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错峰开学的具体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错峰开学的具体方案1
为保障学生顺利返校开学,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扩散,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按照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措施
1.成立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徐**
副组长:
防控专员:张**
组员:
2.严格摸底排查,严防带病进校。
一是摸清有外出师生情况,实行信息化远端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排当前滞留区外的师生,摸清疫情重点地区及疫情非重点地区旅行经历人数,按教职工和学生分类登记,建立电子台帐。采取“人盯人”的'方式,精准掌握每一名师生滞留地点、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等。实行动态监测,建立“日报告”制度,每日逐级上报人员流动信息。(责任人:总务处主任郑**;各班班主任)
二是摸清全体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全校师生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大起底。重点做好四类重点人员摸排。在此基础上,逐级汇总形成全校师生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监测。(责任人:德育处主任张**;大队辅导员:郜**;各班班主任)
3.全面消杀消毒,保障教育教学场所清洁卫生。
除认真做好日常的整治打扫消毒等工作外,对校园进行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好校舍室内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工作。(责任人:总务处主任郑**;各班班主任)
4.周密安排师生返程作息,实行“六错时一错峰”
(负责人:教导处:李*;总务处主任:郑**;各班班主任)
一是实行滞留外地师生错峰返程。滞留外地教师由学校统一掌握其行程,通知提前返回。
二是实行错峰错时入校。实行错峰返校。开学前根据疫情防控需要,2.16上午按照低中高错时返校年级。五、六年级8:00返校,三、四年级8:30返校,一、二年级9:00返校,开学后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错时入校。疫情防控期间,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体温检测(早晚各一次测试)。学生没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方可佩戴口罩到校上学。
为降低风险,学校实行错时入校,同学错时入学顺序为六、五、四、三、二、一年级,入学时间分别为五、六年级7:40,三、四年级7:45,一、二年级7:50。
学生入校时按照2路纵队行进,按照划定的指示标志行进,前后左右间隔1米以上,安静有序进入教学楼和班级,班主任老师提前进行线上培训,让学生熟知,值班教师和做好引导管理工作。
入校时,要对学生严把体温检测关口,家长自测、进校检测、进教室前检测、进教室后检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具体安排如下:
①早晨,学生测体温。
·在家量体温,家长在家为学生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上学。
·进校门前,由值班人员第二次测体温。学校门口设置自动测温设备,由当日值班领导和值班老师负责测温。如有学生体温超过37.3℃,马上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报告校医老师郜**,校医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测,如有超过37.3℃,校医马上通知专班负责人,负责人向上级汇报并通知班主任,班主任通知家长来接孩子,按照疑似疫情处置流程操作。开车教师从北门进入,由保安人员测温。
·进教室后,由班主任进行第三次测体温,每日填写记录单。
②中午,午餐前完成测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在校就餐。检查方式及要求同上。
晨午检内容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等情况。发现学生有发热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按报告流程逐级上报,做好相关记录。配合家长、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学生放学到家后,在家量体温,并于次日早上在问卷星内提报,如体温异常,当晚立即上报班主任。
郜**主任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汇总、上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做好“青岛市中小学校因病缺课每日网络直报”工作,网络直报上报率要达到100%。教职员工坚持每天测量体温3次(早上在家测量、校门口测量、下午办公室测量,前两次测量每天早上问卷星上报,下午测量以办公室为单位上报到办公室)。
四是实行分路线、错时放学。
1.将教学楼每个区域的班级进行分组,奇数班级为A组,偶数班级为B组。
2.放学顺序安排
一、二年级:
①A组班级先在走廊站队,学生站1米点;B组在教室内提前准备站队,间隔1米。
②按班级、区域位置错时放学。
学生离校时按照2列纵队行进,按照划定的指示标志行进,前后左右间隔1米以上,安静有序离开教学楼和班级,班主任老师提前进行培训,让学生熟知,值班教师和做好引导管理工作。
五是实行错时错峰就餐,严格就餐管理。
加强饮食管理。落实校园主体责任。严格规范餐饮从业人员管理。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岗前必须进行晨检及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工作时必须统一佩戴手套、帽子和医用口罩。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食堂进货渠道管理,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严格卫生清洁,食堂要配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餐具严格按规定消毒和保管。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疫情存续期间禁止提供即食生冷餐饮。
严格就餐管理。针对学校食堂就餐人员多且集中的实际情况,坚持“错时同向”的就餐原则,让学生、教职工错时就餐、分批就餐,减少餐厅同时用餐的人数,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实行双单桌,避免面对面就餐。
3.注意问题
(1)第一批学生就餐时,统一坐在每张餐桌靠近分餐窗口一边的南向位置,第二批学生就餐时,统一坐在每张餐桌远离分餐窗口一边的北向位置,避免前后两批就餐的学生坐在同一方向。
(2)学生进入餐厅时,按照顺序排好队伍,前后间隔1米,严格按照地面的标点为准,直到餐盘放到餐桌。用餐时,严禁说话,用餐后,收拾好桌面,等待班主任统一起立的口令后,将餐余倒入回收桶后返回教室。
(3)为避免就餐学生聚堆,请班主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组织学生在规定座位就餐。
(4)餐厅地面的标点,蓝色为进入餐厅打饭排队的,黄色为就餐后送餐盘排队的。(负责人:总务处主任薛**;餐厅经理孔**)
六是组织学生错时分批上厕所,尽量做到不聚集。在每个厕所就厕路线上划定就厕线路,设定间隔不低于1米的间隔标识,每个时间段安排值班教师组织学生按要求有序上厕所。
4.加强卫生防护。加强教育指导,制定师生一日防护须知上墙,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餐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学生及教师每日将废弃口罩丢入楼层的废弃口罩垃圾桶,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定时回收废弃口罩,用酒精或84消毒后等投入学校红色(有害)垃圾桶内。教室内课桌面向黑板同向排列,单人单桌,间距1米以上。课间休息时,每层楼的学生洗手间和饮水机处,安排两名课间秩序维持专员维持秩序,学生间隔1米以上距离排队打水,防止聚堆。为减少学生课间聚集打水,每班配备2把安全暖瓶,安排教师每节课间提早给学生打好开水,方面学生在教室饮水。班主任课间靠班,防止学生聚堆交流;年级主任课间加强巡视,防止学生串班交流。教室等活动场所每天早晨、课间操、中午、放学至少开窗通风不少于4次,每次30分钟,课间根据防疫期间铃声提醒常通风。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门卫、保洁等从事校园安保、清洁消毒人员要每日按时更换防护用品,必须佩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张**;总务处主任管*)
5.科学设置晨午检地点,保障学生安全进校。
开学时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对全体师生员工每日最少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进校门时必须测体温)。
根据学生入校路线,合理设置晨午检地点。(责任人:德育处主任张**;各班班主任)
6.周密守护师生健康,落实“三项制度”。
(责任人:总务处:薛**;德育处主任张**;年级各班班主任)
一是落实校园防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出入管理制度,在防控期间,师生不得随意出入校门,如有教师学生患病等突发情况必须进出校门时,要严格履行学校关于师生请假制度的要求,方可出校门。上学、放学一律穿校服进出校门。
二是落实疫情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各年级随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让其戴上医用口罩,并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流程处置。
三是落实因病缺勤(课)登记和追踪报告制度。各年级每日要统计师生的出勤(到校)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课)师生要及时登记报告,指定专人负责,实行病因追踪。病愈后由学校领导和校医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共同研究认可后方可返校。不允许师生带病上班。
7.加强体育锻炼。不能统一组织大课间活动时,各班学生以手指操、眼保健操、个人舒展活动为主;可以统一组织大课间活动时,保证学生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上午9:50-10:10,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按照课程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班主任靠班,上下楼及户外活动时,人与人间隔1.5米以上,班级与班级间距拉大,沿指定路线到达指定位置。(责任人:教导处主任:殷**;总务处主任:薛**;德育处主任张**;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学校错峰开学的具体方案2
一、总体要求
充分准备,有力保障。围绕学校开学工作,迅速落实疫情防控的人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工作。
全面排查,严格手续。精准、全面排查,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
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根据疫情防控、学校实际,分类分期分批错峰开学,降低人员密度,减轻入学排查压力。
群防群控,安全有序。教育、卫健、疾控等部门和学校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面保障开学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二、重点任务
(一)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迅速成立组织机构。县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教育疫情防控组,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防控工作网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要立即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全面掌握学校疫情防控情况,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党政班子成员必须靠前指挥,按时到岗,值班值守。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需建立一套防控工作体系。
2.认真制定工作详案。坚持“一校一案”,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结合全校师生健康摸排情况,研究制定具体详实的学校复课工作预案、应急预案和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结合调整开学后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排课等情况提前作出教学安排,妥善安排因疫情误课学生的补课工作。
3.全面精准开展排查。通过微信、电话等继续做好师生员工身体状况的排查工作,精准掌握师生及家庭成员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各校师生务必在返校前14天开始,如实填写隆回县师生健康记录卡(见附表)并在开学前一天通过微信或邮箱等合适的方式发送给学校。各校要逐一认真核实,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上报,情况异常的师生暂不得返校。
4.监控重点师生员工。要全面掌握重点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情况,医学隔离解除后方可返校,绝不允许带病返校或未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返校。家庭成员中有新确诊新冠肺炎病人的师生要再居家观察满14天,待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方可回校。认真做好境外返隆、湖北返隆师生的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按规定处理。
5.设置临时观察处所。卫健、疾控部门要及时指导各学校在校内门口附近设置临时等候区用以安置晨午检出现发热等情况的师生;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在学校卫生室(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并购买必要的防疫物资,用以留观上课期间身体不适的师生。隔离观察场所醒目位置应设置显著标识牌,提醒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6.提前储备防疫物资。财政部门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配备足量的体温检测仪、消毒液以及教职员工使用的口罩。要提前准备、统筹安排,以在校生人数、校舍面积为前提科学测算学校防控基本需求,广泛联络,多方施策。
7.开展校园卫生整治。属地卫生院安排专业人员,在开学前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班主任、保洁、门卫和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和科学测温、消毒等工作技能。按照《邵阳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在开学前全面、彻底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力度、加强食堂卫生管理。设置专门垃圾收集容器,规范收集处置废弃口罩及废弃消毒物品等。
8.做好教育教学准备。组织教职工提前返岗,开展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开学时间节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提前备课,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疫情防护培训和教学专业培训。全面检修教学设施设备,协调教材教辅资料按期到校,满足开学需要。
9.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对师生和家长进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内一切宣传工具营造良好的师生员工群防群控氛围,提高师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10.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统筹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集中力量,开展学校安全大排查,重点对校舍、消防、食品、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加大校车安全检查力度、做好校车通风消毒工作,校车必须配备测温设备。
11.严格落实开学程序。各学校要严格对照《邵阳市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校复学工作自查表》(见附表3)逐条落实,在做好充足准备的基础上,各单位上报复学申请(含制度方案、应急预案、各项工作准备情况等)经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学。
(二)复课时的保障工作
12.实行错时错峰开学。根据我县实际,各学校实行分类分批错峰开学、有序返校。第一批开学时间为省定时间;从第二批开学学校起,顺延时间另行通知。初步安排如下:
(1)普通中小学:分年级分批开学。首批开学为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其余年级开学时间、批次视情况确定。
(2)中职学校:按中小学第二批次开学时间执行。
(3)幼儿园:最后批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