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篇一: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方案

关于防控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为了学校能顺利开学,并保障开学后全校师生有个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消毒及通风工作制定如下细则:

一、领导机构小组(监督人员)

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二、个人卫生1.师生要做好健康监护。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应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3.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以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三、环境清洁卫生1.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每天应当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3.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功能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4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用排气扇(风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4.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疑似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四、日常消毒

1.空调过滤网,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2.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门窗把手、栏杆、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 mg/L〜500(n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3.手的消毒新型冠状肺炎期间,学校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釆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快速手消毒液。

4.厕所、卫生间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n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五、随时(应急)消毒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时,患病学生应当立即隔离,学校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1.消毒人员应当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2.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A.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以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对象和方法可以参考日常性消毒。

B.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氣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裏,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地面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六、常见消毒剂及配制1.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A.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B.优氯净(标识有效氯含量50%,10克/包):1包消毒粉加10升水;C.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D,含氯泡腾版(标识有效氯含量480mg/片):1片溶于1升水。21.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2.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七、注意事项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2.乙醇消毒液(酒精)使用应远离火源。

3.84消毒液在内的有效氯消毒剂(碱性)和洁厕灵(酸性)不能混用,否则产生有毒氯气,不仅导致消毒失效,还会毒害身体!

XXX小学20XX.XX.XX

篇二: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时值冬春各类传染病多发之季,结合“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滋生蔓延,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实际,特制定创新中学集中开展消毒消杀遏制新冠肺炎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规范有序、常备不懈的防疫消杀工作体系,确保工作规范落实,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二、工作任务1 1、落实任务,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图书室、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扫,及时清理垃圾污物,进行打药消毒。

2 2、细化责任,做好消毒消杀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做好自身防护,定时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全面开展消毒消杀,并做好工作工作记录。

3 3、完善防治设施,全面加强布防布控工作。加大对校园公共区域、食堂、厕所等重要部位、重点区域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彻底清除环境卫生死角,防止病媒生物孳生;防鼠、防蝇等防治设施配置到位,全面布防布控。

第1页共2页4 4、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展板、“校园之声”广播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等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师生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提高防护意识。积极倡导师生“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三、工作要求:

1 1、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防疫消杀人员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技术规范,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消杀措施,确保防疫消杀效果。

2 2、抓好防疫消杀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专业培训、网上培训、微信群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消杀人员培训,确保防疫消杀专业标准全面知会,规范实施到位。

3 3、工作人员务必做好自身防护,消杀中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消杀后及时清洗手脸,确保自身健康平安。

4 4、本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统一部署,结合疫情的变化情况会作适时调整。

X XXX学校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

0 2020年

篇三: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方案

各科室:

一、目的:

为贯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中《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特制订本消毒指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诊疗场所及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接诊、检查、收治及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在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均应执行该制度。

三、范围和对象确定::

高风险区域:感染科、发热留观区、检验科、放射科CT室、洗衣房、医废暂存处、门急诊预检分诊处、120转运救护车。中风险区域:急诊抢救室、急诊清创缝合室、门诊大楼、确诊或疑似病人检查转运通道、行政大楼。低风险区域:其他区域四、具体要求::

((一))管理要求::

1、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消毒管理领导小组,分管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物业管理部为直接责任人;其全院所

有科室主任、护士长和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全院员工均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2、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层层对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相关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承担管理责任。

3、相关职能部门要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定期对医院凊洁消毒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4、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导致恶劣后果的,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追究并落实责任。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清洁消毒管理领导小组。

长:

员:

下设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

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约肺炎疫情期间全院的清洁消毒管理工作,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及培训、督查;护理部负责清洁工作落实督查,各相关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为科室清洁消毒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监督落实。

2、消杀组。

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清洁消毒工作,成立消杀组;组

长:李珊成

员:工勤人员3、重点区域。

感染科、检验科(微玍物室)、中心实验室、污物电梯、医疗废物暂存点、急诊CT室、救护车消毒、门急诊及公共区域职责:负责落实医院各区域清洁消毒;指定专人负责特定区域消毒(各公共区域电梯、医疗废物暂存点、发热留观区各楼层、转运救护车指定消毒点),并建立应急人员,以确保24小时值守。

四、具体消毒要求

(1)门急诊的清洁消毒: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各门诊、急诊诊室内的物表每天3次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诊室、候诊区的地面每天3次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拖地,作用30min后用清水拖干净。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发热门诊候诊区、诊室内的物表每天3次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地面每天3次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拖地,作用60min后用清水拖干净。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各门诊、急诊、发热门诊的卫生间每天2次用浓度为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2)隔离室(留观区)的清洁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流通,能开窗通风的尽量开窗(隔离病房开窗但保持门常闭),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的室间开启空气消毒机4小时一次,每次60min,日常对隔离(室)区域所有物体表面及环境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每日至少2次,高频接触区域应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如电脑鼠标、电脑键盘、门把手、办公桌面、接诊椅子等,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卫生间每天至少清洁消毒至少2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不留死角。注意对医务人员办公区域、值班房等病区公共区域进行彻底

清洁消毒,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等物表、地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擦拭)消毒,每天2次。

(3)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患者的诊疗和护理用品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物品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必须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应当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每次用后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必须复用的耐热、耐湿物品,尽可能统一送消毒供应室灭菌。需要洗涤的物品,须先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后洗涤,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4)床边B超、床边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毕,每次使用后应对设备所有表面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不耐消毒的仪器如B超探头等在使用时应用保护套包裹,去除保护套后使用75%酒精具体能够杀灭冠状病毒的消毒纸巾擦拭消毒,作用60分钟。

(5)卫生洁具的清洁消毒卫生洁具应分区专用。每次使用后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6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生活区专用,污染区专用,保证一室一拖把、一抹布,各区有明显标识,禁止交叉使用。

(6)污衣的处置确诊/疑似患者使用后的被服、污衣等,应放置于橘色垃圾袋内,包装袋外贴红色“新型冠状病毒”标识。

(7)医疗废物处置: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双层分层鹅颈式封口。包装袋外贴“新型冠状病毒”标识。由专人、专车收集转运至单独医疗废物暂存点,不得与一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混装。

(8)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2000mg/L含氯消毒(吸附材料)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60min,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