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4篇

2022-12-25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比赛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比赛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巩固疫情防控良好形势,保障广大参赛者和裁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此次赛事活动安全、健康地开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前准备

(一)参赛人员需自备个人防疫用品,如口罩、便携式速干消毒剂、纸巾、手套。

(二)参赛人员出发参赛前需先行在家自测体温,超过37.3℃需向指导教师报告

(三)参赛人员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社交距离,抵达赛场后需及时洗手消毒。

(四)参赛入场选手及裁判员之间注意保持距离,并在参赛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二、赛场疫情防控

(一)通风消毒,比赛前,按相关防疫规定对赛场、门道、门把手、桌椅、场地等进行全面消毒通风。

(二)设立体温监测点,在赛场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实施“逢进必检原则”,体温超过37.3℃者拒绝入场。

三、应急处置

(一)赛前检测,参赛者及裁判如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告知赛场疫情防控小组,由疫情防控小组上报防疫机构,并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

(二)竞赛期间,如参赛者及裁判如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告知赛场疫情防控小组,由疫情防控小组上报防疫机构,并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

(三)设置消防巡逻小组应对赛场消防突发情况。

一、参赛队履行疫情防控措施

(一)赴赛区前

1、参赛人员根据参赛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将参赛人员(运动员、教练组成员及随队任何人员下同)名单报给赛区组委会和赛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须于赛前7天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将检测结果带到赛区。各运动队须保证做过核酸检测后,一直停留在相对封闭的基地。

2、下载“XX健康码”每天登记打码。

参赛人员到赛区报到时,由赛区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人员扫健康码,进行健康状态查验,因此,所有参赛人员下载目前居住城市的“XX健康码”小程序,填写相关信息,做到每天登陆打码。

3、在接到赛事通知后,各参赛队一定要提前制定好赴赛区途中的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前往赛区比赛前,各参赛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并严格各项纪律。

(二)旅行途中

1、各参赛人员乘坐飞机、高铁等长途交通工具包括在市内乘坐交通工具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并尽可能佩戴一次性手套。

2、参赛人员乘坐飞机、高铁等长途交通工具前往赛区,应尽可能购买相对集中区域的机票、车票,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同时本团队人员应尽可能分散就座。如为单独出行,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3、所有参赛人员乘坐飞机、高铁等长途交通工具时,应妥善保留票务信息。如遇到疑问或突发情况,可及时与相关航空公司、铁路公司服务热线进行联系。

4、旅行途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可能被高频触摸的物体和部位,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饮食。

二、参赛队住宿、餐饮疫情防控措施

(一)参赛队在赛区指定酒店住宿时,尽可能安排同一代表队人员在同一楼层住宿,与其他参赛队或人员相对隔离。

(二)比赛期间,各运动队人员一起在赛区指定酒店住宿、饮食,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与比赛无关人员。

(三)参赛人员在赛区住宿期间,实行相对封闭管理。除了按计划统一去场地进行比赛外,所有参赛人员不得离开酒店和酒店内指定的活动区域。如确需外出,必须得到赛事组委会、赛区疫情防控部门的批准。

比赛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确保各类体育活动和赛事顺利举办,保护参赛人员、工作人员和观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科学应对的体育活动和赛事新冠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在低风险地区有序开展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和赛事,优先举办户外项目,视情况有序开展室内项目,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体育活动和赛事前准备工作

(一)组织实施。由体育活动和赛事举办单位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应急小组,包括现场抢救组、物资保障组、医疗保障组、警戒保卫组、通信及交通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等,落实各组具体工作职责,并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物资配备。准备防护物资,包括口罩、消毒剂/酒精、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空调系统专用消毒剂、洗手液、肥皂、快速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配备体温枪等。

(三)设置隔离场所。在活动和赛事场所入口处体温监测点及各医疗点附近设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便于疏散的临时留观隔离场所。

(四)预防性消毒。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对休息室、卫生间、比赛器械、工作台、座椅等高频接触的场所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璧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三、体育活动和赛事管理

(一)基本防疫要求申报。

1•人员申报。活动和参赛所有人员要主动两次申报(报名前和检录前)14天内有无重点疫区旅行、生活史。体育活动和赛事举办单位要禁止14天内有重点疫区旅行、生活史或有相关症状的人员参加,并收集留存信息。

2•体温监测。对进出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和症状监测,观众需持健康码、通过监测后观赛。发现体温2 37.3,C或有咳嗽、乏力、呼吸道等症状要及时报告,立即采取隔离观察。

3•合理布局。对入口人员进行分流,降低人员密度,避免单个区域内人流量过大,减少不必要的交流和聚集。避免近距离接触,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

4•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参赛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含观众)进行健康教育,做好个人消毒和个人预防工作。

5.科学消毒。配备专职消毒人员,于赛前及赛后对人员聚集的场地进行全面消毒,做好消毒记录。加强对比赛场地、候场区、休息室、卫生间、垃圾堆放等区域以及栏杆、门把手、座椅扶手、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消毒,每日应当不少于3次。

6•垃圾清理。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垃圾筒及垃圾点周围无散落垃圾,无超时超量堆放。

7•用餐管理。提倡分散就餐和错峰就餐,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和聚餐活动。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按分批次、分桌就餐或釆取送餐至各自场所分开就餐。

&卫生间管理。保持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

(二)室内体育活动和赛事

1•在室内场馆举办体育活动和赛事时,加强场所内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也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比赛现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疫情防控下的体育活动,必须做到责任到人、精心准备、认真动员。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第三届体育节工作,保证体育赛事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市、区教育局统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此工作预案

一.成立体育节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某某

副组长:张某某

成员:张某某

二.明确领导小组及送考老师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组织管理此次体育节工作,处理比赛期间的一切问题,组织召开参赛人员工作会议;

2.负责对全区各校运动员进行疫情防控与安全方面的教育,赛前组织学生召开安全教育会,督促各校对本校运动员加强疫情防控与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发生;

3.解读此次体育节工作的有关事项,负责上下内外联络,负责安排处理各参赛队有关参赛方面的事务;安排此次比赛场地进行清扫消毒,协助校主任对学生意外问题发生的处理;

4.对全区各校运动员加强守纪、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与管理、比赛前组织学生召开文明、守纪教育会。要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做到: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不得大声喧哗、打闹。督促各校对本校运动员有不文明、不守纪行为的制止和教育、防止意外发生。

(二)各校职责

组织管理本校运动员此次比赛工作、宣传、解读此次参赛的有关事项及“运动员须知”。赛前对本校运动员加强疫情防控、安全卫生、考风考纪、诚信等方面的教育。了解并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参赛中学生如有不正常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及时处理。告知运动员参赛前及参赛结束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运动员在候赛和比赛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三)教练职责

赛前一定要了解并掌握本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参赛情况。如有运动员身体不适或不宜参加此次参赛应劝其缓赛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和校主任汇报。宣传、解释此次参赛的“基本流程”和“运动员须知”。负责运动员赛前指导、准备活动、进入赛场等参赛的有关流程等事项。协助校主任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诚信等方面的教育。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召开相关会议,宣传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对体育参赛安全工作的重视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召开工作人员会议,要求他们掌握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加强对参与体育参赛学生的疫情防控与安全教育,落实各环节安全防范措施。

3,召开校长会议,加强参赛全过程的疫情防控与安全教育。

四.具体措施

1.各校工作人员要确保运动员能安全、有序、准时抵达赛场,参赛时候护送学生到参赛地点,保障途中安全。

2.各校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同时要求校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好团员、干部的作用。做到尊重裁判人员、遵守赛场纪律、严禁作弊,要保护参赛地点的环境、不损坏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

3.学生进入参赛地点后,迅速到指定的地点休息,等待集中准备活动,不得进入警戒线内,一旦进入参赛区后,不得随意进出,比赛完毕后,至赛场出口集合。组织好学生检录后,送参赛人员到场外出口处等候,随时准备处理各类事件。

4.运动员在考场中要服从指挥,注意安全,不大声喧哗、爬高、打闹,进入考点时按要求列队进入,测试后不得在考场内滞留。按规定时间安全顺畅的完成参赛前后集结,参赛结束按学校要求时间坐车回校。

5.运动员尽量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带钉鞋进行测试,不要携带手机、随身听等贵重物品,其它测试时无关物品及衣物应放在考场外,统一看管。

6.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严防食物中毒。学生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工作人员或校主任报告。

7.如遇到学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前往询问情况,将其送往医务所,并向比赛点负责人报告。如遇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症状或严重的伤害事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考点负责人报告,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8.强化学生体育参赛时到比赛场地和比赛结束后返程沿途安全教育。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