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处理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处理方案1
为积极应对“应检尽检”人员中可能出现新冠核酸阳性的突发情况,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做到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要求和目标
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统一指挥,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统筹全院医疗卫生资源,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做到“早、小、严、实”,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防治疫情蔓延。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应检尽检”工作中筛查出阳性人员情形。
诊疗过程中发现的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环境监测发现阳性结果等情形均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三、预警机制
1、对医院应检尽检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精准筛查,一旦出现阳性结果立即上报。
2、患者、陪人、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的`日常健康监测管理,鉴别排查新冠相关症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
3、发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病房哨点作用,提高疫情相关信息的研判能力,实现多点预警。
四、组织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机构,全权负责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协调全院各科室、疫情防控各工作组之间的联动配合。
核酸检测实验室一旦发现核酸阳性标本,上报指挥部,迅即启动应急响应,快速从常态化机制到应急模式的平急转换。
五、应急处置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原则,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确认阳性人员。
检验科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发现应检尽检人员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情况时,立即联系核酸采集处值班人员,追溯混检人员信息,通过单采单检进一步确定阳性人员。
同时电话通知指挥部、检验科主任、阳性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
若阳性人员为住院患者或陪人,需联系病房主任、护士长。
周围环境检测阳性立即通知院感科。
(责任科室:检验科、核酸采集处)
2、区域封控。
指挥部接到电话,上报院领导,经院领导同意,按照“接报即查、先管后筛”的原则,保卫科安排安保人员对阳性人员所在楼层(楼宇)实行暂时封控管理,要求“只进不出”。
严格限制风险人群和风险区域人员流动。
医院其他人员暂时原地隔离。
若阳性人员为病区患者或陪人,需将阳性人员转移到缓冲病房;若阳性人员为发热门诊患者,发热门诊即刻停诊并封控管理,将患者安置在单间隔离。
病区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对其他患者陪人做好解释、安抚工作,限制其活动范围。
(责任科室:医务部、护理部、保卫科)
3、信息报告。
按照“逢阳必报、逢阳即报”的原则,医院公共卫生科2小时内完成疫情信息网络直报。
医院指挥部立即向院领导、东昌府区卫健局、东昌府区疾控中心报告,指挥长向聊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医务部)
4、人员转运。
指挥部通知确诊隔离病房工作人员到岗,按防护要求着装,按照指定路线,将阳性人员转运至隔离病房进行隔离(单人单间隔离)。
(责任科室: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
5、医疗救治。
患者转移到确诊隔离病房后再次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复检阳性后按相关规定送省疾控中心开展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同时完善血常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胸部CT等相关检查。
医疗救治专家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明确诊断,制定诊疗方案,公共卫生科2小时内完成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疑似、确诊、无症状感染者)。
(责任科室: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公共卫生科)
6、流调追踪。
主管护理人员、隔离病房接诊医护人员或(和)流行病学调查组(公卫人员)进行初步流调,评估疫情传播风险,经院领导及专家组商议后初步确定封控区域。
东昌府区疾控中心人员2小时内到达现场,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判感染来源、传播链条及污染范围,同时判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明确需实施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的范围。
指挥部启动全院人员核酸检测方案。
(责任科室: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公共卫生科)
7、集中隔离。
8小时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按相关规定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一般接触者按市疫情防控最新相关政策执行。
新冠患者所在楼层按照隔离病房标准封闭管理14天。
(责任科室:医务部)
8、消杀。
疫情发生2小时内指挥部安排消杀组成员对全院环境进行消毒,对发生疫情的科室的环境以及患者活动区域进行重点消毒,阻断传播。
(责任科室:消杀组)
9、后勤保障组负责封控过程中餐饮、生活物品、车辆等服务,安排保卫科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责任科室:后勤保障部、院务部)
0、信息发布,舆论引导。
宣传科发布聊城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停诊等公告,5小时内公布真实疫情信息,封控期间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责任科室:宣传科)
六、预案终止
至疫情传播风险、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末例确诊病例发病后14天内无新的病例出现,环境得到有效消毒,聊城市疫情指挥部组织相关专家对疫情发展态势及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预案终止。
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处理方案2
当医疗机构内发现阳性感染者,在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由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一、病例发现报告
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立即同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领导报告。
同步了解病例基本情况、是否仍在医院内。
若阳性病例仍在医院内,重新采样、复核;若阳性病例不在医院内,报疾控部门安排属地追阳、采样和检测复核,医院追踪检测结果。
二、应急处置(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
(一)隔离转运感染者。
立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地隔
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非抢救生命等特殊医疗救治需要禁止离开隔离区域。
请示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二)封控区域、管控人员。
一是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院感、流调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
二是根据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就地做好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区域就地静止,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三)四类摸排。
门诊部查实出诊情况;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调取扫码、缴费等相关信息,掌握感染者在医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防护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进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
1.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相关区域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依次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和空调通风系统消毒清洗,再次采样、检测。
2.区域核酸检测。
检测要确保区域,建议双采单检,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
3.封控区域接续诊疗和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病情不允许出院的住院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病情不允许转运的住院患者,在医院隔离病房单人单间(必须具备独立洗手间)继续治疗;病情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出院转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和各类陪人,转集中隔离点。
一般接触人员:人事部门做好通知传达及管理,按照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
其他工作人员: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健康监测。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时确定驻地隔离酒店,医院、隔离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后,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综合处置
(一)流调与溯源。
牵头第一时间调派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
(二)做好隔离转运准备。
紧急协调做好“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集中隔离酒店准备、转运车辆调配、生活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组织应急支援。
分类分专业组建并完善医务人员应急支援队伍,对封控医疗机构进行积极支援。
(四)组织填报相关信息。
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处理方案3
随着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在特定人群和部分居民中逐步推广应用,需要对检测呈阳性者进行快速报告与处置。
村(居)民、集体单位工作人员、学校师生自测一旦发现阳性后应立即按以下流程处理:
居民自行检测抗原阳性后应做好防护、原地静止,立即向居住地村(居)委会报备,村(居)委会报属地镇街防控指挥部,属地镇街上报区防控指挥部和区疾控中心,同时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鼻咽和口咽拭子标本(包括同住人员或大货车同车人员),送区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
区防控指挥部通知区转运组将人员转运至xx医院发热门诊留观。
如为跨区者,区防控指挥部将信息推送给居住地区防控指挥部。
集体单位、学校发现单位内员工或学生抗原阳性后应同时报告给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其它要求同居民一致。
请村(居)民一旦出现自测阳性后,不要恐慌,第一时间报备!!!我们将严格按流程处理,确保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处理方案4
1.疑似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应急处理
当当事人在混样筛检、单管筛检、新冠抗原检测盒等任意一样或多样检测手段中出现阳性结果,根据《诊疗方案》第九版及《防控方案》第九版,当事人将被判定为疑似新冠阳性感染者。
在判定为疑似感染者之后,居委会和网格员应立即行动,向当事人告知结果及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并提供对于监测新冠病程进展至关重要的设备——体温计、血氧饱和度记、抗原盒。
居委会和网格员应当对当事人状况进行登记,确定其是否有特殊需要——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孤寡老人、有孩子需要照顾、有宠物需要照顾等,以便后续的转移流程中针对性妥当处理。
相关结果应向街道及疾控中心及时上报。
判定为疑似感染者后,居委会与网格员应当每日登记其自测的体温、血氧饱和度及抗原自测盒结果,并且确认当事人是否有物资上的需求。
如果有困难,居委会与网格员应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