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密接人员处置方案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密接人员处置方案1
为切实做好新冠病例密接、次密接人员管控和转运工作,及早发现和隔离管控潜在新冠病例,避免新冠疫情扩散,特制定本流程。
成立转运工作专班工作专班
由XX等6人组成,配备转运专用车辆公务用车XX,配备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物资,配备场所消毒和封控物资。
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信息登记、病毒消杀、定点隔离和闭环转运工作。
建立信息推送工作机制
要对已掌握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及时分析研判,进一步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及时推送给相关单位。
规范转运工作流程
接到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工作专班集结,第一时间到达密接、次密接人员所在地,解释管控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取得密接、次密接人员配合,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对所在场所进行封控。
与联防联控办联系,报告密接、次密接人员行动轨迹,按联防联控办指令,将密接、次密接人员闭环转运到指定场所隔离。
对于不需要到指定场所集中隔离的次密接人员,安排居病情允许时戴医用防护口罩)一将XX者安置在救护车将XX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车辆及设备消毒、脱摘个人防护用品。
穿戴及脱摘防护用品流程穿戴防护用品流程:
洗手或手消毒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口罩密闭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穿防护服戴手套戴护目镜/防护面屏必要时选穿鞋套。
(全面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确保穿戴符合规范)脱摘个人防护用品流程:进入一脱间(区),手卫生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卫生脱除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从内向外向下反卷,动作轻柔,防护服、手套、鞋套一并脱除)手卫生进入二脱间(区)摘除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手卫生戴医用外科口罩进入清洁区。
社区密接人员处置方案2
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病例密接、次密接人员管控和转运工作,及早发现和隔离管控潜在新冠肺炎病例,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特制定本流程。
一、成立转运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由xx等6人组成,配备转运专用车辆公务用车桂P·GK609,配备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物资,配备场所消毒和封控物资。
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信息登记、病毒消杀、定点隔离和闭环转运工作。
二、建立信息推送工作机制
要对已掌握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及时分析研判,进一步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及时推送给相关单位。
三、规范转运工作流程
接到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工作专班集结,第一时间到达密接、次密接人员所在地,解释管控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取得密接、次密接人员配合,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对所在场所进行封控。
与港口区联防联控办联系,报告密接、次密接人员行动轨迹,按港口区联防联控办指令,将密接、次密接人员闭环转运到指定场所隔离。
对于不需要到指定场所集中隔离的次密接人员,安排居家隔离。
(一)报告核实
1、接单位员工报告已关联疫情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街道乡社区,下同)或同级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疾控部门核实实际情况和风险程度。
2、接疾控部门通知已关联疫情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和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并按要求采取措施,可请属地协助。
(二)人员管理
3、风险人员(次密接者以上,下同)在生产经营场所的,应要求其按照疾控要求原地等待。
按要求设置临时观察场所,暂时单独隔离。
4、风险人员(指员工)已离开生产经营场所的,应要求其按照疾控要求在远离聚集场所的空间原地等待,在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应主动告知并接受安排,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滞留。
5、风险人员在本单位的接触者,如已掌握的同部门、同会议、同就餐、同乘电梯员工,接待风险人员来访、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等,应要求其暂停工作并在场所内指定空间等待,直至风险判定明确或疾控处置。
等待期间,应尽可能远离人员密集场所,不与风险人员在同空间。
6、共同居住人有次密接者以上风险人员的,按复工复产防控要求,员工应居家办公并健康监测,避免进入生产经营场所。
7、督促已通知开展居家医学观察的本单位人员,应第一时间向
社区主动报到说明情况。
8、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前调取相关视频、登记、轨迹等信息,向有关人员了解在场所内活动和接触情况,为可能开展的流调或可能升级的风险,做好基础工作。
9、对单位员工进行情况告知,注意安抚员工情绪,并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沟通引导。
(三)做好医疗物资准备。
按照防控物资储备目录,建立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做好防护用品、药品、核酸检测试剂、消杀用品、医疗设备等储备。
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渠道顺畅。
(四)严格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的设置管理。
各卫生院要切实落实“四早”要求,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等基本要求设置发热门诊,对发热门诊和常规门诊实行严格物理隔离,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要求,严防院内感染。
加强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按时限要求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五)严格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住宿管控。
落实服务人员、顾客全程佩戴口罩,落实体温监测、行程码、健康码查验等准入制度;对场所内高频次接触的部位和设施勤消毒,场所勤通风。
(七)做好进口食品管控。
严格落实冷链食品仓储管理制度,对冷链食品要全面索票索证、全面核酸检测、全面预防消毒,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八)加强村级管控。
发挥村“两委”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细化操作流程,做好人员物资储备。
落实“三减少、三加强”(即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网格化管理和加强定点诊治)等工作要求,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
(九)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工作制度。
要加强xx期间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精准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遇有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同步推进、无缝衔接,落实各项应对处置措施,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十)加强人员出行管理。
xx期间各村要对“两委”成员外出严格管理,村“两委”工作人员要带头就地过节,引导务工人员和群众xx期间尽量就地过节,原则上非必要不外出。
不得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旅游探亲。
(十一)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原则上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会等活动,倡导线上团拜。
严控各类灯会、室外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要求。
所有公共场所应在入口处设专人对进入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严格做好通风和消毒。
(十二)加强督导检查。
各单位、各部门加强节前防控工作督导检查,落实“五有三严”要求,即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等。
六、应急处置
(一)基本原则。
疫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启动《王爱召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时部署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按照旗疫情防控指挥部划定的`管控圈立即采取行动,各村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查清传播链条。
2.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
各村按照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做好隔离场所防控措施落实和防护指导,落实人员健康监测和隔离点消毒管理等工作。
3.及时公开发布疫情信息。
各村要依法依规报送疫情信息,规范好信息报送方式,及时将信息上报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二)各村疫情应对处置
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启动工作组,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毒等工作队伍投入疫情防控,落实第一梯队集中隔离场所。
2.落实分包工作机制。
按照县级领导分社区、社区干部分包村、村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分包体系,抓好“四方责任”,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有序开展疫情应对处置。
3.严格封闭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