日,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分别召开了动员会和座谈会,邀请了骨干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会上宣传了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刊物等宣传渠道,广泛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知识,让每个师生都树立起防灾减灾和科普的新理念。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我们特聘请了省消防总队的专家来指导,并组织了消防演练。在活动周期间,全镇中小学组织师生收看了有关防灾减灾及自救互助知识讲座,并进行了应急演练。
三、宣传到位 措施得力
1、各中小学要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如校园内显示防灾减灾知识等内容,且书写规范、布置合理。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周活动,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2、学校设有宣传栏和阅报栏,要求书写(张贴)规范,内容健康、紧扣活动主题,并能及时更新。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刊物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防灾减灾以及自救互助知识,树立“安全重于山、责任大于天”的忧患意识。
4、各中小学要组织师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防汛法》、《食品安全法》、《防震减灾法》、《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5、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注重收集活动典型,做好活动记录,保存活动影像资料,做好活动的上报与存档工作。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3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周x上午。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确保学生在地震中的安全。当主震结束后,进行疏散,将学生集中到预定地点,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均为哨声。
防震警报信号为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应迅速采取应急避震措施。
地震主震结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为两个长哨声,代表学生可以开始有序疏散,通常在发生地震后约x分钟。
学生听到哨声或广播后,应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程要求在x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为钟声。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的基本程序如下: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x分钟)
主要向学生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以及应急疏散的注意事项。
2、地震避险(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避难场所,保护自己的安全。
3、应急疏散(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时,全体师生应迅速有序地前往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并继续做护头动作,确保安全。
4、演练总结(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时,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进行总结。总指挥总结完毕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4
一、演练目的:
1、通过紧急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疏散知识。
2、提高师生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避险和自救能力。
3、增强师生的应变能力,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的能力。
二、演练对象:
良浩小学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__年_月1_日下午
四、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紧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以确保演练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五、演练内容:
1、紧急疏散;
2、安全撤离。
六、实施过程:
1、正式演练前准备工作:
(1)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紧急疏散知识,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动作要领:
①演练开始时,教师喊:“紧急疏散!”,学生迅速做好紧急疏散准备。紧接着教师喊:“按顺序安全疏散!”。
②约1分钟内,学生迅速按照出操队形排好队。
③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出操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全体师生在教室里,校长进行最后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在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就地避险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是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
号令: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第一次号令表示紧急情况发生,要求就地避险(请同学们立即蹲到桌下别动);第二次号令表示险情已过,要求各班根据广播安全有序撤离。
(2)学生回到各自教室
3、正式演练:
(1)紧急疏散:
听到第一次号令后(通过广播传达),按上述动作要领的要求,教师迅速指挥学生撤离。
(2)安全撤离:
听到第二次号令后(大约2分钟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撤离,依照出操的顺序,安全而有序地通过楼道,集结到操场指定位置上(按照联合晨会的形式排列)。
七、演练结束
请班级教师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按顺序向校长报告:----班紧急疏散完毕,全部安全撤离。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5
一、演练目的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园所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以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撤离,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幼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幼儿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
演练将于20__年_月1_日下午举行。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熟悉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教师还需要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教师要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的练习,不是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需要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在演练过程中,幼儿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幼儿需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在台阶上推拉、冲撞、拥挤。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1
_月1_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并检验各级防空防灾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经过主任办公会议的研究,决定于_月1_日组织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并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具体方案:
一、活动目的
1、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2、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3、提升街道、社区人防机构组织应对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指挥能力;
4、检验社区疏散方案的可行性。
二、活动内容
(一)、防空防灾警报试鸣
1、试鸣时间:_月1_日14:28—14:38;其中14:28—14:31鸣防灾警报信号,14:35—14:38鸣空袭警报信号。
2、试鸣方法:全市统一试鸣,通过防空防灾警报器、电视、广播、公共通信、网络等形式同时发放警报信号。
(二)防空防灾知识宣传
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图板巡回展示,并向市民发放防空防灾宣传资料。制作防空防灾知识多媒体在市区城市广场电子屏滚动播放,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组织疏散演练
1、参加演练单位:市人防办将组织迪荡街道剡溪社区、府山街道水沟营社区居民及昌安实验学校、元培中学、蕺山小学学生开展疏散演练。市属其他街道人防办需组织至少1个社区开展疏散演练。市区有关中小学应根据情况自行组织疏散演练。各区、县(市)至少要组织一个社区、一所学校开展疏散演练活动。
2、演练重点
(1)社区疏散组织指挥程序;
(2)疏散引导员熟悉职责及引导方法;
(3)居民疏散编组及行动。
3、演练时间:_月1_日14:28至14:38分(与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同步实施)。
4、演练方法:根据社区疏散方案,采取就近就便原则,可疏散至附近防空地下室或疏散集结地,原则上不组织往疏散场所疏散。
三、组织领导
四、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
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各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人防参与社会管理、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全市人防系统要高度重视,将“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作为当前主要工作,谋划好、组织好。
(二)要精心准备
根据市人防办的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准备工作。要将问题想得复杂一些,将工作做得细一些,将方案做得实一些。要认真检查各种警报发放设备,确保完好率,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各区、县(市)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参加疏散演练的社区要制定确实可行的疏散方案,市属社区、学校参加疏散演练的疏散方案需在_月_日前报市人防办备案。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_月1_日前完成。
(三)要严密组织
严格遵守警报操作规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警报发放工作“零失误”。社区、学校疏散演练时要指定指挥员、引导员、安全员等,确保疏散群众的安全。
(四)要做好保障
市本级活动经费由市人防办和社区民防工作站共同承担。市人防办将统一制作并下发活动疏散引导牌和疏散引导员袖章,其他器材由街道、社区自行解决。
(五)要及时总结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和新闻记者接待采访工作,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保存。各社区要做好居民疏散的录像、摄影工作。各地需在_月1_日12时前将活动总结报市办。
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合集2
各中小学、幼儿园:
今年_月1_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按照市县教育局的规定,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增强全镇师生及幼儿的应急法制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助能力。为了让_月_日至1_日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周”活动更加深入人心,特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此次宣传周活动是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省、市、县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此,__镇中心校成立了由中心校长张__任组长的“关于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周__、周__、张__、畅__、周__、张__、张__。同时成立了活动办公室,由畅国良担任办公室主任。全镇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确保此项活动能够落地生根。
二、突出重点 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