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很多人会安排考驾照的行程,但是炎热的夏季,户外练车极易中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驾校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驾校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精选1
为应对高温,驾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保障学员学车安全。
暑期学生是考驾照“主力军”夏天避暑,总离不开西瓜和空调以及仁丹的避暑药物的身影,在驾校同样也少不了这些避暑“好帮手”。
许多驾校训练场内,考虑到目前的高温天气,驾校配备了带有空调的休息室,同时也将报名大厅开放成为了学员暑期休息室,以及大量饮用水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中暑呢?
1、调整学车时间,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11:00-15:00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或采取间断学车,轮流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2、尽量使用遮阳设备。
尽量使用移动遮阳伞等遮阳设备,如果训练场附近有树荫等阴凉的地方可以作为遮阳场所,高温时段可对训练场所的地面进行洒水降温,用风扇等设备进行减温。
3、正确使用防暑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工作帽、面罩、眼镜、衣裤和鞋袜等,选用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做成的衣服。
4、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能等渴了再喝,如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
不宜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
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5、训练场、教练车常备或学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等。
6、保持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睡眠。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高温环境下人们也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7、进出空调或冷气房记得适度增减衣物。
如果从炎热的训练场进入冷气房中,或是练车完马上喝冰水,会因血管收缩较快,身体无法及时调节体温,很容易就会发生中暑的症状。
因此,进出冷气房记得适度增减衣物,如果要频繁出入的话,进入冷气房前记得先在室外阴凉处休息片刻,让身体有时间调节。
8、如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9、可饮用淡盐水、绿豆汤、冷西瓜水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10、对于出现脱水、痉挛、高热、循环衰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驾校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精选2
夏天练车要怎么防暑
1、饮⾷清淡
饮⾷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物,多吃⽔果蔬菜。
练车前备好充⾜的开⽔或饮料,及时补充⾝体⽔分。
2、穿防晒⾐
防晒⾐是必不可少的,薄薄的⼀层,可以挡去阳光与肌肤亲密接触。
最好穿浅⾊、宽松,容易吸汗的⾐服,鞋⼦以轻便、透⽓性好的运动鞋为宜,不要穿凉鞋、拖鞋或⾼跟鞋。
3、练车若不舒服及时告诉教练
练车过程中如果感觉⾝体不舒服,千万不要硬撑,应马上告诉教练,及时到阴凉处休息。
4、带上防晒霜
练车时⾸先需要照顾的就是裸露在外的⽪肤,万能的防晒霜就是救星了。
最好还备有防晒喷雾,随时喷⼀喷,阻挡强烈的紫外线。
5、选清晨练车
可以在车内,放⼀些⽇常⽤的防暑应急药品,⽐如⼈丹和风油精。
还有⼀些其他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学车途中,⾝体有何不适,要及时告诉教练。
防不良饮⾷
夏天炎热,学员多半饮⾷不规律,喝扎啤,吃冰西⽠、⼤排档等。
⽽学车需要⼀个好的⾝体状况,所以要多注意饮⾷。
经常吃⽔果,喝⽩开⽔,少喝碳酸饮料。
⽽且夏季练车体能消耗很厉害,清淡的⾷物便于消化。
⽔果蔬菜能补充⼈体所需的维⽣素,让⼈保持精⼒充沛,才能更好的学车。
⼩提醒:可以带⼀两条⽑⼱到训练场,因为天⽓热,喝⽔之后新陈代谢快,⽽且易出汗,⼀条⽑⼱⽤来擦汗,⼀条⽤来洗脸。
其他注意事项
第⼀:教练车⼀般没空凋,但休息室有空调,练习休息⼀热⼀冷切换,容易感冒;在外⾯练车之后,进⼊有空调的休息室休息时候,⼀定要先⽤⽑⼱把汗擦⼲净,同时也可以披上⼀件⾐服。
然后将空凋关闭或者空凋温度调⾼⼀点,⼀定要有温度过渡时间。
不然,在外⾯刚刚晒得脸红⾯⾚的,⽽且⾐着单薄,突然吹冷⽓,会⾮常容易着凉。
第⼆:夏季容易出汗,掌⼼滑腻⽽握不紧⽅向盘,要勤洗⼿;
驾校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精选3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应急响应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药品。
5)、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落实卫生保健措施,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对露天、高温和高处作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在入暑前完成这项工作,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病、持续性高血压、严重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的职工均不宜从事高温及高空作业,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的有关要求,对高温作业环境进行分级评价,并做好作业岗位的监测结果警示牌挂牌公示。
施工现场应设置休息场所,场所应能降低热辐射影响,内设有座椅、风扇等设施。
(3)施工现场应视高温情况向作业人员免费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含盐清凉饮料,饮料种类包括盐汽水、凉茶和各种汤类等。
做好清凉饮料、茶水和凉茶的供应工作。
露天作业的地方要保证全天充足供应茶水。
(4)健全中暑、各类流感等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机制。
各单位要加强对高温天气作业人员的防暑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的防暑药品,有相应的兼职中暑急救员,一旦中暑人员病情严重应立刻送医院治疗。
各项目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上报公司、行业安全生产主管和监督管理部门、当地工会和卫生防疫机构,不得瞒报。
三、中暑应急救护措施
1)、中暑症状表现
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轻度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7.5度以上。
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
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施救方法
先兆和轻度中暑: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2)先用人丹、十滴水、解暑片(1-4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也可用刮痧疗法。
(3)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
重症中暑:
(1)物理降温: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头部、颈侧、腋下及腹股沟部放水袋或冰袋,头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
(2)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
交通事故急救:122
驾校防暑降温应急预案精选5
一、目的
因施工现场人员多,高温持续时间长。
一旦人员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将可能导致人员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企业直接经济受损。
为确保我项目部万一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中暑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