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游泳池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游泳池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内容篇1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履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职责,维护游泳场所的治安秩序,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集合本游泳馆实际特制订游泳馆安全,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由游泳馆负责人、救生人员组成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贯彻有关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法规,承担游泳馆的日常安全管理,维护游泳馆的日常秩序。

第二条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实施水上救护制度,准确地判断和发现情况,积极救护游泳人员。

第三条本馆的救护人员兼管安全,上岗时要彻底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劝阻和制止游泳馆内不安全的行为,防止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深浅水区有明显的标志,游泳池周边设有宣传牌、警告牌和管理工作的告示牌,救护观察台,救护器材齐备,并有效使用。

第五条严禁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管制刀具进入游泳馆。

第六条禁止酗酒、醉酒者进入游泳馆。

第七条严禁带宠物进入馆内。

第三章卫生管理

第八条游泳馆对外开放需领取区卫生防疫部门发放的《卫生营业执照》。

第九条游泳馆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均进行体检,持《健康合格证》上岗工作,并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第十条严格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症(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

第十一条游泳者更衣后须经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池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第十二条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天开馆前測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3-0.4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洗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第十四条严禁出租游泳衣裤。

第四章更衣室清洁消毒管理

第十五条更衣室内凳子保持干净卫生无污迹,必须随脏随打扫,并定期用84(1:250的比例)消毒液浸泡后的抹布擦拭,确保无灰尘及霉变。

第十六条垃圾桶内每天喷洒84消毒液进行消毒,更衣室内每天喷洒84消毒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保持干燥。

第十七条每天定时打开门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动,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定期打开更衣室进行通风,保证更衣柜里始终清爽干燥无异味,每天用消毒水浸泡的抹布擦拭更衣柜内外以达到消毒效果。

第五章池水清洁消毒管理

第十八条池水通过过滤循环,把杂物过滤到了沙缸随水管排放,沙缸要每周进行清洗,以确保正常的循环过滤。第十九条在循环水消毒器中及时加消毒药品,利用水循环的过程进行灭菌,起到消毒作用。

第二十条每周进行一次换水,换水时将池水排干后用消毒水及机器将池底及四周墙体彻底刷洗一遍,用清水冲洗,经检查确认绝对干净、无杂物及沉淀物后方可进行注水。第二十一条每天清洗循环汞过滤网,保证正常的水循环过滤。

第二十二条水池边上的污迹每天用消毒水浸泡过的抹布统一擦拭一遍,保证卫生质量达标。

第六章水质管理

第二十三条必须树立对顾客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第二十四条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环境卫生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每天对水质进行检查。

第二十六条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第七章器材管理

第二十七条专用器材做到专人专用,并由使用者维护保养,专人负责灯光开启,专人做好保管工作,主管随时对器材保养情况做检查。未经允许器材不得出借。

第二十八条节约能源,不得在馆内洗衣服、充电等。第二十九条水处理员对药剂申购、领用、使用、记录等工作都要做到详细的记录。并通过使用,不断提高使用率。

第八章出入场管理

第三十条入退场时,均按先后顺序进行,馆内不得故意拥挤、起哄、堵塞通道及出入口。

第三十一条入场时游泳者必须持本人体检合格游泳证,工作证或出入证、入场卷等有效证件,经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入场。

第三十二条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孕妇、无人监护的小孩谢绝入场,严禁酗酒者入场。

第三十三条严禁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场内,以及将宠物带入场内。

一键签署,让合同签署更简单,在线签署电子合同 汇信电子合同 https://www.365ess.com

3、救护人员需由专业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规定明确的职责,并配戴特定标志——袖标和标志帽。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工作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注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开放完毕要做好清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4、救护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确立有备无患,安全第一的思想,具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对游泳者的安全负责。

5、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

6、做好游泳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儿童池、成人池、深水区、浅水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越界和不服从劝阻的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清除出场。

7、密切注意池内情况,特别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成人池儿童池交界区等;发现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常情况的,应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救助措施。

8、上岗时配戴救护人员标志、穿好救生服,配带好口哨、救助用工具,并提前20分钟到岗,将池内警示牌、桌椅、太阳伞、过脚池、循环系统、地面卫生等清洁干净、打开和摆放好。

应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上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只限于身体不适和两便),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

每天结束后必须清查负责的水区域。

9、要每天填写游泳池管理日志,记录每天的天气、使用时间、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突发事故、过滤机的运转情况及其他维护管理情况。

10、遇上雷、雨天气或其它不利于泳者安全的特殊情况应及时清场,将游泳场关闭。

11、对违反游泳池其它管理规定的游泳者,应予劝阻,警告,对不服从管理的可清除出场。

做好水的净化处理工作,熟悉循环过滤系统的使用。

另:经常性卫生要求

1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2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L。

3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须4h更换一次。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L。

4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5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6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游泳池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内容篇3

1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1.1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1.2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3按专人、专区搞好池边、走道、厕所、淋浴室、更衣室和环境卫生,随时清除杂物,每四小时更换浸脚消毒池水。

1.4池水固定专人负责管理,搞好ph值、游离性余氯、浑浊度监测,加药和更换池水的工作。

1.5游泳池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

1.6游泳池的负责人应做好工作记录,并建档保存。

2游泳池消毒制度

2.1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

2.2消毒人员应经过必要的消毒知识培训,熟悉游泳池水的各种测量的方法,了解各种药剂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3消毒要求

2.3.1游泳池消毒

1)根据泳池游离余氯监测结果,适量加药;

2)池中发现藻类时应及时除藻。

2.3.2浸脚池消毒

1)每四小时更换池水一次;

2)消毒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3-0.5ml/l。

2.3.3沐浴室、更衣室、厕所应每天用含氯0.6%-1%的消毒液喷洒。

2.3.4环境卫生每半月消毒一次,用漂白粉或ph6.5-8.5的消毒液喷洒。

2.3.5每次工作完成后应做好消毒记录。

一键签署,让合同签署更简单,在线签署电子合同 汇信电子合同 https://www.365ess.com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