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新冠肺炎期间校园消毒工作方案精选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新冠肺炎期间校园消毒工作方案1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扩散,切实保障我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海城市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指南》等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为积极做好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在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我校消毒工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 XXXX X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二、具体安排
(一)消毒物资的储备。
由总务处备齐消毒物资(消毒剂、消毒器械、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做到配备齐全,数量充足,保证质量,并负责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以及消毒用品储存保管工作。
总务处负责消毒剂配制和使用。
以使用84消毒剂为主(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1份消毒剂兑100份水为比例稀释(下文所述消毒剂均为此配比),指定专人配制,配制和使用时戴好护目镜、橡胶手套和口罩,避免人体直接接触。
另外,由于易引发火灾的原因,禁止使用酒精消毒。
由于消毒效果不理想,不使用醋精、食用醋等醋酸类产品消毒。
(二)具体场所消毒
1、教室消毒。
由后勤人员负责(XXX主任负责),从开学前一天开始,频率为每天1次,具体时间为放学后。
使用喷雾器械对教室地面、桌椅、门把手等部位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待第二天上学时,学校保安提前学生到校时间30分钟,将教室门窗打开通风换气,班主任安排值日生,使用拖布、抹布和清水对喷洒部位进行清洁擦拭。
另外,利用大课间、早午晚课时间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4次。
2、学校功能教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均由后勤人员负责(宋鹏主任负责),根据使用情况,参照教室的消毒方法执行。
3、走廊和楼梯消毒。
由后勤工作人员负责(宋鹏主任负责),从开学前一天开始,频率为每天1次,具体时间为放学后。
使用喷雾器械对地面、楼梯、扶手、门帘等部位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待第二天上学时,由保安提前学生到校时间30分钟,将走廊门窗打开通风换气。
4、卫生间消毒。
由后勤保洁人员负责(XXX负责),每天分为上午和下午各1次。
使用喷雾器械对地面、墙壁等部位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至少保持30分钟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通风时间也至少保持30分钟,期间使用拖布、抹布和清水对喷洒部位进行清洁擦拭。
垃圾桶、垃圾箱等要及时清理,喷洒消毒分为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
5、宿舍消毒。
由宿舍管理员负责(李海峰主任负责),从学生返校前一天开始,频率为每天1次,具体时间为早晨学生离开宿舍后。
使用喷雾器械对寝室、卫生间、走廊、楼梯区域的地面、墙壁、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部位喷洒,喷洒后关闭门窗,每天晚上由宿舍管理员提前学生到寝室时间30分钟,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至少30分钟。
6、器材设施消毒。
器材设施包括体育器材等,由各体育教师负责(张斌组长负责),每次使用器材之前,用消毒剂喷洒、擦拭,15分钟后用清水、抹布冲洗、擦拭。
7、个人卫生清洁消毒。
要求学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清洁洗手,若接触污染较大的公用物件,可用抗菌洗手液,清水洗净后用清洁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
8、食堂消毒。
由食堂管理员负责(XXX负责),从学生返校前一天开始,频率为每天3次,具体时间为每次用餐过后。
使用喷雾器械对餐厅、操作间的地面、桌椅、取餐柜台等部位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至少30分钟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用清水、拖布、抹布对喷洒部位进行冲洗、擦拭。
除上述消毒方式外,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灶台烟道清理、公共餐具厨具等的消毒工作,必须符合公共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9、校通勤车消毒。
由校通勤车司机负责(XXXX负责),从开学使用前一天开始,频率为每天2次,具体时间为每天早上教师到校下车后和晚上放学下车后,使用喷雾器械对车厢内壁、地面、座椅、扶手等部位喷洒,喷洒后需关闭门窗,至少30分钟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用清水、拖布、抹布对喷洒部位进行冲洗、擦拭。
车辆运行时,尽量开窗通风。
若气温较低,无法开窗,可以开启空调取暖,但必须为“外循环”。
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使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条件允许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滤网。
三、工作要求:
1、禁止将84消毒剂、酒精、醋酸混合使用,避免因消毒剂的混合使用发生不明化学反应而引发次生伤害。
2、禁止使用矿泉水瓶、可乐瓶等饮料瓶存放消毒剂,防止师生误服。
3、禁止将消毒剂对人体、食物、饮用水直接喷洒。
4、禁止学生自带酒精等消毒类液体,可携带消毒湿巾和一次性纸巾。
5、禁止学生参加消毒喷洒工作。
新冠肺炎期间校园消毒工作方案2
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我校的传播流行,特制定以下校园消毒工作方案。
一、公共场所消毒措施
1.后勤保应加大校园环境卫生的监督力度,垃圾清运人员做好卫生保洁工作,要求将生活垃圾应按时清理转运,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2.工作人员对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气新鲜洁净。
课室、宿舍、饭堂等场所应定期开窗换气,每天至少保证3次。
3.校园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课室、饭堂等场所,需定期进行物表与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采用药物喷洒的办法实施,药物可选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或75%酒精;
公共场所的地面,可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用拖把进行拖抹;
课室内的桌椅、门把手等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进行擦拭;
以上消毒措施,每天进行一次,当校园发生疫情时,将根据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并扩大消毒范围。
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后勤保负责。
4.学校的公共场门把手、水龙头等人群频发接触的物品,需定期进行物表消毒。
可选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擦拭,每天不少于3次。
5.学校车辆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喷洒至表面湿润。
校园消毒措施将根据疫情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二、医学观察区域的消毒措施
1.医学观察区域应保持良好通风,并要求医学观察人员定期开窗换气,保持隔离房空气新鲜。
2.对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可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
可选用有效氯浓度500mg/L消毒剂进行,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
3.隔离人员的呕吐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有效氯浓度10000mg/L消毒剂混合作用两小时后排下水道。
4.日常的织物(如毛巾、遗物、被罩等)可使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一小时进行消毒。
三,学生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
2、所有入住学生都必须佩戴好口罩方可进入宿舍。
进入宿舍前先洗手消毒,保持宿舍环境清洁、卫生。
3、凡进入宿舍的人员和行李物品,必须接受消毒。
物品和行李接受消毒后,需静置一定时间后才允许进入宿舍。
4、学生按规定进出宿舍,并自觉接受值班管理员的检查。
非本宿舍人员,未经值班人员同意,不得擅自进入。
疫情管控期间,外来人员(含家人、亲戚)一律不得进入宿舍。
5、学生入校后应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分配的寝室住宿,不得随意调换。
如有特殊情况确要调换寝室,经学校同意后,统一安排调整。
6、疫情期间,凡学生回宿经过检查登记后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再外出,如有需要外出,必须再次严格检查登记后方可进入。
学生进入宿舍后,严禁串宿,严禁邀请其他宿舍人员进宿舍。
7、毛巾实行一人一巾,被褥一人一套,并定期进行清洗,勤晒衣被。
8、使用过的口罩用密封袋密封后,投入宿舍配置的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
9、禁止将盒饭、小吃带入宿舍。
10、如有不适,第一时间通知宿管人员和联系班主任。
四、宿舍保安、管理员
1、宿舍保安、管理员必须有流行病检查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2、宿管人员要综合学校疫情排查情况,进一步核实确认住宿学生名单,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台账。
3、在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追踪制度的基础上,住宿学生每天回来须进行睡前体温检测,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宿管办和学校值班领导。
发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学生,立即安排隔离,并按学校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5、宿管人员要做好学生缺勤、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值班领导。
6、宿舍管理员要严格把好大门关,对于非本栋住宿人员,未经允许者一律不得进门,遇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或者上级领导检查工作,需进入宿舍时,必须要要核验身份,实名登记,不得遗漏,不得敷衍塞责,入宿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必须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者一律不得进门;
如有强行进入、扰乱管理秩序者,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相关领导或报请当地派出所依法处理。
7、按规定做好学生宿舍和公共区域清洗、消毒、通风等工作。
消毒操作前穿戴工服,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乳胶手套,长简胶鞋等。
寝室消毒后必须密闭20分钟,达到消毒效果后才能开门。
消毒工作完毕,一次性口罩帽子喷洒消毒剂,充分湿润后放入垃圾筒,其它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和水比例为1:100)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燥后备用。
8、保持手的卫生。
每次工作完毕,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或用75%医用酒精擦拭双手1-3分钟。
9、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自觉做好体温检测和个人防护。
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坚守工作岗位,不随意离岗、脱岗。
三、宿舍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实行宿舍长负责制,每天早晨、两餐期间以及午休结束离开宿舍时要做好室内的开窗通风,保证室内长时间的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密度,减少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
2、在学生宿舍楼附近垃圾投放点,设置专用废弃口罩收集桶,并在桶上粘贴明确标识,引导学生定点投放,规范废弃口罩分类处置,防止二次感染。
(1)废弃口罩要日产日清,每日收集运输不少于两次。
建立完整的废弃口罩清运、消毒台账备查。
(2)健康学生的口罩可做普通干垃圾处置,将口罩密封后投入专用口罩垃圾桶。
在转运前用84消毒液消毒处理后转运。
3、宿舍区域消毒注意事项:(1)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和水的比例为1:100稀释。
(2)每天进行一次消毒,早晨学生离宿后,由学校专门消毒人员,用配置好的84消毒液对宿舍及所负责的公共区进行消毒。
(3)消毒工作应在无学生在场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刺激呼吸道和皮肤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学生入内前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
(4)楼道的窗户保持开启状态。
楼梯、公共卫生间的地面、洗手台面、走道、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和水比例是1:50)或75%的酒精擦拭消毒,(5)楼梯扶手、各类开关、门窗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和水比例为1:100)或75%的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6)垃圾及时清理下楼。
生活垃圾采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1:100)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按照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每天定时收集,集中消毒后清运,日产日清。
新冠肺炎期间校园消毒工作方案3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校园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指南,供中小学校、幼儿园、普通高校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学校)等参考使用。
一、环境清洁卫生
(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和预防性消毒为主。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
1•以开窗通风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建议使用空调,保持空气流通,并按要求做好清洁卫生。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开窗2次一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要采用排气扇逬行机械通风换气。
2.其它消毒方法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剂喷雾或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
(1课用紫外线灯照射对空气消毒时,要在无人条件下使用,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2)采用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0mg∕L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时,要按20ml∕立方米的量进行超低量喷雾。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嘴向上45度角对空间喷雾,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3)采用空气消毒机对空气消毒时,可选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2) 地面、物体表面卫生消毒。
地面消毒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物体表面的消毒,如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宿舍床栏杆、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3) 各功能室卫生消毒。
1・教室卫生消毒。
放学后,地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
桌、椅、门(门把手X窗等物的可安全触及的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教室消毒每天1次。
2・宿舍卫生消毒。
学生离开宿舍后,地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
桌、椅、门(门把手\窗等物的可安全触及的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IngZ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宿舍消毒每天1次。
3・办公室卫生消毒。
下班后,地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
桌、椅、门(门把手X窗等物的可安全触及的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办公室消毒每天1次。
4・食堂卫生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后,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食堂地面和可清洗的墙面要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洗净。
食堂消毒每天至少一次。
5・厕所卫生消毒。
洗手台等明显区域要张贴七步洗手法示意图。
厕所地面、大小便槽和可消毒立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
厕所地面和可消毒立面每天至少消毒两次,大小便槽要在每次课间休息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一次。
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6.留观室卫生消毒。
学校要按要求设置留观室,配备必须的口罩、体温计、消毒药品、75%医用消毒酒精和留观登记本等物品,地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式拖地,每天消毒至少一次和每次使用后消毒。
桌、椅、门(门把手X窗等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有条件的单位,可配备紫外线消毒灯或空气消毒机等设施设备,加强消毒效果。
7・校车卫生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要开窗通风。
在疫情高发期,有空调的校车不用空调,直接开窗通风。
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物体表面按有关要求进行消毒后擦拭干净。
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安装。
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校车消毒每天一次。
8・空调卫生消毒。
空调过滤网要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每月至少清洁消毒一次。
不使用中央空调。
9・其他室内公共场所卫生消毒。
会议室、实验室和电梯间等功能室的地面和立面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其他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每天消毒1次。
(四)其他卫生消毒。
1・手部卫生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悬挂网兜式肥皂,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
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免洗洗手消毒液。
2・食堂餐具卫生消毒。
餐具要在厨房清洗消毒,食堂要有专用洗碗池,按照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四保洁、五输送的方式设置。
洗好的餐具要放在专用容器内,用消毒柜消毒,或蒸汽、煮沸等方式消毒。
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清水中,水开后15分钟即可。
对不能用热力消毒的餐具,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净氯残余后晾干。
消毒完毕的餐具要放置在干燥、密闭的无毒空间内进行存储。
3・普通织物和拖把卫生消毒。
对毛巾、衣物、被罩和拖把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的副作用)的方式消毒。
拖把消毒后,要分楼层、分使用区域相对集中悬挂放置,避免二次交叉污染。
4•体育用品.玩具和图书卫生消毒。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周将体育用品、玩具和图书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可杀灭大多数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