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地一定要定期做好核酸检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1

各村(社区)、乡直有关单位:

根据《xx县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工作方案》文件和全县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精神要求,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艰巨性、复杂性,落实以核酸检测为核心的扩大预防策略,及时、科学、规范、有序应对我县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状态下的全员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测组织实施工作。全力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的各项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力争实现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切实绷紧疫情防控思想之弦,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按照“县级统筹、属地负责、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级分类、科学研判、网格管理、全员动员、机动支援、规范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及时快速控制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二、目标任务

快速动员辖区内所有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携带身份证、戴口罩,依次到指定的核酸检测点,按照规定设置1米安全距离,有序登记测温和采样,确保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并落实居家隔离和健康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

三、工作原则

根据我乡疫情防控实际,精心研判、区域划分、科学布点、摸清底数,按照“县级统筹、属地负责、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级分类、科学研判、网格管理、全员动员、机动支援、规范高效”原则,统筹卫生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力量,由各村(社区)、单位进行排查动员和宣传,组织人员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四、工作职责

(一)核酸采样一体化指挥领导体系。由挂钩我乡的县领导牵头,成立一体化指挥领导体系,即成立乡总指挥部,挂钩县级领导担任总指挥,由乡党委书记、乡长担任副总指挥,乡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乡总指挥部下设乡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的工作协调、人员调度、数据汇总上报、结果反馈等工作,另设置村(社区)信息技术组、医务组、物资组、数据组、秩序组、转运组等工作小组的对接负责人。

(二)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由乡驻村(社区)领导担任现场指挥(组长),驻村(社区)工作队长、村(社区)书记、主任担任副组长,同时设置信息技术组、医务组、物资组、数据组、秩序组、转运组等6个工作小组,村(社区)两委分别负责1个工作小组,建立专业化分组负责体系,顺畅指挥调度。

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的相关政策宣传,及时开展全员信息摸底、登记、造册、编组,数据上报等工作。一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及时有序组织广大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核酸检测,并将参检人员数量报乡指挥部办公室,同时落实人员居家隔离管控等工作。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受检人员。对于老人、小孩、孕妇及行动不便者,村(社区)应当有针对性的安排在天气较凉及等待时间较短的批次。

(三)xx乡卫生院。负责全乡6个全员核酸检测点的核酸标本采样,按规定做好采样点医疗废物处理和消毒,协助第三方做好核酸标本收集转运。督促村医落实居家人员健康随访管理等工作。并派出1辆救护车巡回待命,以便在采集过程中人员如果出现突发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运送病人到医院进行抢救。

(四)派出所。负责核酸检测采样点安全保障等工作,维持采样现场的秩序以及交通顺畅。

五、准备工作

(一)科学划分检测片区

xx乡下辖2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待采集人数为19476人。结合各村(社区)人口及地理情况,科学划分网格化的核酸检测区。建立一体化指挥领导体系,成立核酸采样点工作组,设置信息技术组、医务组、物资组、数据组、秩序组、转运组等6个工作小组,建立专业化分组负责体系,顺畅指挥调度。每个核酸采样点配备1名院感专家负责采样点院感防控工作。(各工作组成员名单详见附件2)

(二)合理配置采样队

按照每位采样人员每小时采样45-60人份(或每个采样工作台按每天采样1000人份)测算,统筹辖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足配强采样队,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采样任务。将乡内5所学校及1个村部合理设置成6个检测点,共15个采样台。同时,要充分考虑部分村人口少、分布散等实际,配置移动式机动采样队,提高采样工作效率。接到指令后,根据事先确定的地点,争取2-4小时内规范设置采样点。村(社区)要统筹安排人群采样的时段、次序,分批有序组织,避免人群聚集。

(三)信息摸排及动员

以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网格,开展宣传动员和引导,发放预登记二维码。媒体、通信、网络同步推送。按“谁用人、谁负责”、“谁主管、谁指导”,辖区内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发动本单位人员主动配合,服从社区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社区)于拟定实施方案一周内完成辖区内全员人口的摸底、登记造册,准确掌握在家人员的动态,结合外来入云人员信息登记档案,精准确定重点人群、普通人群,制定相应的检测策略,及时上报至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汇总,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四)落实转运车辆及集中上车点

由于每个检测区的空间位置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承受千百人的交通压力,为防止因为拥挤影响采样进度,需引导居住在检测区附近的村(居)民自发步行或骑行前往。

距离检测点较远的村(居)民统一由各村(社区)集中调度,在广场或村址等空阔地带设置集中点,实行“点对点”运送,根据2小时内转运送检一次的速度,村(社区)根据实际采检人数安排足够数量的接送车辆,并且在每个集中地点设置1-2名交通维序人员,确保交通运输过程通畅。

(五)开展培训演练

加强登记、采样、检测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信息登记员、采样员、检测操作员“三员”理论知识培训、全员核酸检测平台使用实践操作训练。村(社区)卫生点工作人员,xx乡卫生院所有行政后勤、医疗护理、检验检测等人员参与核酸采样检测各环节的实战处置培训演练,做到全覆盖、全熟练,确保具备应对疫情实战处置能力。

(六)物资准备与补给

物资组提前准备好信息录入设备,与信息技术组提前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所有硬件稳定可靠,并在系统中提前预设好溯源系统,确保电脑开机即可正常运行。

物资组提前备好指示牌、警戒线、帐篷、电风扇等设备,采购冰块、正气水等防暑物品,并且负责点位所有人员的用餐,水、饮料、点心等生活物资储备。准备好躺床,在教室搭建简易休息区,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体力进行轮番作战。

医疗组综合考虑人口数量、消耗量等因素,科学合理统计相应医疗、防护物资,重点加强核酸检测试剂、采样管(单人管、5混1管、10混1管)和登记员、采样人员、检测操作人员的防护物资(隔离衣、防护服等)的数量和使用轮换需求。根据滚动补给制度,在采集过程中,物资组要及时跟进掌握物资情况,在出现物资短缺时及时与县疾控中心汇报需求。15个检测区内,各设置1-2名物资组统计人员进行物资跟进统计工作,实时掌握物资情况。

(七)征集志愿者

发动乡直各单位、企业等其他人员、网格员助理以及村(社区)党员担任扫码引导、人员分流、维持秩序志愿者。要实行扁平化管理,严格按照轮班时间提前到岗,服从安排和随时调度。核酸检测当天,工作人员须至少提前一小时到场进行岗前培训,并提供志愿服装、挂牌上岗。

六、采集点设置规范

(一)规范设置采集点及采集流程

因地制宜,根据点位实际情况布置检测场地。xx月xx日乡分管领导随县疾控中心工作组实地走访xx乡5所学校和1个村部,已对6个采集点的位置区域进行初步划分,确保每个采集点空间充足,疏散方便,能防止高温、雷雨等恶劣天气。

场地较大的采集点,可按照测温点——排队等候区——信息录入登记台——核酸采样台为一列,按照采样台数量一列一列进行设置;场地较小的采集点,排队等候区视情况决定,测温点——信息录入登记台——核酸采样台为一列进行设置。同时,信息录入登记台和核酸采样台之间距离要能容纳10个人以上(保持一米间隔),按照采样管(1:10)要求,10人一组进行登记,统一登记后按组进行采样,确保人员信息和采样管一致,防止因系统原因丢失数据。

另外,采样点每4小时需要消毒一次,确保各检测点的环境卫生,无垃圾落地及混投现象,由医务组负责。

(二)细分采集点功能区

登记点:应配置帐篷、桌椅、电脑(笔记本电脑)、扫码枪(扫码墩)、身份证读卡器、打印机,配备网络、有线电源,寄放检测试管数码条的透明塑料箱(至少30厘米x50厘米)等,安排1-2名人员协助受检人员扫码预登记。

等候区:应设置人行通道,地标箭头清晰,张贴一米线标识,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配置至少十张座椅,等候人员均要佩戴好口罩。

采集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桌(至少2套)、医疗废物桶(含盖、医废袋)等,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检测所需的咽拭子、试管架、消毒液、手套、转运箱等。

缓冲区:设置在采集区后面区域,可供采样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医疗废物桶(含盖、医废袋)、消毒液、三级防护的物资等。

采集辅助区:设置在缓冲区后面区域,空间相对密闭,可采用集装厢式,配置电源、桌椅、饮水机等设施,用于采集人员更衣、备餐、值班等,并视天气条件配置空调等设备。

临时隔离区:在采样点周边设置独立场所,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配置医用外用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终末消毒设施等。

医废暂存处:在采样点周边划定区域作为医疗废物暂存场所,标识明显,设置警戒线,配置医疗废物桶(含盖、医废袋),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及时收集处置。

(三)采集人员轮班制度

核酸采样当天,点位采样人员要提前到位,避免出现群众排队等候时间过长,队伍拥堵等现象,同时,做好采样人员的轮流排班分工(3-4小时一班),做到每个台位不间断工作。每个点位明确一名负责人,对支援的医疗人员统一调度指挥,确保各点位采样队伍快速响应、衔接顺畅,促进医疗资源高效使用。

七、应急情况处置

(一)本乡出现检测结果为阳性

当指挥部接到出现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时间通知村(社区)负责人,做好防护准备,安抚阳性人员情绪,并转移至集中隔离点。了解清楚阳性人员近期行程、接触人员、家人,将所有密集接触人员集中至隔离点,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到过的场所进行封锁、集中消毒,配合县疾控中心行动。

最后,及时将情况通知到各村(社区)和其他乡镇。等候县疾控中心的下一步紧急行动安排。

(二)其他乡镇出现检测结果为阳性

当指挥部接到其他乡镇出现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时间通知村(社区)负责人,发动所有力量,利用电话、短信、广播、张贴海报、上门通知等各种手段,引导村(居)民待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重点排查近期到过事发地区或者与阳性人员接触过的人员,集中隔离,并进行再次核酸检测,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

最后,及时将排查情况上报至疾控中心和其他乡镇,等候县疾控中心的下一步紧急行动安排。

(三)突发维稳

秩序组负责调配xx乡派出所警力及保安,现场应对突发情况,维持现场秩序安排交警疏导。时刻留意现场群众情绪,如遇紧急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如遇台风汛期,要加派人员对雨天时期的用电安全进行监督检查,雨量过大时相关点位要坚决暂停,并做好人员的疏散转运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不等于“正常化”,“低风险”也绝不等于“零风险”。全员核酸检测是非常时期的必要举措,各村(社区)、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认真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二)压实四方责任

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各村(社区)要把辖区内全员信息摸排摆在首要位置,确保信息摸排全面准确,核酸检测及时到位。凡因工作部署要求落实不力,出现信息摸排漏报、错报、迟报,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不到位,导致新增输入性病例传播或本土聚集性病例的,一律依法依规开展责任倒查。

(三)强化工作督查

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将适时对各村(社区)、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及时通报。

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2

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好“四早”要求,根据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xx县新冠肺炎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指导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全员核酸检测后,要在3小时之内做到辖区采样点准备到位、采样物资领取到位、采样队调动到位,全面启动全人群核酸采样工作。本镇各采样点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划定区域内所有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确保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流调,为果断处置疫情奠定基础。

二、制定依据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及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方案和技术规范等制定。

三、工作原则

按照镇级统筹、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精准快速、全员覆盖的原则,由镇办指挥、卫生院实施、村居执行,在限期内分批、安全、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应检尽检”。

四、检测对象

核酸检测对象为划定区域内所有人员,包括在应急检测时限内在我镇生活、工作、学习和旅游的人员。

六、采样地点

结合辖区人口分布情况,按照属地责任和单位责任相结合,将“你来我检”和“我找你检”有机结合,在全镇落实采样点10个,到十个村开展采样。采取流动与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居住集中的院落、自然组,在人口密集处集中采样;对于居住分散的户,行动不便人群,上门服务,进行采样,确保在24小时内完成采样任务。严格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格控制人员密度,集中采样区域中每个采样单元进入人员不超过10人。明确1名采样点负责人,熟练掌握采样流程,确保采样点随时能投入使用。

七、主要任务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村、各单位以公安户籍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摸清辖区、单位人口数量和分布,准确掌握特殊、困难、重点人员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根据人口数量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

(二)合理划片,科学布点。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划定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镇卫生院将优先采集风险区域核酸样本,直接送至县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确保辖区内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能在24小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三)配齐人员,备足物资。建立包括采样人员、公安民警、机关干部、志愿者的若干采样小组,确保采样小组覆盖辖区所有村、组,提前将采样小组划分到各采样点。镇卫生院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准备充足的病毒采样管、条形码、采样袋、检测试剂及其他试验耗材、消毒酒精、采样箱等检测所需物资。

(四)信息准确,快速转运。加强核酸检测管理,样本运送必须符合生物安全条件,并严格执行医废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建立使用和消毒记录,实行专人专车定点转运、冷链运输,确保采一批运一批,第一时间进行检测。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xxx同志为组长的全员核算采样工作领导小组,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镇卫生院院长,派出所所长为成员。建立分级分片包抓制度,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时,及时分析研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夯实工作责任。夯实各村各单位属地责任,抓好统筹,确保核酸采用各项按任务落到实处,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第一时间澄清事实,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全员核酸检测的重要意义,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自己配合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同时,答疑解惑,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3

为严控新冠聚集性疫情,将疫情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一时间排查出新冠病毒携带者,在3天内对核心区域人群进行核酸检测,5天内对全区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全员覆盖,及时高效,井然有序,不漏一人,无交叉感染发生。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启动条件

(一)当发生较大规模的聚集性病例,且发生持续性社区传播或出现连续对外输出病例时。

(二)接全市通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三)其他经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应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情况。

二、检测时间

启动检测之日起3—5日内完成。

三、工作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职责:统筹安排部署联防联控工作;收集、汇总、上报相关信息。(成员单位: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二)疫情防治组

职责:制定全区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综合统筹协调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事项;负责核酸采样和检测人员的安排配备,负责特殊人群上门采样,负责将样本转运,负责采样点医务人员、其它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以及医疗废物现场处置,负责对相关环境进行采样,负责核酸检测及向镇街反馈结果。当检测能力不足时,请求市级支援。(成员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三)疫情摸排组

职责:负责对冷链等重点环节从业人员进行组织引导,对来区冷冻食品等进行摸排抽检,阻断可能出现的传染源。督促、指导镇街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摸排,对来区按要求分时段组织居民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采样;负责汇总镇街报送的冷链环节、居民采样信息登记情况,并将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的检测结果反馈各镇街负责单位;指导各镇街,对不能及时采样及拒绝采样的人员做好登记与解释工作,汇总各镇街报送的名单并通报区卫生健康局,指导镇街重新组织涉及人员到指定地点集中采样。(成员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党工委政法办)

(四)安全维稳组

职责:维护集中采样点现场秩序。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法律事务,做好社会稳定相关工作,做好群众信访接访。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集中采样相关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火灾等防控。(成员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党工委政法办、区应急局)

(五)环境整治组

职责:负责指导各采样点做好医废垃圾的规范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收运处置。(成员单位:区环保局、区卫生健康局)

(六)舆情宣传组

职责:负责集中采样的新闻宣传、新闻发布,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和管控工作。负责组织有关通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成员单位:区党工委宣传部)

(七)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采样所需物资准备,并按规范协调采样点。负责医保报销、试剂、物资采购保障等工作,负责采样物资管理与发放,负责采样点的生活保障,及时拨付资金,对相关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成员单位:区经济信息局、区机关事务局、区医保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

四、检测对象

居住在xx经开区域内的人员。

五、工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工作人员准备。各单位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并指定一名信息联络员,做到信息互通。各工作组及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到采样点现场开展工作,及时上报(附件1),各采样点实行行政点长+医疗点长“双点长”负责制(采样点见附件2)。各镇街要落实好采样点点长、人员,统筹采样点全面工作,提前落实好入户摸底员、联络通知员、秩序维护员、安保人员、信息登记人员(与入户摸底员随时反馈,追踪未到位人员)、后勤保障联系人员及消毒人员;疫情防治组采取“1+5”工作模式,即医疗机构点长加上采样人员、质控人员、院感防控人员、标本运送人员、急救医护人员组成。舆情宣传组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宣传工作,做好舆情防控和居民政策宣传。

2、居民准备。各镇街按照属地原则,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各楼栋长、志愿者、物业人员等逐一入户做好通知,同时再次摸底、核实人数,整理人员清点名册;上报《核酸检测居民登记表》(附件3)和《核酸采样汇总表》(附件4)。根据实际,科学设置人员路线,分时段通知到位,确保居民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场地准备。全区每5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共设置54个采样点(附件2),并根据采样进度实时调整,由区疫情防治组绘制全区采样点分布图,各镇街绘制本辖区采样点分布图,并按《大规模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布局参考图》(附件6)在采样点划定采样区,做好各采样场所的准备工作,保障通水、通电、通风、避雨,做好采样点物资的准备工作。

(一)等候区

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要保障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

(二)采集区

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插线板、电灯、冷/暖风扇、适量桌椅、卫生纸等必备用品,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明亮的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样管,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受检人员按顺序排队,间隔保持至少1米以上,采样区域内始终保持1人被采样,避免人员聚集。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我区核酸检测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三)缓冲区

保障区设置物资储存区、清洁区、污染区、医疗废物暂存区。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四)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可疑症状者或高危人群。

4、物资准备。后勤保障组按《现场物资需求表》(附件7)做好采样点的物资准备工作,并对现场工作人员发放所需防护物资。

5、采样登记信息化准备。采用身份证识别系统和条码系统等信息化工具,确保采样信息全程数字化,每个点设置1-2套身份证识别系统和条码系统(单机版)。成立我区信息系统运维队伍,随时处置信息系统使用的各种问题。

6、实验室能力准备。确定好辖区内各实验室检测地区、物资、设备及人员。

(二)现场采样

1、工作人员到位。各现场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向采样点负责人报道,做好采样人员、物资、秩序的准备工作,并在现场感染防控人员的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控。采样人员,核酸转运人员着二级防护,其它人员一级防护。进行三班倒作业,视采样进度可调整采样时间。

2、现场准备到位。各镇街做好采样点、警戒线、一米线、穿衣区、脱衣区、临时隔离点、人员缓冲区等区域及非医用物资的准备,后勤保障组做好采样点各项医用物资的准备,现场秩序组做好现场人员聚集的处置预案,防止人员过度聚集。

3、居民到位。各镇街通知好、组织好居民在指定时间、地点和组别进行核酸采样,做好体温监测,每10人(或5人)为一组做好入场登记,及时通知未按时到达居民。对未登记人员进行临时登记,并进行处置。对发热人员按规范进行处置,送至人民医院B区发热门诊诊治。

4、居民入场。各镇街组织现场信息登记人员使用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被采样者信息后完善相关信息,应包括:①受检者(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做好条码登记,条码应包含采样点名称、标本编号,标本采集的日期等。核对信息后在采样管上竖直粘贴对应条码,居民持发放的采样管入场。核对信息后在采样管上竖直粘贴对应条码,居民持发放的采样管入场,按1:1采样人员每人发放一根采样管;按1:5采样人员,每5人发放一根采样管,由第一名人员持有;按1:10采样人员,每10人发放一根采样管,由第一名人员持有。

5、现场采样。

(1)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手执拭子,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2)咽拭子: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6、居民离场。现场秩序组组织居民按单循环,在警戒线范围内离开采样点,直接回居住点。现场工作人员在首班结之后进行采样

7、现场消杀。各组工作人员在现场感染控制人员的指导下解除防护措施,处置医疗废物。各镇街做好对采样现场消杀的处理。安排人员在每天结束后,对重点环境进行消杀。环境整治组做好各采样点对医疗废物的规范收集指导工作,协调专业公司收集各采样点的医疗废物。

(三)核酸检测

1、转运交接。将采样管放入透明塑料密封袋后再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无须采用耐高压密封罐。一个转运箱装40-50支试管,一个采样点需要配备至少2个转运箱用于标本冷藏保存及来回转运,根据辖区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按采样点对口实验室将样品送往相应实验室检测。

2、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根据要求进行检测,按时出具检测报告,并反馈给区疾控中心汇总。

3、协调支援。如遇到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或检测量太大,报告区卫生健康局协调其它机构进行检测,或向兄弟区县,市卫生健康委请求支援。

(四)信息反馈

1、采样明细报告。各采样点要向镇街定时上报数据,镇街对应采样人员与已采样人员进行对比,及时通知未采样人员到场采样,在每天21时前将前一日20:00至当日20:00的数据进行汇总后,提交给各镇街,各镇街经办人员要将《核酸检测居民登记表和《核酸采样汇总表》和问题点在22时前报送给区政法办,区政法办将数据推进给区卫生健康局。

2、特殊情况报告。各镇街采样点登记人员要对未及时采样的人员做好记录,加强联系,再次安排到采样点集中采样。对需要上门采样的人员,做好记录,由镇街每日汇总上报疫情摸排组,疫情摸排组汇总后推送区卫生健康局,由区卫生健康局安排区疾控中心上门采样。

3、信息报告。区疾控中心每日21时前将全区核酸检测信息情况每日上报一次给区卫生健康局,并报告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区卫生健康局每日22时前将结果上报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通报给区政法办,区委政法办将反馈给各镇街。

(五)特殊情况处置

1、发热人员。现场秩序组做好采样点发热人员的处置工作各镇街在采样点配置好应急车辆,及时转运发热病人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

2、未到达人员。各镇街现场登记人员对未按时采样人员进行登记,由各镇街每日汇总后报送疫情摸排组,疫情摸排组推送给党工委政法办和区卫生健康局,由各镇街组织未采样人员到指定地点采样。对能提供近日在外区已进行核酸检测并提供检测证明的人员进行登记,信息互认,按已检测登记。

3、需上门人员。采样检测组对特殊人群由疫情防治组安排人员上门采样。

4、阳性人员。阳性结果立即反馈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上报疫情防治组,疫情防治组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市卫生健康委报告后,立即启动扩大流调,对混检阳性的10人(或5人)立即就地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再次逐一采样检测;同时启动10人(或5人)密切接触者追踪,暂时集中隔离管理。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立即对确定阳性人员的密接、密接的密接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其他排除人员解除隔离。

六、采样后相关医疗废弃物处理

现场设置医疗垃圾暂存点,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现场物品包装

1、一次性物品

(1)装入专用的黄色医疗垃圾袋中,并不超过其容积的2/3,及时更换。

(2)按照要求对医疗垃圾袋进行双层包装,贴上标识、封口,并填写日期。

(3)如需带离现场,需在双层包装袋外套纸箱(必须在最外层增加一次性耐压硬质纸箱并密封,纸箱表面应有红色的“感染性废物”标识,纸箱尺寸和规格不大于长400mmx宽300mmx高360mm)。

2、非一次性物品: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按照要求完成消毒后,按实际情况进行外包装。

(二)外包装消毒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