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分)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2.(3分)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3.(3分)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 C.10V D.

4.(3分)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3分)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6.(3分)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7.(3分)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8.(3分)“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A. B. C.2he D.

二、解答题

9.(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67

U/V0.100.300.701.001.501.702.30

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甲和乙中的图 (选填“甲”或“乙”)

(3)如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下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 (填选项前的序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10.(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K;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

11.(18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象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υ─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t图象,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υ1和第2s末的速率υ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12.(20分)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向,电场强度E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0和d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在O点由静止释放,A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放在O点也由静止释放,当B在电场中运动时,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B离开电场后,A、B间的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A的电荷量为Q,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不计重力。

(1)求A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2)若B的电荷量,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EPm;

(3)为使B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B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m。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考点】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专题】13:实验题;54N: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

【分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能量减少,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解答】解: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

即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能量减少。

故选:B。

【点评】知道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

2.(3分)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考点】G5:电磁波谱;H3: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54D: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该题考查了单色光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长、变速的变化情况,通过和v=λf结合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由可知,光的传播速度变慢;一单色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由v=λf可知,波长变短;综上所述可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光从真空(或空气中)射入某种介质时,频率是不会变化的;会熟练的应用判断光速的变化情况,应用v=λf判断波长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了解同种介质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3.(3分)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 C.10V D.

【考点】E4: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专题】53A:交流电专题.

【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求解电流的有效值,其中I是有效值.再根据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求出最大值.

【解答】解:设电热器的电阻为R,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则:Q=

此热量是接交流电源上产生的热功率的2倍,所以Q′=Q=

所以:=

解得:V

所以最大值为

故选:C。

【点评】对于交变电流,求解热量、电功和电功率等与热效应有关的量,都必须用有效值.

4.(3分)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考点】B1:电流、电压概念;CI: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析】带电粒子以速率v垂直射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带电粒子圆周运动的周期,由电流的定义式得出电流的表达式,再进行分析.

【解答】解:设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为r,则

由 qvB=m,得 r=,T=

环形电流:I==,可见,I与q的平方成正比,与v无关,与B成正比,与m成反比。

故选:D。

【点评】本题是洛伦兹力、向心力和电流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抓住周期与B、I的联系是关键.

5.(3分)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考点】72: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73: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专题】51D: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回复力:F=﹣kx;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得到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后,再进行讨论即可.

【解答】解:A、回复力:F=﹣kx

加速度:a=

故有

a=﹣x

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故结合上述公式得到:此时振子有负方向的最大位移,A图符合,故A正确;

B、经周期振子位移为零,故B错误;

C、经周期振子位移正向最大,故C错误;

D、经周期振子位移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回复力公式和加速度公式得到加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然后逐项讨论.

6.(3分)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人造卫星

【专题】52A: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根据开普勒定律求解.

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

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

【解答】解: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故A错误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对称的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速率,故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R+h),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也为一定值。故C错误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不一定重合,但圆心都在地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地球质量一定、自转速度一定,同步卫星要与地球的自转实现同步,就必须要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这就决定了它的轨道高度和线速度大小.

7.(3分)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考点】D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16:压轴题.

【分析】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套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受到安培力,会向上跳起.根据套环跳起的原理判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

【解答】解:A、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套环的磁通量仍然会改变,套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会跳动。故A错误。

B、电源电压过高,在套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更大,更容易跳起。故B错误。

C、线圈匝数过多,在套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套环更容易跳起。故C错误。

D、所用的套环材料不同,可能不产生感应电流,则不会受到安培力,不会跳起。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套环跳起的原因,即产生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8.(3分)“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A. B. C.2he D.

以下是关于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分)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2.(3分)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3.(3分)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 C.10V D.

4.(3分)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3分)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6.(3分)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7.(3分)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8.(3分)“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A. B. C.2he D.

二、解答题

9.(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67

U/V0.100.300.701.001.501.702.30

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