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下载。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1

(一)信访的“属地管理”原则,使基层维稳面临诸多困难。

当前,发生进京非访后,责任追究主要是查看非访人员的身份信息,国家追究省,省追究市州,市州追究县市,县市追究乡镇和街道,一级追究一级责任。

这种无论上访原因而绝对的“属地管理”原则,对基层造成的压力很大。

当前,基层最感头疼的信访案件有以下三类:

1、“涉法涉诉”的信访案。

根据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信访条例》,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据此分析,按照《信访条例》接受的信访事项应是行政机关处理的事项。

然而,将涉及法院判决、执行等信访案件推到行政机关负责,这显然是不可能解决的,行政机关不应也无法参与干涉审判机关司法行为。

例,对法院的判决不满而常年上访,该走的程序已经全部走完,已“三级终结”在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但仍然进京,不走正常渠道,进行非访,基层没有化解的权力能力,却只有维稳的责任,这显然是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等。

2、涉及跨地区的信访案件。

所谓跨地区案件指的是虽然户籍在本地,但是反映的事件是在另一地区发生的,跨县市或是跨省。

3、已经长期不在本地居住人的信访案件。

有一部分重点信访户,因种种原因,长期在外地生活,但户籍却一直留在原地。

每到敏感时期,联系他们并进行稳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于基层维稳人员而言,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无法准确掌握他们的行踪,造成基层维稳时非常被动。

(二)无理访打击乏力,谋利型上访步步紧逼,牵扯基层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1、无理访打击乏力。

无理上访,就是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已按法律、法规、政策和事实依据处理终结,但上访人拒不接受处理结果,就同一问题重复上访,提出无理要求的行为。

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即使非访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处罚及强制措施,最多就是个行政拘留几天,这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地方政府只能派人接回,住宿、吃饭、车票全部由地方政府买单,即使这样,他们有时还故意不合作,趁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制造麻烦,给地方政府造成极大的压力。

2、谋利型上访步步紧逼。

以谋利为目的的上访,许多就是上访专业户。

这些上访专业户主要呈现出四个特征:一是从年龄上看,上访专业户一般在40-60岁之间。

在这一年龄段的人,人生阅历丰富,精于人情世故,这可能是他们善于上访、跟政府周旋的重要原因。

二是从上访次数来看,上访专业户上访次数多,上访频率较高。

他们不断地挖空心思,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去上访谋利。

一旦他们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者依据之后,马上就动身上访。

有些上访者甚至一个月要上访好几次,成为当地政府的“熟人”和地方社会的“名人”。

三是上访专业户懂得法律政策,精于钻政策法律的空子。

四是上访专业户善

于抓住政府的软肋,并通晓政府动态,以捞取利益为终极目的。

3、维稳投入居高不下。

每到敏感时期,上访户都会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为了稳定,每年我镇在这些信访重点户身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小数目。

敏感期还要24小时盯防,轮流换班严防死守,并且随时还要跟访领访,牵扯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二、基层维稳渐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缺位。

目前基层信访工作的困境是,无法对上访者进行清晰分类而降低了信访治理绩效。

如何区别谋利型上访和维权型上访始终没有求解之道。

同时,要解决基层维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使他们能安心在一线工作。

三是要爱护愿意做事的维稳干部。

改革会有风险,干事难免失误。

对于那些敢于做事而出现失误的干部、得罪人的干部、有争议的干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干出成绩引来忌妒、大胆干事得罪人的干部,要看得“重”些,肯定要“多”点;对有争议的干部,要深入分析,正确对待。

对那些不愿做事或不适合从事维稳工作的干部要及时调整,确保维稳战线的战斗力。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2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对于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也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的相关特点,根据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相关解决办法。

新形势下,我国信访维稳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由于时代科技进步,人民相对法律意识提高,对于侵犯自身合法权益力的行为,懂得通过信访的途径,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自身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大家具有维权意识,但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对薄弱,信访过程中信访人的过激行为依然存在。

所以,相关部门认真解决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

益,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及时解决矛盾,才能真正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和谐。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非常重要,但目前信访维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信访维稳工作概述(一)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内涵

信访是企业基层员工和广大老百姓通过向当地信访办求助,解决自身与相关企业的矛盾的一种合法方式。

但是由于有些信访人态度过激,在信访的过程中,也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所以,信访维稳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社会治安,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迎来了巨大挑战。

”等相关信访工作指示。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也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广大基层人民合法权利的一种方式。

(二)

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特点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有变动,经济结构有调整,各企业需要适应前期相关经济政策,

党的十八大大以来,随着深化社会经济改革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大,经济不稳定性增加,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信访维稳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信访人数逐渐增加,并且由信访人逐步趋向于集体化,信访人需要被解决的相关问题多元化,且信访人的态度朝着更差的趋势发展,甚至出现自残等过激行为,缺少相关法律意识,信访人打标语,拉横幅,围堵当地政府等种种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依然在发生。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信访维稳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必须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二、信访维稳工作的积极意义(一)信访维稳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

信访维稳工作内容大部分是沟通企业和相关基层员工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说明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信访维稳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发展。

如果顺利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会发现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企业的经营模式,增进企业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交流,既保障了基层员工的合法权利,又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

通过解决信访人的问题,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方法,由于信访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直接牵扯到利益纠纷,很容易让人情绪极端化,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举动,不仅与自身无益,甚至可能危害他人的生命,造成社会治安混乱,所以努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信访维稳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直接影响当地的社会治安。

(三)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通过信访这一个途径,广大基层人民可以向公安部门反映自身面临的问题,有助于人民解决自身问题,维护广大人民合法权益。

三、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访人法律意识薄弱

信访这一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是如果通过不合法的途径,不仅扰乱社会治安,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新形势下,依然有很多人法律意识薄弱,不懂得通过正规途径解决自身问题,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比如依旧有一些人拉横幅,打标语,围堵政府大门,严重影响了市规市容,影响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二)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存在问题

信访维稳工作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很多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存在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果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存在问题,就不能帮助信访人解决实质问题,将信访维稳工作落实到底。

很多信访人提出来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相关条例,如果缺乏专业的法律人员,就不能有效帮助信访人解决相应问题。

但很多地区信访维稳工作的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谈论,交流和沟通等环节,无法真正帮助信访人解决切实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