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辽宁省高考历史真题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辽宁省高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周建国以后分封诸侯国,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到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国君谥号都称“公”甚至称“王”。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治分封等级制度森严 B.社会嫡庶差异明显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礼崩乐坏有助社会转型
2.以下关于古代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平定岭南并置郡,标志着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B.秦朝在“西南夷”地区,开辟 “直道”,并设郡管理
C.唐朝的道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D.元朝宣政院是加强对西藏、新疆、青海地区管辖的中央官署
3.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4.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提倡“群体的仁”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5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保家爱国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7.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8.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对“致远舰”的考古可以直接研究()
A.甲午战争的爆发 B.丁汝昌的生平
C.北洋舰队的覆灭 D.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9.右图是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国民革命 B.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
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1.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商品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完全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12.“他所宣传的既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和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而是经过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按照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学术价值。”材料中的“理论”是指()
A.洋务派的中学西体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思想
13.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文学革命论》 ②《海国图志》
③《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14.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
15.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16.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
式开始出现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17.有关下列名画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彰显理性主义的精神实质 B.通过宗教题材表现人性之美
C.追求抒情写意,反映民间风情 D.深受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
18.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1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 C.加强友好磋商 D.结伴而不结盟
20.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其中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分布在浙江省的有( )
A.杭州 宁波 B.杭州 温州 C.温州 宁波 D.宁波 台州
21.“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公社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变化
22.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要在轨飞行33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回首历史,我国第一次将航天员送上太空是在()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23. 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
24.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个国家1942年以来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联手行动有 ()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签署《开罗宣言》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下面小编整理了辽宁省高考历史真题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辽宁省高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周建国以后分封诸侯国,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到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国君谥号都称“公”甚至称“王”。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治分封等级制度森严 B.社会嫡庶差异明显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礼崩乐坏有助社会转型
2.以下关于古代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平定岭南并置郡,标志着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B.秦朝在“西南夷”地区,开辟 “直道”,并设郡管理
C.唐朝的道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D.元朝宣政院是加强对西藏、新疆、青海地区管辖的中央官署
3.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4.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提倡“群体的仁”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5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A.保家爱国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7.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8.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对“致远舰”的考古可以直接研究()
A.甲午战争的爆发 B.丁汝昌的生平
C.北洋舰队的覆灭 D.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9.右图是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国民革命 B.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
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1.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商品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完全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