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1

课文10首: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望】(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鹤楼】(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北宋)

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课后7首: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īng)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xǐ)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2

1、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一作:终)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此诗,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2、与诸子登岘山/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唐代〕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一作:字在)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3

1、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其中虽有某种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已的隐居生活内容,其中隐隐透露了作者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望,以便得到引荐达到入仕的目的。这首诗既叹自己的不遇,惜壮志之难伸;又复悲天悯人,忧农收之不丰,隐然有一心以天下为己任的怀抱。本来,士各有志,人各有愿;而在总的希望的水中,九派百支,主流总趋于一个定向:愿年年月圆花好,愿岁岁人寿年丰。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前四句写时光匆匆,又一年开始了,自己已届四十,仍未做官,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后四句写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年成,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全诗没有明显的起伏,语调平和,而静味深长。尾句“共说此年丰”当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农田耕种的丰收,二是企盼即将去长安赴试有一个好的结果。

2、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孟浩然?〔唐代〕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是作者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心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4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5

1、《题西林壁》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山行》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春晓》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6

1、《有感》

作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题宋徽宗画鹰》

作者:谭嗣同

落日平原拍手呼,画中神俊世非无。

当年狐兔纵横甚,只少台臣似郅都。

3、《潇湘晚景图》

作者:谭嗣同

袅袅箫声袅袅风,

潇湘水绿楚天空。

向人指点山深处,

家在兰烟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烟,

画中情绪最凄然。

悬知一叶扁舟上,

凉月满湖秋梦圆。

4、《武昌夜泊》

作者:谭嗣同

秋老夜苍苍,鸡鸣天雨霜。

星河千里白,鼓角一城凉。

镫炫新番舶,磷啼旧战常

青山终不改,人事费兴亡。

5、《似曾诗》

作者:谭嗣同

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

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

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

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7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8

1、《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2、《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9

1、《寄李校书游简寂观》黄滔?唐

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

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

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

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2、《新秋喜凉》白居易?唐

过得炎蒸月,尤宜老病身。

衣裳朝不润,枕簟夜相亲。

楼月纤纤早,波风袅袅新。

光阴与时节,先感是诗人。

3、《水宿闻雁》李益?唐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寒食日过枣团店》白居易?唐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马迟。若为将此意,前字与僧期。

4、《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孙逖?唐

议狱持邦典,临戎假宪威。风从阊阖去,霜入洞庭飞。

篁竹迎金鼓,楼船引绣衣。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归。

5、《公斋四咏·小松》皮日休?唐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先愁被鷃抢,预恐遭蜗玻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10

1、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

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chuán)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xíng)。念无与乐(lè)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盖竹柏(bǎ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吴均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1

课文10首: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望】(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鹤楼】(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北宋)

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课后7首: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īng)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xǐ)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2

1、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一作:终)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