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定要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
一、指导思想:
以《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师生防火安全意识并预防和遏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以学校校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目的
通过普及学生消防常识,经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有效增强师生的防火意识和逃生能力。通过消防安全知识讲授和演练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和谐校园”活动实施,确保春季防火、灭火工作开展,特举行此次消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付、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地点:
学校教学楼、操场。
四、时间:
20__年3月31日下午
五、组织领导:
演练总指挥:__校长
组织策划:__校长、__指导员、__校长、__校长
现场指挥:__
医疗保障:__
参加对象:__学校全体师生、__
六、组织分工:
1、学校
职责:准备好知识讲座的场地及仪器;参加演练,负责楼道口的安全,指挥学生按就近楼梯逃生撤退到学校指定的场地,各班班主任清点各班人数,并逐个向校长(或指定安全负责人)汇报各班情况,以查清是否有同学被困,以及大概在哪个教室被困。
2、__消防中队
职责:消防安全知识讲授,消防器材演练、器材展示。
七、演练前的准备:
1、星期四开始,放置消防知识宣传板,营造氛围,地点:__前面。
2、参加灭火演练师生准备一块小毛巾,以备逃生演练时捂住自己的口鼻,逃生时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燃烧产生的浓烟及毒气,便于安全疏散;
3、议程安排:3月31日(星期六)
1:45全体教师到大报告厅进行消防演练培训(各班学生改自学)
2:45各班主任到教室对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培训
3:10消防演练开始
3:40左右消防演练结束
4、对班主任的要求:
①对学生进行演练前的动员,提高认识、保持紧张状态,教育学生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并教育好逃生的准确动作“猫腰、捂嘴”。各楼层疏散时要听从指挥,绝不能把演练当成游戏。
②演练前检查学生鞋带是否系好。
③当听到报警信号后迅速指挥本班学生立即快速、安全的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关闭电灯。
④疏散时要尽量降低重心,在楼道口不允许学生推挤、不许发出声音。学生走出楼梯口后,快速跑步进入操场,按各班顺序依次站好,成升旗仪式队形站位,保持良好的秩序,班主任在必要时进行巡视、辅导、教育。
⑤班主任认真清点本班人数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校长汇报。
5、紧急疏散演练各楼梯拐弯处教师安排表(略)
紧急疏散时的学生队形:两列纵队;靠右;保持安全距离;有序快速前进;所有教师应当在就近各拐弯处指挥。班主任要随学生队尾。出楼梯口后学生跑步前进。
八、演练过程:
3月31日下午3:10(左右)消防演练总指挥(__校长)宣布消防演习开始。
“下面我宣布__学校、__消防演练现在开始”
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的领导和成员闻迅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拉起警戒线。
(2)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3)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4)学校领导在向上级指挥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
2、组织实施: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指挥学生及老师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操场等场所。
(2)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3)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3、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4、灾后统计检查
统计检查小组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校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二)地震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1)地震灾害发生后,校内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学校立即组织学校各级小组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先救人为主。
(3)校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联校报告人员、财产损失及受灾情况。
(4)各工作小组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信息通讯组立即与伤亡学生的家长或伤亡教师的家属联系。
2、震后应急处置
(1)领导小组立即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如有人员伤亡通讯小组及时报告120或通知受伤者家人。
(3)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区域,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加强对重要设施、重要物品的保护,维护学校秩序。
(4)统计检查小组立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并迅速报告校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5)校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向教育局安委办就损失大小、困难程度、救助情况等分别核实登记,快速地、实事求是报告灾情。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应及时向交警队报告事故发生,明确汇报事故发生详细位置,同时应汇报教师或学校领导。
2、发生人员伤亡时,当事人应向120、122报告,请求支援。
3、在医院等急救人员尚未到场的情况下,当事人应本着救人要紧的原则,紧急实施对伤员的急救,直到急救人员送往医院。
4、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疏散现场围观人员,协助交警维持现场秩序,保留现场,提供交警需要的证据。
5、学校接到交通事故电话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配合交警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原因调查。
6、班主任立即与家属或家长取得联系,到达事故地点或医院。
7、学校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交通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安全工作会议。
9、及时做好学生及家长安抚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6.3自然灾害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6.4公共卫生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6.5考试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理
7.2调查评估
7.3信息发布
8应急保障
8.1资金保障
8.2物资保障
8.3信息保障
8.4通信保障
8.5医疗卫生保障
8.6治安保障
9监督管理
9.1宣教培训与演练
9.2奖励和责任
10.3解释部门
10.4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有关教育、卫生、治安、交通等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有关学校突发事件(事故)案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发生在校园内或在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社会治安事件:校园内外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性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校园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健康的事件。
事故灾难: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自然灾害:受台风、暴雨洪水、暴风雪、高温严寒、地质、地震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学校师生较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的事件。
(5)信息泄密:由学校代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国家和本县县教育统一考试中,在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其他严重的泄密事件。
(6)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事件(事故)。
1.4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学校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及时有效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形成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根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范围、性质、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快速处置。
(3)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立足防范,抓早、抓小,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4)应急联动,群防群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应急联动、群防群控的应急处置工作格局。
(5)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在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把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要及时采取人员避险措施;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首先开展抢救人员和控制事态扩大的应急行动。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6)加强管理,争取外援。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公安、交通、建设、卫生、工商、质量技监等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支持。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学校及相关部门已采取的措施;
(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
(5)事件发展动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其他需要报送的事项。
4.2.3信息报送方式
可通过电话口头初报,随后采用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载体及时报送书面报告和现场音像资料。有秘级的信息和材料,按照保密渠道报送。
4.3预防工作
4.3.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发现事件苗头,及时处置,预防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4.3.2学校相关处室
5分级处置与应急协调
5.1分级响应机制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县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分级响应一般按以下原则:
(1)发生一般校园突发公共事件(IV级),由县教育局进行确认,并立即将事件报告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及时启动县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发生较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III级),由县教育局进行确认,并立即将事件报告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相关县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必要时请县教育局指导支持。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公共事件(Ⅱ、I级),由县教育局初步确认后,迅速报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确认,立即启动县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配合县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
5.2应急协调
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应急领导机构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共同做好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当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符合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启动标准时,该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与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关系如下:
(1)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领导机构和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紧密配合、相互合作,高效、快速地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
(2)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相关应急领导机构,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应对和处置某类突发公共事件,负责事件的现场应急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处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事件的善后处理和后期处置工作,有关应急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支持。
(3)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主管部门,要做好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防和预警工作,加强对学校师生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应急处置
6.1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6.1.1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防
(1)预警预防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化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公安、安全、信访、外办、民族宗教和信息产业等部门要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正常的工作联络机制,指导学校做好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防范工作。
(2)信息报送
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严格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学校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县教育局。Ⅱ级以上事件,县教育局须在1小时内上报县政府、县领导小组、县教育局。
6.1.2应急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I级、Ⅱ级)的应急响应
①事发学校
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同时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一旦学生上街集会、游行,学校立即组织力量劝阻,如劝阻无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在事件进一步扩大,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时,学校要组织干部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作出处理学生的决定时,要掌握好时机和程度,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学生,促使事件得到尽快平息。7
②县领导小组及有关成员单位
事件发生后,县领导小组负责启动本预案,成立现场挥部,组成相应工作小组,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及时将应急处置情况上级政府。县教育局接到事发信息后,迅速对事件进行确认并向县领导小组、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及时通知有关成员单位;局领导迅速赶赴事发学校,指导、督促校方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现场指挥部,控制现场事态的发展;面对面地做师生的思想工作,开展教育和疏导;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态发展和事件处置情况。县公安局领导指挥事发地公安机关采取严密措施,组织警力,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交通秩序,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依法迅速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现场事态的发展;采取措施保护党政军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别有用心、蓄性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进行严格控制和监视,搜集并固定事件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依法打击处理;适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校园和社会秩序。因信访问题引起学校师生的群体性事件,县信访局组织人员听取师生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安抚师生情绪,宣传信访政策法规,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师生的教育、疏导、劝解工作。因民族宗教问题引起师生的群体性事件,县民宗委组织有关人员,配合校方和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师生、信教师生的教育、疏导、劝解工作。对境外敌对势力、间谍情报机关幕后策划指挥、宣传煽动、插手利用学校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县安全局及时发现和收集相关情报信息,组织力量实施侦破和打击。对涉及外教群体性事件产生人员伤亡情况的,县外办及时向县外办报告,并通过县、省外办与国外驻华机构取得联系,校方要和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外教的人身保护措施。县信息中心加强对互联网监控,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学校群体性事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县卫生局及时组织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和医疗救治。其它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职能,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和保障工作。针对师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按照《江山县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2)较大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III级)的应急响应
较大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III级)发生后,由县政府组织指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①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迅速确认,并将事件报告县政府和县教育局。
②县政府和迅速启动县中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机构,指挥、8部署应急处置工作。调查了解事件情况、公众反应和社会影响,及时将上述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向上级政府报告。教育局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时深入事发学校,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
③事发学校启动本校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调查了解事发原因,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
④县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或部分成员会议,听取县教育局和有关部门对事件情况的分析意见,确定指导方案;必要时请求县级有关部门紧急支援。
学校一定要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
一、指导思想:
以《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师生防火安全意识并预防和遏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以学校校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目的
通过普及学生消防常识,经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有效增强师生的防火意识和逃生能力。通过消防安全知识讲授和演练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和谐校园”活动实施,确保春季防火、灭火工作开展,特举行此次消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付、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地点:
学校教学楼、操场。
四、时间:
20__年3月31日下午
五、组织领导:
演练总指挥:__校长
组织策划:__校长、__指导员、__校长、__校长
现场指挥:__
医疗保障:__
参加对象:__学校全体师生、__
六、组织分工:
1、学校
职责:准备好知识讲座的场地及仪器;参加演练,负责楼道口的安全,指挥学生按就近楼梯逃生撤退到学校指定的场地,各班班主任清点各班人数,并逐个向校长(或指定安全负责人)汇报各班情况,以查清是否有同学被困,以及大概在哪个教室被困。
2、__消防中队
职责:消防安全知识讲授,消防器材演练、器材展示。
七、演练前的准备:
1、星期四开始,放置消防知识宣传板,营造氛围,地点:__前面。
2、参加灭火演练师生准备一块小毛巾,以备逃生演练时捂住自己的口鼻,逃生时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燃烧产生的浓烟及毒气,便于安全疏散;
3、议程安排:3月31日(星期六)
1:45全体教师到大报告厅进行消防演练培训(各班学生改自学)
2:45各班主任到教室对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培训
3:10消防演练开始
3:40左右消防演练结束
4、对班主任的要求:
①对学生进行演练前的动员,提高认识、保持紧张状态,教育学生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并教育好逃生的准确动作“猫腰、捂嘴”。各楼层疏散时要听从指挥,绝不能把演练当成游戏。
②演练前检查学生鞋带是否系好。
③当听到报警信号后迅速指挥本班学生立即快速、安全的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关闭电灯。
④疏散时要尽量降低重心,在楼道口不允许学生推挤、不许发出声音。学生走出楼梯口后,快速跑步进入操场,按各班顺序依次站好,成升旗仪式队形站位,保持良好的秩序,班主任在必要时进行巡视、辅导、教育。
⑤班主任认真清点本班人数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校长汇报。
5、紧急疏散演练各楼梯拐弯处教师安排表(略)
紧急疏散时的学生队形:两列纵队;靠右;保持安全距离;有序快速前进;所有教师应当在就近各拐弯处指挥。班主任要随学生队尾。出楼梯口后学生跑步前进。
八、演练过程:
3月31日下午3:10(左右)消防演练总指挥(__校长)宣布消防演习开始。
“下面我宣布__学校、__消防演练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