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社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篇1
一、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二、职责
1、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
(1)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通报工作,***实际制定防控规划、复工方案、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2)***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评估,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
2、应对疫情防控办公室职责
(1)开展各种类型的疫情防控宣传和教育,普及员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知识。
(2)建立企业应对疫情防控联系群,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3)准备和筹集应对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如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喷壶和一次性防护口罩(普通外科一次性口罩和N95/KN95型防护口罩)。
(4)统计复工人员情况,制定复工复产方案。
三、防控责任分解落实
办公室入口管控
办公室入口设置体温检查、消毒区域,进入办公室必须检查体温正常,并消毒。
办公区通风和消毒
办公室保持通风,早晚个消毒一次;
3、公共区域
每隔2小时消毒一次
四、复工前管理人员疫情防控准备事项
1、复工人员情况统计
2、复工前防护用品采购(口罩、酒精、84消毒液)
3、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4、.防控疫情宣传
5、员工复工前培训教育
6、复工前办公室消杀工作
7、完成复工前报批准备
8、防控期间“两外”人员管理(外协和送货人员)
9、来访人员管理,进出门岗严格执行测体温和登记制
10、疫情期间所有***人员(含***、相关方等外单位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不接受测温或不佩戴口罩均不得进入。
五、复工的防疫工作安排
(一)全面排查职工状况,安排居家医学观察计划
1、4月1日完成复工人员情况统计表,重点统计员工的返回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否有感冒、咳嗽、发热等状况。
2、时刻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如有感冒、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必须马上汇报,同时安排居家医学观察,等身体恢复健康再来复工。
(二)必须做好复工前准备,落实防疫消杀措施
1、严格执行测温合格后进入的管理措施,所有***员工须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检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的,按照有关规定隔离观察休息,必要时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2、严格访客管理,原则上不接受访客***,各部门尽量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沟通联系工作。确实工作需要的,来访人员须佩戴口罩并登记个人、单位、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所有来访人员应在原登记内容中增加体温记录。***每日将来访人员登记表复印报行政部备查。
3、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大厅、楼道、会议室、卫生间、生产设施等场所环境清洁,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所有人在公共区域应佩戴口罩,相互之间交流尽量保持1.5米以上距离,尽可能少去餐厅等密闭区域。设置单独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箱,废弃口罩和手套必须折叠封闭后放入指定垃圾桶,不得随便丢弃。
3、川外人员员工返川返社区及工作人员报到要求
1)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人员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区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社区。
2)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高社区人员员工和工作人员,按照社区规定时间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社区。到社区后,社区应在第一时间组织返社区人员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人员进行妥善管理安置,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3)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人员员工暂不返川返社区。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社区,到社区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社区应按相关规定做好人员健康管理。
4)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人员员工,由社区会同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综合评估后,按社区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社区,到社区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社区应按相关规定做好人员健康管理。
4、境外人员员工返川返社区要求
境外人员员工返社区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社区,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5、其他特殊情况返社区要求
1)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社区的暂缓返社区;已返社区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社区按相关规定做好人员健康管理。
2)返社区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及时向社区报告,治愈后返社区。
3)教育培训类机构人员员工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四、前准备工作
1、健全机制
1)社区要按照“一社区一案”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工作方案。
2)提前与属地镇(街)、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落实“一对一”常态化协作专班机制,健康副社区长主动到社区指导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协同联动保障秩序。
2、健康监测
1)社区要动态掌握人员暑假期间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完善人员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报备制度,“一人一档”建立台账,确保每名人员返社区前14天的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底数清、情况明。
2)社区严格落实相关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3)对暂缓返社区人员员工要保持“一对一”联系,充分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3、疫苗接种
1)x月xx日前,完成12—17岁应接未接民众第一针的查漏补种。
2)高社区要引导、提醒大一工作人员暑假期间尽早在属地接种疫苗。
4、门岗管理
1)假期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律封闭管理。
2)高社区要严格门岗管理,未经允许非暑期留社区民众不得提前返社区。社区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社区园。确需入社区的,要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询问健康情况、开展体温检测,做好信息登记。
5、物资准备
1)社区验额温枪、红外线测温仪等防疫设备,确保正常使用。
2)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并根据社区规模、人员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
3)在合适区域配备水龙头或移动洗手设施,准备肥皂、洗手液等用品。有条件的社区可配备免洗手消毒剂或其他手消毒设施。
6、场所准备
1)统筹利用民众宿舍、、闲置场所,在社区内设立医务室(或卫生室)、隔离观察室,社区门口设立临时观察室。
2)隔离观察场所位置相对独立,并按要求配备相应防疫用品。
7、环境准备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社区内环境卫生死角。对、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2)对社区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提前进行预防性消毒。
3)区教育局会同政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开展社区园周边环境治理。
8、应急演练
1)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建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与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应急预案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演练。
2)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3)科学制定突发疫情民众推迟返社区的在线应急预案,分类制定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社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篇1
一、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二、职责
1、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
(1)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通报工作,***实际制定防控规划、复工方案、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2)***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评估,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
2、应对疫情防控办公室职责
(1)开展各种类型的疫情防控宣传和教育,普及员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知识。
(2)建立企业应对疫情防控联系群,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3)准备和筹集应对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如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喷壶和一次性防护口罩(普通外科一次性口罩和N95/KN95型防护口罩)。
(4)统计复工人员情况,制定复工复产方案。
三、防控责任分解落实
办公室入口管控
办公室入口设置体温检查、消毒区域,进入办公室必须检查体温正常,并消毒。
办公区通风和消毒
办公室保持通风,早晚个消毒一次;
3、公共区域
每隔2小时消毒一次
四、复工前管理人员疫情防控准备事项
1、复工人员情况统计
2、复工前防护用品采购(口罩、酒精、84消毒液)
3、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4、.防控疫情宣传
5、员工复工前培训教育
6、复工前办公室消杀工作
7、完成复工前报批准备
8、防控期间“两外”人员管理(外协和送货人员)
9、来访人员管理,进出门岗严格执行测体温和登记制
10、疫情期间所有***人员(含***、相关方等外单位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不接受测温或不佩戴口罩均不得进入。
五、复工的防疫工作安排
(一)全面排查职工状况,安排居家医学观察计划
1、4月1日完成复工人员情况统计表,重点统计员工的返回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否有感冒、咳嗽、发热等状况。
2、时刻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如有感冒、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必须马上汇报,同时安排居家医学观察,等身体恢复健康再来复工。
(二)必须做好复工前准备,落实防疫消杀措施
1、严格执行测温合格后进入的管理措施,所有***员工须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检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的,按照有关规定隔离观察休息,必要时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2、严格访客管理,原则上不接受访客***,各部门尽量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沟通联系工作。确实工作需要的,来访人员须佩戴口罩并登记个人、单位、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所有来访人员应在原登记内容中增加体温记录。***每日将来访人员登记表复印报行政部备查。
3、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大厅、楼道、会议室、卫生间、生产设施等场所环境清洁,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所有人在公共区域应佩戴口罩,相互之间交流尽量保持1.5米以上距离,尽可能少去餐厅等密闭区域。设置单独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箱,废弃口罩和手套必须折叠封闭后放入指定垃圾桶,不得随便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