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处坠落安全防范措施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强化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应健全
目前各行业企业的建设施工,一般都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但较普遍地存在两方面现象:一是层次不全,人数不足,专职人员较少;二是只有形式,没有落实。
为此,建议对不同施工资质等级的企业和不同规模的工地,明确相应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的人数及专(兼)职人员比例,以确保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和力量的充实。
在安全管理班子内必须落实专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人员,使其做到分工明确,管理专门化。
2、安全管理机构的运行
(1)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的职责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有没真正认清总包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含义。
而且由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即与分包队伍签订一份安全生产协议书,一旦分包队伍发生事故就以此推脱责任。
因此,应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及总分包的关系,并制定具体的职责事项及检查标准,使安全职责有可操作性,使检查有量化指标。
总包的安全职责:
对分包队伍的资质的实质性审查及对分包工人的技术与安全常识考核。
在选择分包队伍时应严格把关,在进场施工后应随时审查,避免“层层转包”及“挂靠”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做好对工人的技术、安全考核工作。
①切实控制人员素质达到上岗要求;
②负责组织新老工人学习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负责编制分包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④负责对上级部门提出的防范措施进行实施。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由于工地生产任务紧,工地条件限制,在工地上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会有一些实际困难。
建议各施工单位在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时,设立一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并把防高处坠落作为一个必须的内容,对组织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工人进行相对集中的技术、安全教育。
(3)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主要是贯彻执行不力。
在防治高处坠落事故方面,需要加强的主要是:
①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的进场验收,周转使用的复验;
②对一些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设专人随时检查验收;
③加强防坠落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应规定检查内容、检查次数,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
杜绝由于这些设施的变化而形成事故隐患。
3、关于加强“安全监理”的建议
目前,工程建设监理均以质量监理为主,也有个别的同时对进度与投资进行监理,对于安全监理都是附带的,实际工程监理中没有对安全监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能把安全监理与质量监理完全平等对待,在监理中配备相应的人员,形成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建立系统的资料档案等,形成一个闭环管理,就可以促使工地将安全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深入、更经常,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1.“三宝”防护措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在建筑安装工程施中,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它被广大职工认为是安全“三宝”。
因此,在施工现场人员应做到:①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要戴安全帽;②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③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
2.“临边、洞口”防护
临边、洞口防护栏、防护盖板在大部分工地均有设置,但存在着不够规范、易被挪动或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各项临边、洞口的防护,同时建议对一些高处坠落防护设施应设专门的部门进行研究与开发,如对于洞口的防护盖板可研制一些用于不同洞口尺寸的“安全盖板”,既不可挪动,又有明显标识,这类安全设施对预防高处坠落是十分有利的。
3.“架子把住10道关”
脚手架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万一脚手架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多人重大伤亡事故。
因此,对各种脚手架必须认真把好以下10道关。
(1)材质关,严格按规定的质量、规格选择材料。
(2)尺寸关,必须按规定的间距尺寸搭设立杆、横杆、剪刀撑、栏杆等。
(3)铺板关,架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并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
木跳板厚度必须达5cm。
(4)栏护关,脚手架外侧和斜道两侧设1m高的栏杆和立网。
(5)连结关,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于7m的架子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摇晃。
(6)承重关,脚手架均布载荷,不超过27MPa。
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7)上下关,必须为工人上下架子搭设马道或阶梯。
严禁施工人员从架上爬上爬下,造成坠落事故。
(8)雷电关,必须做好脚手架的避雷和防电设施。
(9)挑梁关,悬吊式吊蓝脚手,除吊篮按规定加工、设篮护和立网外,挑梁架搭投要平坦和牢固。
(10)检验关,各种架子搭好后,工长必须组织架工和使用工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上架操作。
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雷后,要检查加强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4.“屋面天棚有措施”
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
因此,凡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前,必须在上面搭垫板工下方满铺安全网。
5.“梯子牢固又坚固”
由于梯子不牢固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是较多的,因此要求:
(1)梯子要牢;
(2)踏步30cm~40cm;
(3)与地面夹角60°~70°;
(4)底脚要有防滑措施;
(5)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为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根据工地的实际特点,特制定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一、预防高处坠落组织措施
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列入该项目所涉及到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要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各种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范围做到尽量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按规定要求随层张挂安全网,也有各种专项措施。
为了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以前,由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高处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解决和落实之前,不能进行施工。
对名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一一做好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才能投入使用。
3、高处作业人员,一般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患有各种疾病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类施工。
4、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保证灵便,但决不可赤裸。
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不允许穿拖鞋,高跟鞋。
作业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5、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该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件后再持证上岗。
6、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
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都做到随时加以清扫干净。
拆卸下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及时清理或运走,不得任意丢弃。
传递物件时不允许抛掷。
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物料,都要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7、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8、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在完成后应按类别逐项加以查验并且做好记录。
另外,随着楼层的增高,还随时分层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二、对具体施工项目易产生事故苗子部位,重点防范。
1、在楼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加设临时防护栏杆,顶层楼梯口在工程结构完成后安装正式栏杆,如不能及时设置时,暂设临时栏杆。
在主通道顶部装设安全防护棚。
2、在构件,钢筋、模板、管道,电力材料吊运时,首先确认绑扎牢固后,吊车司机及楼面、地面操作人员应统一作业,相互照应,保证各项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3、钢筋绑扎安装存在高处作业时,都要搭设操作平台和挂安全网。
框架梁绑扎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支架脚手板或操作平台上进行。
绑扎柱和挡墙的钢筋,不能在钢筋骨架上站立或攀登上下。
4、砼浇筑时,浇筑部位离地面高度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等,按需要及时搭设操作架子,作业人员不能站在模板上或支撑杆件上操作。
5、门窗安装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樘子或阳台栏板上作业。
当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尚未达到其应有强度时,不准手拉门、窗进行攀登。
作业时首先系好安全带,将保险钩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牢固的物体上,并设专人监护,防止脱钩事故的发生。
6、外墙装饰施工外吊栏周围布好安全网,每个操作人员系好安全带,吊栏每次上荷载前,先要进行试运行,升降时要统一操作,必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屋面及油毡瓦施工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系好安全带,安全帽,现场有关负责人必须做到,随着各工序的施工跟踪检查,保证现场人员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具体措施:
1、楼板、屋面及平台等处平面上的洞口,边长大于25cm,用坚实的盖板加以盖设。
盖板应能防止挪动或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可用木板做盖板加以盖设。
盖板搁置时,四周要保持均衡,并设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防止发生牵动。
3、边长50-150cm的洞口,可用贯穿砼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上铺遮盖物,钢筋网格的间距不能大于20cm。
4、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应加设至1.2m的防护栏杆。
5、基坑周边、雨篷与挑檐边、屋面和楼层周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6、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
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安装正式或临时护栏。
7、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8、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9、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10、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抽检一次。
11、使用频繁的安全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
12、安全网安装后,应该经专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3、使用网时,应该避免发生下列现象:把网托过粗糙的表面或锐角;在网内或网下方堆积物品;人跳进或把物品投入网内;大量焊接或其他火星落入网内;网周围有严重的酸碱烟雾。
14、对使用中的网必须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当受到较大冲击后最好更换网或及时进行检查。
15、经常清理网上落物,保持网工作表面清洁。
1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安全帽必须系带。
17、安全帽必须有检验部门验证和出厂检验合格证。
四、斜屋面施工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1、斜屋面板支模、绑筋、砼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系好安全带。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吊车要设专人指挥。
2、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屋面施工工作。
3、从事屋面施工的人员要衣着灵便,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
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4、攀登和悬空作业(如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人员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该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件后再持证上岗。
5、屋面施工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
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都应随时加以清扫干净。
拆卸下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
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6、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
有些确因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位的都要报施工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动手拆除,并在工作完毕后即行复原。
7、屋面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在完成后应按类别逐项加以查验并且做好记录。
五、安全通道防护位置及措施:
1、安全通道位置:21#楼楼前。
2、安全通道防护措施:用脚手杆挑出1500mm,支杆间距不大于3000mm。
支杆与地面夹角为450,绑扎成通道骨架,上密铺第一道木板间隙小于10mm,间隔300mm缓冲层,再密铺第二道木板(要求同前),木板上铺缓冲垫(比如:草垫子)
六、外墙抹灰用吊篮:
外墙抹灰采用手扳葫芦挂吊篮,吊篮采用成品吊篮,手扳葫芦有出厂合格证。
施工前应先检查吊篮的焊口、手扳葫芦、油丝绳、跳板是否合格。
合格后进行安装,吊篮间距2000mm,放置跳板3块(禁止探头挑),防护栏杆高1200mm,绑扎水平杆两道,再挂安全网,安全网一定要绑扎牢固,安装完后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防护栏杆是否合理,跳板两端是否平稳、牢固,确保无误后,经现场安全人员检查验收,做荷载试验合格后,交于施工人员使用。
每天作业前施工员、安全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以上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通过学习集团公司近期三起人身伤亡事故,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防止高空坠落及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都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严格高处作业人员检查把关
高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无妨碍工作病症,须持证上岗。
登高作业前应确认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高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手机,特殊高处作业(如高塔作业等)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处坠落安全防范措施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强化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应健全
目前各行业企业的建设施工,一般都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但较普遍地存在两方面现象:一是层次不全,人数不足,专职人员较少;二是只有形式,没有落实。
为此,建议对不同施工资质等级的企业和不同规模的工地,明确相应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的人数及专(兼)职人员比例,以确保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和力量的充实。
在安全管理班子内必须落实专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人员,使其做到分工明确,管理专门化。
2、安全管理机构的运行
(1)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的职责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有没真正认清总包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含义。
而且由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即与分包队伍签订一份安全生产协议书,一旦分包队伍发生事故就以此推脱责任。
因此,应明确总分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及总分包的关系,并制定具体的职责事项及检查标准,使安全职责有可操作性,使检查有量化指标。
总包的安全职责:
对分包队伍的资质的实质性审查及对分包工人的技术与安全常识考核。
在选择分包队伍时应严格把关,在进场施工后应随时审查,避免“层层转包”及“挂靠”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做好对工人的技术、安全考核工作。
①切实控制人员素质达到上岗要求;
②负责组织新老工人学习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负责编制分包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④负责对上级部门提出的防范措施进行实施。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由于工地生产任务紧,工地条件限制,在工地上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会有一些实际困难。
建议各施工单位在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时,设立一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并把防高处坠落作为一个必须的内容,对组织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工人进行相对集中的技术、安全教育。
(3)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主要是贯彻执行不力。
在防治高处坠落事故方面,需要加强的主要是:
①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的进场验收,周转使用的复验;
②对一些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设专人随时检查验收;
③加强防坠落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应规定检查内容、检查次数,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
杜绝由于这些设施的变化而形成事故隐患。
3、关于加强“安全监理”的建议
目前,工程建设监理均以质量监理为主,也有个别的同时对进度与投资进行监理,对于安全监理都是附带的,实际工程监理中没有对安全监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能把安全监理与质量监理完全平等对待,在监理中配备相应的人员,形成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建立系统的资料档案等,形成一个闭环管理,就可以促使工地将安全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深入、更经常,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1.“三宝”防护措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在建筑安装工程施中,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它被广大职工认为是安全“三宝”。
因此,在施工现场人员应做到:①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要戴安全帽;②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③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
2.“临边、洞口”防护
临边、洞口防护栏、防护盖板在大部分工地均有设置,但存在着不够规范、易被挪动或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各项临边、洞口的防护,同时建议对一些高处坠落防护设施应设专门的部门进行研究与开发,如对于洞口的防护盖板可研制一些用于不同洞口尺寸的“安全盖板”,既不可挪动,又有明显标识,这类安全设施对预防高处坠落是十分有利的。